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中央山脈與天空雲瀑渲染如一幅水墨,午後的陽光從層疊交錯的雲霧中灑落下來,十個雲門舞者的影子投射在金黃色稻海中的一方白色舞台。觀眾屏氣凝神,除了風吹過稻穗的沙沙作響,甚至能聽到舞者的喘息和跳躍的落地聲。這是台灣台東的池上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天然舞台,造就一場絕無僅有的雲門演出。
10月27到28日,雲門舞集為2018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舞作《松煙》,兩日裏能容納2500名觀眾的露天劇場座無虛席,來自台灣各地甚至專程從香港、中國大陸及歐美趕來的遊客湧入池上,這個人口只有8000人的小鄉鎮迎來了一年裏最熱鬧的時光。
由池上鄉親組成的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與台灣好基金會共同攜手打造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邁入十周年,華人舞蹈界殿堂人物林懷民領軍雲門舞集帶來經典舞作《松煙》。早在2013年,雲門40週年,林懷民歷經一年專注於在池上生活、行走、觀察,以稻田意象創作《稻禾》在池上演出。
這五年來,《稻禾》全球演出百餘場,受到熱烈好評,《紐約時報》以半版篇幅刊登雲門舞者在池上稻田的演出,造成轟動。這幅刊登在報上、由雲門御用攝影師劉振祥拍攝的池上演出「稻禾」的壯麗圖片,被做成了一塊巨大招牌,放置在池上市中心主幹道中山路上,遊人路過無不側目。在世界巡演的雲門舞集是流動的台灣象徵,也讓池上成為國際人士嚮往的樂土。
時隔五年,雲門重返池上,林懷民特選以書法美學入舞的《松煙》,向書法之鄉的池上朋友致意。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表示,池上的特別就在它的人文底蘊,書法家蕭春生在池上成立黑潮書法社,用心推廣,書法成了池上的生活文化,連池上路牌都換成了鄉民用書法寫就的版本。
雲門舞集以《松煙》迎接秋收十週年,正與池上農村生活文化相契合。「墨出青松煙」──古人焚松取煙製墨,《松煙》正源於這個典故,林懷民受訪時進一步解釋道:「《松煙》的結構、服裝和大自然非常契合。青松煙帶出寫意之感,墨是今生,煙和松是它的前世,非常有大自然的氛圍。」
池上:雲門舞者最嚮往的舞台
兩天的表演,一日雲層綿密,一日是艷陽高照的晴天,隨着雲和風而變換置景的天然舞台,使得每一天的表演觀感都不一樣。分別身着黑白單色的男女舞者,在山巒流雲之間,以天地為屏障,舒展肢體如揮毫作畫,絲綢裙擺隨強風吹拂,與舞者共同起舞在稻浪之中。
林懷民覺得「我們並不是主角,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我們的表演讓大家因此而看田野這麼久」。雲門的舞者走遍世界各地,但到池上演出卻是他們最嚮往的舞台,因為這裏「天美、地美、人心美」。林懷民說,舞者們都很開心能夠在這樣的環境內跳舞,甚至不覺得自己在演出,完全與自然天地融為一體。
而池上的舞台對於林懷民來說更具有特別意義,在藝術節最初的幾年裏,僅僅只是在田間的角落搭建了一塊小小的舞台,觀眾們站在田埂裏觀看演出,正是林懷民在2013年時親自為雲門演出挑選的一塊地,在池上鄉親們的支持和台灣好基金會的努力下搭建臨時舞台及觀眾席,從而延續下來並使藝術節更上一個台階。
他告訴記者:「我們在參與池上往上走的道路,成為它前進道路上的一小部分。池上的美感動了大家,我會把這樣的美好帶到我的生活裏,池上也成為了台灣鄉鎮的榜樣,希望發動大家的力量,把台灣變得更好。」
2009年台灣好基金會成立後,駐紮池上蹲點陪伴,始終秉持「台灣的好從鄉鎮開始」的理念,從舉辦活動到成立池上藝術村與池上穀倉藝術館,經過十年,池上已成「地方創生」的重要案例。
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表示造就現在的成果有三個因素:一是池上鄉親的自覺造就了175公頃沒有電線桿的美麗景觀,是他們的開放讓每一個來到池上的客人都變成了家人;二是過去十年應基金會邀請到池上的藝術家、文化人、企業家、媒體人,他們每一位都成為池上最好的代言人,讓更多的人認識池上,來到池上,愛上池上;三是因為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投入資源、人力和時間,才有了今天的台灣好在池上。
回憶這十年,李應平告訴記者,最大的困難其實就是2009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基金會剛剛進入池上的起點,鄉親們對於外部團體的懷疑和防衛,是他們在做鄉鎮工作時遭遇的一種常態。「如何從陌生人到朋友到一起工作的夥伴」,「再到想像出一個計劃,如何執行和落地,最後透過這個計劃彼此信任,這個過程是最難的」。直到在稻田裏辦音樂會的點子跳出來,實驗性地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並大獲成功後,好基金會終於得到鄉親們的認同和支持,隨後才順利地一步步展開。
2009年鋼琴家陳冠宇在池上175公頃的稻田景觀中獨奏,照片獲美國《時代雜誌》網站選為世界最美影像。這件事讓池上人知道家鄉的美麗風景其實是全世界都在追求的。再到林懷民以池上稻田為意象創作《稻禾》並在國際巡演,為池上打出一個真正的國際品牌。
李應平認為這就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對池上最重要的意義:令「地方創生」在池上生根茁壯,讓「最在地的也就是最國際的」這句話在池上真正得到了印證,也讓池上成為台灣的一個品牌,一張台灣遞向世界的名片。
池上的文化,會形成台東的信仰
李應平認為池上十年間最大的改變是它更細膩了。「大地萬物美景是老天爺的雕刻,人的住家、馬路、交通工具、路標這些都是人類外加在這片土地上的。過去十年,農夫們慢慢從生活中發現自己居住環境的美麗和美感,讓自己的故鄉呈現的風貌更具自己的生活品味和生活文化,比如池上的路牌,他們用書法字來表現;很多小店的門面和裝飾,開始有了以木頭為材質的元素,令街貌更有小鎮的氣氛,招牌也愈來愈有秩序,不再像以前那麼混亂,這些都是一個生活文化的累積,在這些細節裏可以看到一個小鎮慢慢在改變,更動人的改變在於人。」
李應平回想這次合作策劃的過程:「池上的鄉親們在工作的推動中更細心縝密,事無巨細,都能做好做精準。300位志工全部都做到位,這才是一個鄉鎮對於自己工作的要求和品質。」
十年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持續獲得首席贊助和碩聯合科技的大力支持,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作為多年協力單位之一的日暉度假村董事長鄭越才形容道,「池上的文化會形成一個台東的信仰」。然而除了池上,台灣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價值,台灣好基金會在每個鄉鎮打造不可複製的創生模式,讓台灣變得更好,也讓世界看到台灣細微而雋永的美。
本文由《亞洲周刊》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帳號發布,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