歐用生教授對台灣課程研究的貢獻傑出非凡,他出版的《課程語錄》是其大半生研究課程的智慧結晶。
這本書一共有109篇語錄。(註1)根據筆者個人的判斷,其中22篇語錄是和學習有關,19篇是和課程有關,10篇是和教學有關。此外,當中5篇、4篇和4篇分別和自省、變化和人生有關。與學習相關的篇章竟然比與課程相關的更多,這是出乎筆者意料之外的事。可見歐教授在談及課程這個領域的時候,「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混沌中長成的反省
哲學家牟宗三在《五十自述》一書中第一章「在混沌中長成」的起始便說:「生命原是混沌的。只是每一人衝破其混沌,透露其靈光,表露其性情,各有其特殊的途徑與形態。這在當時是不自覺的。為不自覺,乃見真情。」歐教授在《課程論述》一書中充分體現此種靈光與真性情。
他15歲開始接受師範教育,領會到「教師不能錯,不能說不會,是全知、是先知,18歲就帶着這種面具開始教書。」到了現在,他卻強調「教育工作者是否該跳下神壇,走入人間……何況我們不是神,只是人,讓我們勇敢的說,對不起,我錯了。我會改進。」(語錄9)
就讀師範學校……歐教授接受的教育幾乎都是講述法,他在中小學也用講述法教學,後來卻推動問思教學法、價值澄清教學法的改革。最近歐教授協助推展學習共同體,並見證了教學方法的改革。(語錄60)
他的反省能力讓他能夠衝出傳統和習慣的桎梏。
學習的特質
對於學習,歐教授一共有22段語錄,其中包含下列精闢的見解:
語錄10「課程是經驗/驚艷之旅」指出「學習始於驚奇,終於驚奇。其實,學習始於驚嘆號和問號。」
語錄32 「看見就是看不見?」充分表現出歐教授對「學習」獨具慧眼。他認為「西方認識論獨尊視覺,強調I see,表示理解、理性、啟蒙,而貶低I feel,因為情感情緒、直覺等有害知性的發展。」「看不一定看見,我們要用慧眼看,用第三隻眼看,用敏銳的耳朵看。Eisner說的,知識性的看epistemic seeing,才能看到,因看見而看不見的素質。」
在語錄34「歐爸講學」中,他讚揚企業內部的學習文化,「走進公司沒有董事長、總經理,都是同學。好棒的概念,可見企業都強調學習!但台灣才去職的教育部長不僅沒有強調學習,還說他是一個不會做錯事的人。」
筆者透過語錄47反對以外在動機去刺激學生學習,而強調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學習處於驚奇,終於驚奇……動機多來自活動本身,而非外在的酬賞。接着是朝向問題解決的建設階段,解決問題的徵兆不是預訂的,而是慢慢浮現的,意義也是漸漸形成的。」
在語錄48「三藏團隊不是學習共同體」中,他認為「很多人常以三藏取經的故事來說明學習共同體。事實上,三藏團隊是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而非學習共同體強調的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
首先、三藏團隊以師父馬首是瞻,有領導者,讓學習階層化,易變成互教,而不是互學;
其次、三藏善用獎懲來控制徒子們,是行為主義者;
第三、三藏團隊旨在達成取經的任務,是任務取向的,因此需要很快取得共識,以解決問題,較不重視學習、互學,尤其是差異化的學習。
但協同學習與合作學習完全不同:
第一、沒有領導者或小組長,人人平等的學習;
第二、不用獎懲,競爭等外在的酬賞,學生為學習的樂趣或內在的滿足感而學習,是社會建構主義;
第三、主要目的是在學習(尤其是互相學習),而不是在達成什麼任務;
第四、重視學習的主體性,學習結果是差異化的,差異萬歲!
