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評比一個國家的進步程度,最常用的指標是人均所得。但若就人類的生存狀態而言,最真實的指標應該是預期壽命。
預期壽命增長 反映社會進步
一個社會的預期壽命,是物質條件、生活環境、與社會治理的綜合體現。反映出一個社會的糧食與能源供應能力;衛生、防疫與醫療條件;空氣、飲水與環境品質;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家庭社會的保護能力;以及對暴力與犯罪的控制能力。
從這個指標來看,人類社會過去200多年取得的成就十分驚人,在1800年全球人口預期壽命僅有29歲,到了1950年全球平均為46歲,但分布非常不均,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平均壽命達到66歲以上,而中國只有43歲,印度只有35歲。
到2015年,全球平均達到71歲,只剩下極少數的非洲國家低於60歲。中國大陸的平均壽命達到76歲,與美國的79歲差距很小,這反映出開發中國家在戰後70年取得的巨大社會進步。
醫療支出對比 看出醫療問題
一個社會的平均壽命與平均所得,以及整體醫療支出之間並沒有緊密關連。2017年,中國與美國的人均壽命差距已經小於兩歲,而中國的人均收入還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中國的整體醫療支出僅佔GDP的6%左右,而美國卻高達18%。
也就是說,中國用了不到美國十分之一的人均醫療支出,卻能達到接近美國的預期壽命。這顯示美國醫療體系的費用膨脹嚴重,存在大量腐敗與無效醫療,醫療資源在貧富群體間,分配嚴重不均。這對中國許多主張在醫療體系引進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家,無異當頭棒喝。
香港高度資本主義 醫療體制社會主義
在亞洲平均壽命最高的是香港。香港是高度資本主義社會,但醫療體制卻是高度社會主義,採全面公醫制度,大醫院都是公立,醫生護士都是高薪公務員,民眾就醫幾乎免費。
唯一缺點是,若非狀況緊急,就必須長時間等候預約,手術房與特殊儀器檢查,完全根據病情輕重來排序;有錢人若不耐等候,就自費去昂貴私人診所就醫。卻也因此,不必要的處方、檢查與手術這些問題,在香港反而最少。
看來,若能把有限醫療資源用於最需要的人,反而對提升社會整體健康水準最有用。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