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忠巴士集團主席黃良柏:港珠澳大橋有多項第一

隨着汽車輪子的快速轉動,香港經濟和產業輻射效應,也將逐步覆蓋至珠海及珠三角西部,港珠澳大橋已先行為珠三角西部的高品質發展搭橋鋪路。

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全長約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首條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跨境陸路交通幹道。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堪稱世界橋樑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也是我國由橋樑大國向橋樑強國邁進的里程碑之作。

一橋連接粵港澳三地,冠忠巴士集團主席、香港公共巴士同業聯會首任主席黃良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意義重大;大橋開通後,它不僅將有力地促進三地的經貿和人員交流往來,也將「汽車輪子」插上再次騰飛的翅膀,進一步融入和促進大灣區發展,從此天塹變通途。

奪多項世界第一 具重要價值

當被記者問道港珠澳大橋的意義時,黃良柏首先脫口而出的就是,大橋有着諸多第一。

港珠澳大橋雖然被稱為橋,但它並不是一座嚴格意義上的橋,而是一個橋樑、人工島和隧道的組合體。正因如此,就要求不僅需要在鬆軟地基上建成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還要在水深10餘米且軟土層厚達幾十米的深海中建造兩個人工島,實現海中橋隧轉換銜接,總體工程量非常龐大,建築技術難度高。

首先,在海底沉管隧道方面,港珠澳大橋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混凝土管節組成,每個管節長180米、寬38米、高11.4米,重量達8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深、技術最難的沉管隧道之一。於水下近50米建設深埋沉管隧道,在國際上被視為技術禁區。港珠澳大橋的隧道工程是世界首例深埋沉管。中國的技術人員最終從理論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結構體系受力及變形機理,創新提出半剛性沉管新結構。這一方案與國外專家提出的「深埋淺做」方案相比,節省了工期。

其次,在人工島方面,港珠澳大橋採用大直徑鋼圓筒圍成人工島,換句話說,就是用大的鋼圓筒止水圍島,島內填入砂料並加固地基,圓筒外再用混凝土塊體等加固防護,最後,堅實的人工島拔海而起。

這樣的工藝創舉,在國內外根本沒有規範和經驗可以參考。此外,為了將每個鋼圓筒外側都精準地嵌入「副格」,預留兩個凹槽,「鋼圓筒振沉管理系統」創造性地使用了GPS定位系統和全站儀定位系統相結合的全新的定位構想,採用八錘聯動,用以保證精確度。120個巨型鋼圓筒在伶仃洋海面圍成了兩個海上「小長城」,深海中的人工島建設創造了鋼圓筒單體體量、振沉精度、振沉速度等多項世界紀錄。

再者,全新的搭積木式的模組化施工建造方法,也是港珠澳大橋採用的新方法。上千噸重的橋墩、橋身和100多米高的橋塔等等,這些所有的大橋構件,都是在岸上整件製造,然後運送到海上組裝拼接而成的,就如同兒童搭積木一般。在天地間搭建這樣嚴絲合縫的「大橋積木」,難度巨大,不僅考驗科研人員的智慧,更是國家實力的象徵。

除了這些令世界矚目的第一之外,黃良柏同時也視大橋為一個有着重要價值的工程。黃良柏告訴記者,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西部的人們都期待大橋開通,能夠給居民一個更快、更方便的交通管道。

相對於珠三角的其他地區,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交通在大橋開通之前主要依靠水路,並無直接陸路通道連接香港及珠三角西部。大橋是首條連接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和珠三角西部的陸路幹道,可更好地發揮港澳兩地的獨特優勢,也可與珠三角西部資源優勢互補。港珠澳大橋開通後也將會為珠江三角洲兩岸提供直接陸路聯繫。香港與許多內地城市或地區在經濟活動上有密切聯系,因此加強香港與內地的交通連接,有助香港與內地各大城市之間加強互動,促進優勢互補。

黃良柏表示,跨境巴士業界等了港珠澳大橋啟用幾乎十年。(亞新社)
黃良柏表示,跨境巴士業界等了港珠澳大橋啟用幾乎十年。(亞新社)

