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國史教育中心舉辦首次名家講座,邀請香港大學前校長王賡武教授進行演講,題目為「『史』與歷史學」。以下為講座內文摘要:
我離開香港已經20多年,我在港大的10多年是最快樂的日子。我當校長的時候,沒有跟港大歷史系的師生交往過,有點遺憾。現在聽說歷史系的學生少了一點。這個不要緊,因為重質不重量,只要學生素質好就可以。
中國自古重視歷史
我先說說中國傳統歷史的概念。中國文化傳統和其他國家有不同的地方。最大分別是「史」的概念。「史」的概念其實外國也有,但中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歷史,早在春秋時期已開始記載歷史。「四書五經」就是從歷史觀點看過去的經驗,這些對現在都是有用和重要的。如果不懂歷史的話,未來就會有不好的結果。
孔子之後有《春秋》,《春秋》所記的根本就是歷史。自《春秋》開始,整個中國重視歷史,蔚然成風。戰國之後,各方面的學者考慮到古代和當時的關係,關心過去如何影響今天;過去的經驗是可以改變當今社會的。
百家思想多少有歷史的成分,儒家思想特別重視歷史。因為儒家把春秋時期的歷史重新解釋,因此我們對春秋有較深入的了解。
歷史與今天是互動的,先懂得過去,才有選擇。選擇是以今天的觀點,看哪些古代事物能幫助現在的發展。有選擇才能懂得過去,而要了解過去,須先了解歷史。
經是正確觀點 史是實際經驗
今天的講題是「『史』與歷史學」,「史」與歷史學不盡相同。「史」不完全是學術性的,但與當地社會的發展有關係。用什麼方法去了解歷史?基本上,從歷史學出發,經過研究和考證,才能分清真假。「史」的概念十分廣泛,一切過去的事情,都跟今天有關,都可以稱為「史」。
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眾多古籍,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我們留意到「經」之下才是「史」。我們都知道「經」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經」,就沒有正確的觀點,什麼都沒有意義;懂得「經」,藉着原則和理論,才知道社會如何發展。「經」是抽象的,光是讀「經」不一定明白,需要實際的經驗,具體地了解,這就是「史」。經史基本上是分不開的。
《史記》確立「信史」概念
古代收集歷史,基本上都是由官方來做的。有些是史料記載的,有些是從聽故事得來的。究竟「史」是怎樣演變出來的?自秦漢一統天下之後,成立一個統一的政府,政府官員收集資料,經過整理和鑑定後,編成官方認定的史料。
司馬遷的《史記》到底是官方的歷史,還是個人的歷史?雖然有爭論,但從標準來看是官方的,因為司馬遷所做的事如同史官,收集和整理史料,選擇可信有用的歷史。《史記》也確立了「信史」的概念。
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建立編寫歷史的標準,是了不起的經典,能夠真正了解國家百多年的發展。史書不僅是歷史,各方面的知識都所有貢獻。《史記》和《漢書》真正代表了中國過去的傳統,將來也要把往日的傳統傳承下去。
南北朝300年間,誰是正統引起諸多爭論。代表小國政權的歷史,例如魏收的《魏書》,大多被人認為是不可靠的。儘管《魏書》是二十四史之一,但有些人對其仍有保留。
唐朝確立史官整理史料
到唐朝時正式確立了史官。他們選擇一部分的學者,全部精神整理史料,建立的良好歷史傳統。從唐朝起,司馬遷和班固的整理歷史方法官式化,每個朝代都必須有紀錄,連皇帝說過的話、所寫的日記等都一一記錄起來,之後重新整理和取捨,讓後人了解政策的背景。這個方法有好處也有弱點。
既然有正史,也是信史,那麼官方以外的歷史,即是野史,可信嗎?野史本身是不可靠、或者是不能盡信的歷史或故事。信史和野史之間有明顯的分別。後來歷史學家認為單靠官方的記載是不夠的,蒐集歷史的範圍愈來愈廣,也考慮到私人的資料。以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為例,寫歷史和講故事的方法原則與過去一樣,除了講求可信度外,也考慮選擇較可信的野史。
經史子集的由來
宋朝之後,經、史、子、集四個概念才開始確立。宋朝開始將儒家思想的規條納入「經」,與政策有關係的資料納入「史」,與政策沒有直接關係的文件就納入「子」,詩歌等文學著作就納入「集」。
清朝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進一步確立經、史、子、集四個概念。「經」仍然是儒家思想;「史」的範圍愈來愈廣,包括任何與朝廷、官方活動有關係的資料;「子」的內容也豐富了,包括非正統儒家思想的著作;「集」是各種各樣的文學著作。經、史、子、集四個概念,其實四樣東西都有史料。「史」與歷史學沒有直接的關係。
西方歷史學的源流
