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雲紗的命名來由,據說是人們穿着該種衣料時會發出沙沙的響聲,故稱為響雲紗,後音變為香雲紗,有關衣料在20世紀4、50年代在嶺南地區十分流行,由於這種面料具有涼爽宜人、易洗快乾及不易折皺的特性,特別受到沿海地區漁民的鍾愛。
筆者在長洲長大,時常看見漁民在夏季穿着一些外黑內棕,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類似膠質的黑色衣服,不過習以為常,從來也沒有加以注意。長大後,閱歷深了,知道這種衣料叫黑膠綢,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並不普遍,而自己在出席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偶爾也會穿着。在芸芸西服叢中,也頗與別不同。直至去年下旬,閱讀了《明報周刊》的一篇專題文章,方增加了我對有關衣料的認識,並引發我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去年底,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民間藝術院陳勁佟副院長前來本校,為首次發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皮書收錄本校非遺課程取證。完成訪談後,筆者冒昧請求陳院長安排參觀考察,陳院長慷慨答允,遂促成是次的考察,過程中竟有意外的發現。
參觀香雲紗染整技藝
上月初,筆者在陳院長帶領下前往順德倫教訪問香雲紗染整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0歲的梁珠先生(圖一),梁先生首先在工場向我們介紹香雲紗染整技藝的主要原材料薯茛(圖二及圖三),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本草》所論赭魁(即薯莨),皆未詳審。今赭魁南中極多,膚黑肌赤,似何首烏。切破,其中赤白理如檳榔。有汁赤如赭,南人以染皮制靴。」
其後在工場向我們介紹用薯茛汁液染整的過程,並展示相關半製成品及成品。隨後,梁先生更帶我們參觀正在興建的香雲紗博物館,途中筆者更在建築圍板中發現原來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派員前來實地參觀取證,看來大有機會更上層樓至世界級的層面。梁先生在博物館向我們介紹香雲紗染整技藝的另一項過程——過河泥,他表示綢布經薯莨汁液泡過後,再鋪上當地含豐富礦物質的河泥,經氧化後會產生化學反應,把河泥中的高價鐵離子凝結在衣料表面,形成黑色沉澱物,經陽光曝曬後,便成為正面黑色,反面黃褐色的香雲紗。筆者曾以手指揉搓河泥,覺得非常幼滑,有異一般泥巴(圖四)。
薯莨網與香雲紗有分別
參觀過後,我們到大良附近午膳,隨後驅車前往佛山禪城進行另一項與香雲紗有關的考察活動。負責接待我們的是冼達峰先生,他在嶺南天地開設了一間面料服飾店,專售香雲紗的面料。在訪談間,冼先生向我們講述了現今申報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香雲紗根本名不副實,因為那只是薯莨綢,並非真的香雲紗。雖然兩者製作過程同樣需用利用河泥泥漿中的高價鐵離子及薯莨中的單寧,但面料卻有所不同,薯莨綢是平紋組織,是以桑蠶絲為原料織成的白坯綢;薯莨紗則是絲羅織物,是以桑蠶絲為原料織成的白坯紗,兩者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綾羅綢緞中的綢,後者是綾羅綢緞中的羅(圖五)。
綢面料手感平滑挺勁,主要用途是做高檔衣服。羅面料質地緊密,結實,紗孔通風,透涼,穿着舒適,涼爽,是夏季良好衣料(圖六)。一般而言,莨紗綢是薯莨紗及薯莨綢的統稱,但嚴格來說,薯莨紗才符合香雲紗的特點。冼先生就此曾向有關當局反映,希望撥亂反正,奈何香雲紗染整技藝已成為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要改轅易轍,重新命名,談何容易!
現在懂得欣賞這種衣料的人不多了,年輕人也許嫌它太單調乏味,欠缺時代感。不過,當你嘗試親近它時,你就不難發現它那種古樸優雅的韻味,那種實而不華的性格,會隨着面料上那種若隱若現的閃光透露出來。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