等待近十年 產業新布局

當記者詢問黃良柏對於大橋有何期待時,髪已半白的黃良柏意味深長地說,為了這一天,業界已經等待了差不多十年。

作為當今世界里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從設計到建設,港珠澳大橋前後歷時14年: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黃良柏告訴記者,9月份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開通,直接影響到了跨境巴士的客流。以番禺為例,目前每一天的客流,比以前大概減少了25%至30%。因為去番禺這種短途的地方,高鐵不堵車而且時間短,比跨境巴士優勢明顯。

所以從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那天起,黃良柏和同道業界就對大橋充滿了期待。早在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前,黃良柏的冠忠巴士集團就已對外預先布置了往返港珠澳三地的跨境巴士班次及票務安排,提前為大橋開通後投入服務做足準備。

黃良柏透露說,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冠忠巴士集團每天將提供400班跨境巴士來往於粵港兩地,發車間隔15至30分鐘,從遍布香港各地的約20個站點經大橋直達珠海口岸,其中部分巴士經珠海口岸前往江門、中山等廣東省內多座城市。此外,冠忠巴士集團每天將提供多達62班來往港澳的跨境巴士,實現24小時服務。

黃良柏也進一步告訴記者,冠忠巴士集團將在每天繁忙時段額外增設特別線路,為往返香港國際機場、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地的乘客提供服務,也將根據乘客量逐步增加班次。

與此同時,冠忠巴士集團為應對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增加的跨境旅客量,全面提升線上購票服務,方便旅客使用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並在車上增設免費無線上網和USB充電設備。

在美國,已故總統艾森豪威爾曾提出的修建全國洲際高速公路網計劃,讓世界共同見證了美國進入汽車輪子驅動的高速經濟發展時期。而現在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運營,也為汽車輪子插上再次騰飛的翅膀。

一小時生活圈 促進大灣區發展

對比港珠澳大橋開通前與開通後往來香港和珠海的路線及所花的金錢和時間成本時,黃良柏親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黃良柏說,以前香港和珠海之間的往來首先坐船,但船票成人普通位的正常票價單程就要210港幣一張,而現在他們巴士從香港九龍和新界出發,往返票價才220港幣,比船票錢節省了一半。

其次,如果陸路走虎門大橋,超過200公里的距離,不堵車的話,從香港到珠海要四個小時左右時間,而現在取道港珠澳大橋,香港到珠海只需要45分鐘,如此一來,起碼節省了三個多小時。

一橋連三地,港珠澳大橋如長虹臥波,串聯起了珠江口和伶仃洋兩岸。珠海、澳門從陸路前往香港的平均出行時間從原來的四個小時縮短為45分鐘,不僅可縮減往來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行車時間,減省陸路客運和貨運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更逐步形成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的理想布局,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極為有利的良好基礎。

在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前,在珠三角內部,存在着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同為經濟特區的深圳和珠海,分列珠江東岸和西岸,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依靠經濟特區優勢,承接香港經濟和產業,迅速發展為超級城市;相比而言,澳門的經濟體量和產業發展水準,都難以匹敵香港,珠海緊鄰澳門,所以珠海的發展也一直不如深圳。

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的九市中,位於珠三角東部的是深圳、東莞、惠州;位於珠三角西部的是珠海、中山、江門。2017年,珠三角九市經濟總量排名依次是: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惠州、中山、江門、珠海、肇慶。顯然,不僅僅是深圳和珠海的區別,珠三角明顯存在東強西弱的格局。

珠三角東部超級城市的發展,也形成區域增長極,人才、技術、資本紛紛流入,進一步導致珠三角東西之間的差距。由於馬太效應的存在,不均衡的局面一旦固化,就很難打破。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以後,一橋拉動,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盤皆活。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當天早上,在香港九龍的圓方跨境巴士站,冠忠巴士集團舉辦了一個小型的首班車啟航儀式,祝願新的港澳和港珠的跨境巴士能夠路路暢通。黃良柏也告訴記者,大橋開通首日,他們港澳和港珠都博得了滿堂紅。

隨着汽車輪子的快速轉動,香港經濟和產業輻射效應,也將逐步覆蓋至珠海以及珠三角西部,港珠澳大橋已先行為珠三角西部的高品質發展搭橋鋪路。

原刊於《東方財經雜誌》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東方財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