歷史學怎樣來?傳統裏就有歷史學,不過歷史學只是知識的一部分,「史」也是知識的一部分。歷史學家鑑定哪些是真假,用什麼方法去鑑定。歷史學也影響了其他學問,很多問題例如經典的真假,都影響史學家的觀點去了解。史學家的貢獻是很大,不一定是在歷史的貢獻,也有學術上的貢獻。歷史學的要求相對地高,史學家的鑑別本事也愈來愈好。
「史」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大規模找需要的資料,另一種是從方法鑑別古經可信性。所以需要歷史學的知識。
有些文化不重視歷史,例如印度,過去的事不會為整理成文件,而是用詩歌、建築等藝術形式表達。
地中海的歷史傳統分成兩派。第一派是來自古埃及、巴比倫,《聖經》的歷史觀,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是一神論的思想。另一派來自古希臘和古羅馬,思想是無神論或多神論。
到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因為天主教勢力龐大,兩個傳統基本上結合起來,由一神論主導歐洲。但主張無神論的派別仍然不滿。兩派爭論持續激烈,但兩個傳統沒有互相排斥,到啟蒙時期已經合併起來。一方面靠故事,與官方一點關係也沒有,每個人都可以講。另一方面,從一神論的傳統出來,歷史是有終點的。
兩派合流後,再加上科學思想,形成西方的歷史學。科學思想完全是靠學者的研究方法,憑證據,憑實驗的方法去證明那些原則、那些有規律的變化。
羅馬的無神論有兩個大潮流,一個是史學,另一個是科學。這兩個潮流為日後啟蒙運動奠下基礎。科學影響各方面發展,促進現代化。科學影響歷史學。歷史學的可信性不僅是靠文件,各種知識都能幫助我們對過去有更深入的了解。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都可以用到過去的知識,挑選哪些是對現在有幫助的,從而解決問題。
歷史怎樣分科進行研究?
從前社會種種問題都是歷史學家寫的,現在分成不同的學科,例如經濟學,講述經濟的演變。學科分出來之後,歷史學也不同了。19世紀的史學家認為歷史要科學化,用可信的文件來寫歷史,於是收集比較可信的官方文件,形成資料庫。19世紀的歷史學想科學化,反而把歷史學限定在一個狹窄的範圍,例如外交史、政府政策史等。對了解真正的歷史沒有太大幫助。接着有一連串學科出現,包括經濟史、社會史等,都跟歷史學有關係。後來大家不滿學科太狹窄,大家都重新考慮其他知識怎樣增加對過去的了解。
現在歷史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把歷史分得更細緻,從已有的經濟史、社會史,細分成勞工史、思想史等。讀者可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歷史,但同時因為分得太細,很多歷史背景說不清楚。例如研究勞工史,必須要了解經濟、政治、思想背景。
也有一批史學家從廣闊的歷史觀去研究,例如世界史、全球史。各方面都要考慮。寫一本歷史,不考慮任何細節。
兩方面平衡發展,也互相影響。現代的歷史學就是如此,相當複雜,一方面要求很高,怎樣在專業上深入了解。同時對人類整個發展,需要把各種知識統合起來,這是廣闊的看法。
不分地域界限的歷史學
現代的歷史學主要來自西方。主要的發展來自啟蒙時代的西歐。外交發展、資本主義發展,都是來自西歐,但影響全球發展。全球化離不開西方思想。如果歷史學只用西方的角度去解答現在全球的問題,這值得商榷。不管西方也好,東方也好,都有新的一批史學家。
真正全球化,真正了解全球史,一定要將各方面的想法,不同的角度,細心去研究和分析。不然的話,分析不會清楚。
過去中國的史觀也很有問題。晚清的時候,日本不滿中國自詡「世界的中心」,於是參考西方以科學為標準的方法,重新編寫日本和中國的歷史。日本重新編寫歷史後,中國編寫的歷史一改以前的想法,不再以中國為中心。梁啟超認為過往中國的歷史太重視中國的發展,不注意和看不起其他地方的發展。因此他認為要重新整理中國史,但沒有完全接受西方史學的方法,他沿用了中國儒家傳統學術思想為出發點。然而,日後中國的史學家,開始從西方學習考證歷史的方法,重新編寫中國歷史。
20世紀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學者可以利用各種方法,重新思考中國歷史如何走下去,是不是一定要(以中國歷史為中心)一條直線走下去?中國史和世界史能否結合起來,讓其他人對中國歷史多加了解,也讓中國人對世界史多加了解。中國史和世界史結合成為全球史,(這個方向)很值得我們考慮。
如果大家真正了解歷史,這是很有意思的,不是死讀書、死背書、記名字、記日期那麼簡單,對我們人類將來的發展是很大貢獻的。
活動預告:李焯芬《一帶一路的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
日期:2018年12月1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香港大學梁銶琚樓LG103(KKLG103)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