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的創意表現

──STEM+教育初探系列(十二)

目前大家都會接受,“A”屬於文藝創意範疇,不是STEM教育的附屬物,是STEAM不可或缺的元素,會存在於各個相關學習領域內。

關注創意教育的年代

在過往的文稿曾提及,因為以前的工作關係,在千禧課改期間,通過省覽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與規劃,總結出兩個層面和四個重點範疇:人本與人文教育(Student-based and Humanities);創意與創新教學(Innovative and Creativity)。所以推動創意教育成為香港課改的關注項目,當時建構核心學習素養所定的九種共通能力: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思考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研習技能,本質上都和創意學習和創意表現有關。

筆者很早時期已在不同的創意學習講座,提及美國一項2011公布的研究揭示,搜尋引擎Google不僅助長了大家對互聯網的依賴,還改變腦袋選擇記憶的方式──自動篩走可以隨便搜尋的內容。研究發現,當我們知道某些資訊是網路上俯拾皆是的話,我們的大腦便會對之「選擇性失憶」,但會費神記住不易從網上找到的材料。大家逐漸習慣把腦袋的搜索功能,「外判」給電腦去做。而人們一旦毋須費神去死記日子、名字等「事實」,反而有助集中精神,掌握抽象概念和在創意上動腦筋。科學家稱這種令人選擇性失憶的現象/趨勢名為「Google效應」(中國大陸可改稱為「百度效應」)。前微軟高管李開複認為,搜尋引擎將人腦從記憶中解脫,可以更專注於思考和有利創意表現的事情上。

筆者在千禧年始,為參加北京一個藝術教育論壇搜集資料時,有感網絡資訊爆炸,書刊上的知識大都落後5至10年,而且和後現代強調用家自行建構知識和定義概念的理念不符。想像千禧年以後,人們對知識的探求會一如上述Google效應,每個人都有機會自建個人虛擬信息空間(即時現在所說用的「雲」),所以對書本的需求會愈來愈低,只有拿到印刷廠切割,黏合上色,製成紙磚,便是下面這件纖維藝術創作──「千禧磚」。

千禧磚,2000:(紙本纖維)林桂光
千禧磚,2000:(紙本纖維)林桂光

事實證明,課改15年,在中小幼大力推動各種促進創意表現的學習活動,例如閱讀學習、專題研習、綜合學習、通識教育、校本課程等,香港學生在多次國際性學生學習能力評估,都有驕人表現。其他多元創意,例如2011年8月,香港中小學生在中國科技創意大賽共奪44個獎項,當時已冠絕全國。2013年7月翁佑中學在澳洲立體電腦動畫國際組別比賽。憑3D動畫分別奪得冠、亞、季三個獎項,更是再破大會紀錄,連續六年獲得國際組別冠軍。 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HKCISA中心)於2015年4至5月期間,邀請了全港138間中學、1600名學生參加,在電腦程式提供的模擬互動情景中搜尋和探索,從而解決難題,亦要求學生家長和學校填交問卷。2017年11月公布結果顯示,香港成績在新加坡及日本之後排第三。上述例子,都是我認為香港在推動STEM+教育有創意優勢的佐證。

STEM +“A”代表什麼

目前普遍理解,STEM是基於在四個包括: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門學科的跨學科的應用教育課程。一般來說,STEM教學着重把四個學科整合學習,而不是獨立成科,並融會貫通地把知識應用於現實世界。2011年,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學者Georgette Yakman更提出加入文化、藝術元素“A”,以回應千禧年代強調創意教育和文化學習的課改主調,所以STEAM成為課程設計的變奏。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陳怡倩教授在《統整的力量:直擊STEAM核心的課程設計》一書,曾解構“A”的多元含義:

目前大家都會接受,“A”屬於文藝創意範疇,不是STEM教育的附屬物,是STEAM不可或缺的元素,會存在於各個相關學習領域(KLA)內,也可以是過程中一種綜合學習表現。

很多時學校和老師在進行STEM課程規劃和教材設計,對「創意」的理解很空泛、很模糊,不太掌握“A”的定位和表現評估。所以個人在研發《STEM+校本創意課程研發方案》時,特別照顧老師對“A”的學習融合,以及如可在學科層面、技術及器材掌握,以及專題探究過程的創意學習目標設定。其實“A”可以由學習內容帶出來,也可以利用多元學習策略去促進。因為大部分地區(特別是華人地區)目前的教師培訓,基本上仍是分科研習為主,所以研發方案的「金字塔式」課程建構,就是方便中小幼教師,先從自己的主科學習內容入手。但當中教學設計,在培訓時除要求慣常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意目標(三維目標)的設定外,會指導加入學科「創意目標」。當然,若果跨科綜合學習的程度足夠,再配合「人文教育」的取向,研習的探究主題,能從生活、家庭、社會情境出發,表現對真善美的追求,也肯定會包含文藝元素。

創意與創造力如何體現

簡單補充,「創」可理解為打破常規;「造」是在打破常規的基礎上產生有實際意義可解決問題的事物。知識與技能和創造力是兩回事。創造力一如智力是不能由教師傳遞給學生,只能透過鼓勵、誘導和激發。要培養學生創造力與創造精神,首先要營造環境(學校教育情景與家庭環境)給他們去「創」去「造」的推動力。現時校內/校外的STEM學習,大部分都看重有否新方法、新技術、新產品出現。但事實上,現今科技發達、資料靈通,Big idea不容易出現。所以在現代教育,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創意表現,而非只瞄着創意成果。我會向老師強調,必須學習觀察和發現不同程度的「微創意」、「微創新」,即一個人產生新思想、新事物的徵狀,或者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傾向。例如在《我的夢想號──最佳摺紙飛行器設計》教材,強調促進與學習主題各種設計因素的應用思考;鼓勵動手和主動參與學習;接受試錯和不確定因素。在《中草藥與生活》主題,重視提升學生創藝學習的興趣和科普探究意識;推動自主探究精神。

個人一向倡導創意由幼兒開始,退休後回歸幼教推動幼兒藝術創意教育。從幼兒的觀察領悟到情意動而生美感,美感由覺察開始。個體運用感官功能,察覺環境事物,對不同的事物形態作比較認知,引發想像。透過不同媒介的語言,表達內在的意念、感覺、情緒和想像。可以透過豐富和多元的環境,讓幼兒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元素;引導幼兒欣賞四周的事物,培養生活情趣;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鼓勵幼兒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感受;最後培養幼兒的創意及想像力,並享受創作的樂趣。這些原則都可以應用到學前STEM+教育的創意發展上。

另外也建議幾項有利STEM+教育在提升創意表現的教學取向:

  • 創意與創作並重:學習過程與結果同受重視
  • 知識與技能並重:知識、態度與技能相互提升
  • 指導與誘導並重:基本能力與潛在能力充分發揮
  • 規範與開放並重:學習目標與個性發展取得平衡
  • 普及與提高並重:通才與優才的需要得到照顧
  • 單一與多元並重:專科發展與綜合能力相互促進
  • 能力與感受並重:能力表現與感情傳遞有機結合
  • 個體與社群並重:感知經驗與人文關懷適度彰顯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