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13:18:5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麻煩與方便

教師可以營造麻煩給學生,假若每名學生只有一枝顏色筆,但教師要求學生完成一幅彩色的圖畫,這些煩惱可以令他們思考怎樣處理資源不足或如何向人請求;要求學生寫計劃書才給予他們期望的資源或協助,也是為他們添麻煩,而對他們的學習是有益的。
現代社會不斷地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日新月異,我們各方面的生活就變得愈來愈方便。好像從前有親友到了很遠的地方,人們只能以書信往來;隨着通訊科技的發展,長途電話取代了書信的地位。時至今日,更方便的電郵、短訊、視像電話等溝通渠道成為了主流。
 

時代大不同 兩代人生活迥異

 
從前的建築物只能以樓梯上落,現在絕大部份的大廈都有升降機,不需費氣力行樓梯。因為物資的缺乏,上一代人的衣服破了會盡力修補,還會一代傳一代,對衣物很有感情;現在資源充足,衣服穿舊了或只是款式過時了都會扔掉。過去經濟環境不佳,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自行煮飯;現在快餐當道或餐廳隨處都是,再加上很多預先包裝的食物、外賣及微波爐食物,自己動手煮飯的機會大大降低。
 

生活愈趨方便 弊處隱藏其中

 
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方向,對於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的成年人來說,這些非常方便,才能夠騰出時間做更多的任務,這生活上的方便是有需要的,然而這樣方便的生活對兒童的成長又有什麼影響呢?
 
例如八達通的確令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拍一卡就省去了付款上不少的時間,更不需預備輔幣,然而卻不能像付現金一樣,讓人有需要付出的感覺。有不少成年人因為使用習慣了電子貨幣造成病態消費,兒童還沒有建立完整的金錢和物品交易的邏輯,並真正體會理財的意義,電子貨幣對他們的壞處是值得大家關注的。
 

試試為小孩製造麻煩

 
若生意不提供方便,顧客便不願消費;若教育沒有製造麻煩,學生便欠缺解決困難的生活練習,因此做生意與辦教育是剛好相反的;事實上,透過各個不同渠道的刺激,但同時又製造一些難題或挑戰,才能做到多元學習及提高學習專注力。如果在兒童時期已經習慣了方便和簡化了的步驟,長遠來說會大大降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建立生活應變的能力。
 
事實上,時常在生活中找麻煩的確會為成人帶來很多不便,而且長期在同一事情上製造麻煩也會令兒童覺得煩厭,所以家長應在不同的範圍及定期在一段時間,如兩星期、一個月製造麻煩,就能在日常生活之間達到平衡,又可讓兒童在麻煩中好好學習,是利多於弊。
 
好像兒童想喝檸檬茶時,紙包及罐裝的產品會是最方便的選擇,但只是接觸已包裝的飲品,他們不會知道箇中的步驟。如果家長想兒童從中有更多的學習,嘗試提供自製是較佳的選擇,時間上可能需要花多一點,若能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檸檬和紅茶,加檸檬先抑或紅茶先,材料的份量如何等等,建立製作食物的邏輯。
 
又例如露營要背着大量的裝備到郊外,走過崎嶇和骯髒的山路,更需要自己紮營、拿水、起火、煮食和清潔,是非常麻煩的活動。然而當中能夠學習到的克苦、毅力、在惡劣環境下生活等能力,是不能在方便的生活中學到。不論是小學或中學生都應該經歷這樣的生活體驗。
 
教師可以營造麻煩給學生,假若每名學生只有一枝顏色筆,但教師要求學生完成一幅彩色的圖畫,這些煩惱可以令他們思考怎樣處理資源不足或如何向人請求;要求學生寫計劃書才給予他們期望的資源或協助,也是為他們添麻煩,而對他們的學習是有益的。
 

方便與麻煩 兩者需平衡

 
當然,假若給予他們太多麻煩,他們便會放棄,失卻原先設定的功能;相反而言,假若他們曾長時間享受方便的生活,便沒有毅力及鬥志面對逆境,教師及家長要平衡他們需要及能夠處理的麻煩,便可以帶領他們健康成長!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