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允許創造一些新的概念,但是不能反過來把創造概念當成是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
最近幾年到全國各地中小學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學校裏充斥着許多新的教育概念。
比如,對於學校的辦學理念,有的叫「生命教育」,有的叫「小公民教育」,有的叫「尊重教育」,可謂是多種多樣;對於學校的文化,可能是受所謂的「一校一品」的學校文化建設思路的啟迪,有的學校致力於打造「雅文化」,有的致力於打造「家文化」,有的致力於打造「石文化」,真是百花齊放。
對於學校的課程,有的把自己學校的課程叫做「幸福課程」,有的把自己學校的課程叫做「梅花課程」,有的把自己學校的課程叫做「蒲公英課程」,諸如此類,各有說法。
置身於這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概念之中,一方面深切地感受到一線教育工作者致力於教育創新的熱切和執着,另一方面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他們在認識和實踐上深陷這種概念叢林的無奈和苦惱。不管人們的感受和態度如何,這種教育概念滿天飛的現象是這個教育改革年代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特色創建活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恐怕與近些年各地各校紛紛開展的各個方面的特色創建活動有關。
特色創建活動可以說是這些年教育界的一股潮流,其初衷是好的,是想改變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千校一面的教育現象,努力增加和突顯各校、各科教學乃至各位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特色,形成在理念上、實踐上、宣傳上和評價上差別化的教育主張和模式。
教育領域的特色創建活動本身有其合理之處,無可厚非。這是因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自然面臨着不同的內部和外部情形,在辦學理念、學校文化、課程建設、教學模式、德育體系創建等等方面有不同的認識和實踐,強調一下特色或差別當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
如果教育者無視這些教育內外部情形的差別,在辦學理念、學校文化建設、課程結構、教學模式、德育體系建設等方面強行要求一致,倒反而是壓制了各地各校和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積極性,並且最終使學校的工作不能適應所在校內外的實際情況,使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不能適應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要求。
除了上述客觀的原因外,造成上述現象的可能還有一些更為重要的主觀的原因,就是思想上行動上一部分教育者對於教育特色或差異的盲目追求。
盲目追求教育特色
如前所述,無論是學校管理還是課程教學活動,有特色是正當的合理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特色、強調差別,以至於別人提過的理念我就不能提,別人用過的概念我就不能用,非得在理念上、名稱上弄出與別人不同的東西,方才顯出自己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的獨特性、創新性和價值性,那就走到了學校特色創建活動的反面。
若教育者對教育特色或差異的追求極端到這樣一種程度,只求特色,不重共識,不尊重規律,為特色而特色,為創新而創新,那麼就會捨本逐末,將特色創建活動引導到完全錯誤的方向。更不用說那些本來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特色還不鮮明,硬是通過總結、拔高或貼標籤製造的「特色」,其發揮的作用就如同「皇帝的新裝」,除了贏得一些阿諛奉承之輩的讚揚外,對教育者自己和廣大師生不會產生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事實上,一些學校辛辛苦苦凝練的標籤化的所謂特色,除了個別參與工作的專家、老師外,絕大部分老師和學生根本不知道它們是一些什麼東西。
概念是思想和行動的工具,也凝結着人們認識和實踐的智慧。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允許創造一些新的概念,但是不能反過來把創造概念當成是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否則的話,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就淪為了教育概念的遊戲。
但是,在教育實踐領域,就如同在許多其他領域一樣,人們往往被一些別人製造的或自己製造的新概念包括一些來自外國的洋概念所迷惑,繼而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被它們所誤導。
比較常見的是,有些學校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上硬是先行製造或拿來一個看起來、聽起來很新穎的概念,不管它科學不科學、明確不明確,然後就把活生生的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實踐塞到這個概念下面,為這個概念提供實踐的註解。這實在是削足適履、作繭自縛的不明智行為,浪費了時間精力不說,還很容易遮蔽一線教育者真正有價值的思想和所創造的寶貴教育經驗。
穿越教育概念的叢林,找到教育改革創新的正確方向,這是當前擺在我國教育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教育者要對教育規律和教育共識有充分的尊重和敬畏,不要讓對特色和個性的追求成了無視教育規律和教育共識的隨心所欲。
教育者不要再痴迷於製造新的概念,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和解決真正的教育問題。教育者要警惕那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教育新概念,學習辨析它們當中哪些是有解釋力和指導力的,哪些卻只有概念的形式而無實際的內容,或者僅僅只是換個說法而已。
教育者要靜下心來辦教育,不要急於用一些生搬硬造的概念來裝飾自己尚未成熟的思想、經驗或實踐模式。最後,尤其重要的是,研究者和媒體也不要再幫助一線教育者去鼓噪和追逐那些無意義的教育概念,而應該引導他們真誠地思考和審慎地實踐。
穿過教育概念的叢林,教育者才能真正地抵達理想教育的彼岸。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