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可維持在參議院的輕微多數;但在眾議院卻沒法維持多數黨地位,民主黨有機會對特朗普今後的施政起更多的制約作用。
如果結果真是這樣,就顯示特朗普當選後,雖做了很多貌似成功的政績,但並未能令美國人全面認同他的施政方向,不想美國全面向右轉的人仍相當多;即是說,美國社會仍會十分分化。
這種分化主要表現在本土利益與人文價值的衝突上。特朗普是本土優先派,為了令美國再次強大起來,他認為美國應放棄一貫主張的人文價值;為了集中力量扭轉美國走向衰落的趨勢,美國應該收回過去對國際的承擔,把自己肩負的國際責任降到最低。
為此,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協議、退出伊朗簽定的核協議。此外,他又要求盟友承擔更多軍費開支,並限制盟友與美國不喜歡的國家交往。他以排斥難民的方式,企圖令選民相信,他才最代表美國的本土利益。他狂妄自大,隨時出爾反爾,憑着美國仍然佔優的實力地位,逼使其他國家都得就範。
然而,他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二次大戰以來,西方一直在搭建的全球秩序。這個全球秩序建基於一套普世的個人主義人文價值觀。這包括:每個人的生命、自由、私產都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這是基本人權,不容其他人,包括政府隨便剝奪。而保障這些基本人權的最佳方法,是在國家層面推廣民主與法治,在國際層面推廣自由貿易與和平競爭。很多國際組織與國際協議都是在這種價值觀之上建立起來的。如果沒有這套秩序,世界就會有很多磨擦,甚至出現戰爭。
當美國的大國地位相對穩定時,美國國內的精英分子都認為美國有責任去推廣這套價值觀,以維持國際秩序。但近年中國崛起得太快,且發展的模式又與西方不一樣,遂令特朗普一幫右派覺得,若不先令美國再次強大起來,即使四處宣揚普世價值,最終亦會被中國顛覆。所以他們主張先維持美國的實力地位,其他的價值觀可以暫且不管,以免變成再次強起來的負累。
然而,由民主派領導的自由精英分子卻不是這樣看,他們認為特朗普的做法,足以動搖自由世界的基本秩序,因為如果連美國也不尊重普世價值,世界將無以為立,必然會陷入混亂。他們擔心,特朗普的壞榜樣會被極權國家利用。令極權國家也可以在國族利益的旗幟下,不理人權、自由、民主、法治。所以,他們視特朗普為西方自由系統的最大威脅,認為特朗普不但不能令美國強起來,而且令美國陷入災難。是以民主黨人號召美國人民在這次中期選舉中不要支持共和黨,以阻止特朗普把美國引入歪路。
不過,照目前選情來看,美國國內仍是十分分化。未有一派可以掌握絕對優勢。若果這種情況持續,美國力量就無法凝聚,美國要再次強起來就不那麼容易。
美中期選舉後 可能出現的局面
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是共和黨只能保住參議院的優勢,而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則被民主黨奪回。這無疑是對特朗普與共和黨一記沉重的打擊;但厚顏無恥的特朗普很有阿Q精神,一樣宣稱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今次中期選舉,參議院只有約三分之一的議席拿出來改選。而這三分之一的議席中,約四分之三是原屬於民主黨的議席。這即是說,共和黨原先的參議院的優勢大部分不用重選,而民主黨的原有席位卻有出現變動的風險。所以結果不難預料,亦沒有多大的象徵意義。共和黨贏了,亦沒有太多值得高興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今次眾議院的中期選舉,卻是全部議席都拿出來重選,可以被看成是一次對特朗普上任以來的施政是否認可的全民公投;故兩黨都全力以赴。今次中期選舉,可謂是花費最多,動員最廣的一次。很多選民都提前投票,可見很多人都積極趁機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因為美國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特朗普原以為美國人對他的政績是不可能不認同的,經濟增長高達3.5%,失業率落到只有4%,股市又升上歷史高位。他把這一切都看成是自己的功勞,美國人如果想這種情況持續的話,應該會投他所屬的共和黨人一票。
然而,美國人民(不是全部,但起碼是多數)卻覺得他狂妄自大,毫無信用,作惡多端,嘴臉醜陋,令美國人丟盡了臉。所以他們決心要助民主黨奪回眾議院的控制權,以制約特朗普在餘下的日子裏胡作妄為。