歐教授在語錄49「快樂學習?安樂死?」中強調,「深度學習,讓學生在知性、情緒和心靈上成長,才是快樂學習……學生帶着先前的知識、思考、感覺和經驗等,浸潤於環境中與環境互動,對環境有所作為。」
語錄62「以三新迎接新學年(三)」指出「每次新課程實施,校長、教師都要接受非常多的研習。但大部分的研習都是聽講式的,只聽抽象的理念,效果有限。為什麼不讓校長與全校教職員針對新課綱有更多的對話?」
巴西著名教育學家Paulo Freire影響筆者大半生的教學工作,他倡導強調「對語」的教學法。
語錄63主張以校長、教師學習為核心的校本學習機制,正可克服教師孤軍作戰、集體平庸化、教師相互護短等缺點。
語錄82「教師是學習專家」提及「教師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不斷的學習!」,正正點出一般教師安於現狀的死穴。
人生與疾苦
怎樣理解「生活」,怎樣面對疾病和苦難呢?歐教授提供下列的答案。
和生活有關的語錄有4「生涯被規劃」、11「教師的生存美學」和15「吃過早餐了,就去洗碗筷!」。吃過早餐就去洗碗筷,這就是生活,就是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學習如何生活!
語錄18「我的身體課程」中記載,2014年9月起,歐教授的身體歷經苦難。手術出院後,開始和身體對話,並書寫他的身體課程。記錄身體狀況和經由身體的所感、所思、所夢,斷續至今。
語錄95「生命中的等待!」──「人生充滿着等待,有些等待再久都會等到;但有些等待,就像等待果陀,只是虛度光陰。」課程學者Morris(2008)在Teaching through the ill body.中,敘說自己患上胃痙攣這個惡疾的故事。他對等待作現象學的、美學的分析,很有感覺。Morris的故事陪伴歐教授渡過手術住院及以後的脆弱歲月,他每次閱讀「都流下不同顏色的味道和眼淚!」
在語錄96「受難教育學」中,「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這八九卻是學校中的懸缺課程……迷失、沮喪和捨得正是創造的過程,在迷失、依賴中,我們能發現有價值的事有別於進步,成就和得意的事,發現新的可能性,展開新生活!」
歐教授是通過人生苦難的體驗,訴說課程的特質。
課程的探究:並非二分,而是求「和」
筆者在語錄19「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中,探究在課程和教學上,怎樣能夠追求轉變,跳出墨守成規呢?他強調要有四個轉向,最後提出要轉向「游移」。意思是「不是either / or 而是and,並非二分,不是這個就是那個,而是和、和、和、有很多和,既有這個還有那個,還有更多!」
筆者非常同意歐教授對課程的探究取向,處理的方針是「並非二分,而是求『和』」。根據歐教授一些語錄的內容,下文從上述探究取向就教於歐教授。
語錄59「核心素養的深化與開展」,最後強調「核心素養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不是終點,而是過程;不是產品,而是實踐……不是技術的,而是藝術的、美學的。」筆者建議以上述探究取向修訂為:「核心素養既是名詞,又是動詞;既然是分段的終點,也是過程;既然是產品,也是實踐……既然是技術的,也是藝術的、美學的。」未知歐教授意下如何?
筆者之所以展開上述對話,因為歐教授多次提出課程要解/再建構和要對話,例如:
「課程語錄不是刻在石頭上的字,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經典或真理,而是寫在流動的水上的字,一直在接受批判,不斷變動的,生成的,解/再建構的。」(語錄31)
「課程(currere)是跑的過程──在跑中和自然相遇,探索世界;和他人相遇,闊展人際;和自己相遇,覺醒自我!所以課程是『人與自然、社會』,『人與人』,『人與自己』的相遇和對話。」(語錄10)
課程學是一門非常多面相的探究現象。有些人認為R. Tyler和 W. Pinar這兩位極有代表性的課程學者的見解非常對立,筆者卻認為他們兩人不過是處理了課程探究中不同的現象。他們並不對立,而是互補,應該是求「和」的。
小結
因篇幅關係,分別有19篇和10篇與課程和教學有關的語錄雖然經過分析,但未能在此詳加論述了。
總結來說,《課程語錄》是具反省和開放性的,和生命結合的,從學習的角度探討課程的智慧結晶。
註1:《課程語錄》的目錄請參看附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