特朗普雖然狂妄,但是仍是一個很現實的人,選民給他的訊息,他是不會收不到的。因此,他一定會重新檢討他之前的施政方針,以彌補之前的一些失誤。所以我不認同,中期選舉後特朗普的政策不會有變的說法。特朗普有意爭取連任,他不可能不理會選民的取態。
民調顯示:特朗普今次是敗在女性選民手上。所以他今後一定會改變他在女性面前的形象,不敢再隨便羞辱女性。他一定會避免艷星門事件一再發生。在反墮胎問題上,他一定會不再那麼激進,會讓女性有一定的自主空間。
此外,他亦會知道女性崇尚和平,不想他四處去尋釁滋事。所以他會減少他的好戰言行,以讓女性不用擔心,政府很快又要徵召他們的丈夫與兒子去海外打仗。這樣雖然會失去某些好戰的男性的支持,但肯出來投票的女性選民比男性多,特朗普不得不在政策上向女性傾斜。
至於貿易戰方面,雖然很多評論都不認為他會有大改變,因為這在國內獲得的掌聲不少;但我認為他會採用一弛一張的手法,在連續多輪的進攻後,休戰一段時間,以評估形勢,再作部署。
美國已連續加了三輪關稅,後遺症正逐步浮現。加關稅的部分成本,無可避免得由美國的商家與消費者來承擔。所以,我估計特朗普會先讓美國國內適應一下,然後才考慮是否再對餘下的二千億美元中國產品增徵關稅。今次習特在阿根廷的會面,即便未必立即取得成果,但一定不會弄僵。以讓這二千億的中國產品可以如常輸美。
特朗普對傳媒毫無尊重
傳媒有「無冕皇帝」之稱。在西方政制裏,被視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之外,第四種重要權力。前三種雖說分立,但仍屬於建制的組成部分。執政者可以透過立法,去決定整個政制(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如何建構,如何運作,並在需要時修訂遊戲規則,及更換不稱心的工作人員。唯有傳媒手上的第四權力,不受執政者操控,可以對執政者的所作所為作一定的制衡,以防執政者背離先賢的立國初心,以及憲法背後的原始價值理念。此之所以,西方社會除了有法律去保護傳媒外,還有很多不成文的社會文化與習慣,都會方便傳媒運作,好讓傳媒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監察功能。
但自從特朗普上台後,他完全無視西方社會的傳統習慣,對傳媒毫無尊重,要罵就罵,要趕就趕。誰要是敢問一些令他不高興的問題,小則被他無禮地拒絕回答,嚴重的還會被吊銷出席政府新聞發布會的工作證。這種做法實際上已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妨礙了傳媒的採訪自由。然而,美國的傳媒卻似乎沒特朗普奈何,讓他可以一而再地故技重施。
日前,特朗普在中期選舉塵埃落定後的記者會上,又拒絕回答CNN記者阿科斯塔的問題。但記者卻不肯罷休,仍不斷追問他中美洲難民問題和「通俄門」問題;問題尖銳,令特朗普相當尷尬。特朗普斥責CNN記者無禮,要求他坐下,交回麥克風。當現場工作人員企圖拿走阿科斯塔的麥克風時,雙方發生衝突。事後白宮取消了阿科斯塔的採訪通行證。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會在美國發生。
然而,美國社會對特朗普這樣離譜的行為似乎不大着意。除了相關的傳媒機構發聲明抗議外,美國民間並不見有大規模的示威抗議運動。如果同樣的情況在香港發生,示威遊行一定可令港島的交通癱瘓。
美國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傳媒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原因是美國有不少傳媒政治立場太過鮮明,甘心做了某些政治勢力的宣傳工具;在一些社會還未完全有共識的問題上,過早地在新聞報道時已有所偏袒。
譬如,美國有相當一部分保守派就認為,即使同性戀不應受到歧視,亦不應視之為正常;雖然墮胎不應完全禁止,但亦不應完全放棄監控。此外,亦有不少人認為,不應為了扶助弱小而損害私有產權;不應為了普世價值而損害本土優先等。但美國的一些傳媒就不只在評論文章上展示自己的立場,還在新聞報道時,借選材、用詞、語氣、身體語言、播出時段、版位編排等不同手段,進行政治宣傳,打一派,壓一派;在競選期間尤其如是。
在特朗普競選期間,美國的主流傳媒就大部分偏幫希拉莉,其中有些幫得過火的,真的已接近造「假新聞」的程度。這才給特朗普拿到把柄,現在特朗普大權在握,當然還以顏色,處處加以制約。
傳媒人必須明白,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法是持平,否則只會讓專權者找到鎮壓的藉口。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