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大板塊 建明報特色
在早期(1959-1969),金庸傾情於4大板塊:武俠小說和副刊、社評、中國大陸新聞(特別是關於文革的報道和評論)、影劇新聞。
在中期(1970—1979),擴充經濟版,最初(1970—1973)由林山木(行止)主編,因他的專業水準而建立特色。
這5大板塊,以與眾(各報)不同的內容、質量吸引讀者,建立《明報》的特色。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社會各階層的大量讀者,它的連載,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建立了武俠小說「粉絲族」(fans)。
金庸撰寫的社評,是另一股吸引力,吸引了各界的讀者群(稍後詳敘社評事)。
影劇新聞由雷坡主編,他是這方面的專才。
北京政局變 黨內鬥爭多
中國新聞的報道和評論,是金庸傾情的第三板塊,這是他「垂直領導」(直接指揮)、盯得最緊的一塊。
《明報》創刊時,正值毛澤東「三年大躍進」的第二年。人民公社、大躍進、土法煉鋼,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政治運動(註1),造成幹部的浮誇、貪污和民眾的大飢餓,1959-1962年餓死的人超過3000萬(註2)。
在1959年夏天的廬山會議,彭德懷批評人民公社、大躍進的錯失,毛澤東聽不進逆耳話,發起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
1962年1月,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俗稱七千人大會)上,許多人「吐苦水」,訴說涉及人民公社、大躍進、土法煉鋼的左禍。劉少奇稱大飢餓是七分人禍、三分天災,引起毛不滿,伏下後來高層鬥爭之隱患。
在1962年8月的北戴河會議(中共中央工作會議)、9月的八屆十中全會,毛澤東提出「階級鬥爭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黨內」之論,鼓吹「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階級鬥爭」,並以「階級鬥爭」之名把副總理習仲勛等列為反黨集團分子清算;後來,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李維漢、西藏活佛班禪也被整。
1963—1965年,毛澤東發起社會主義教育(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的四清)運動、文藝整風運動,與劉少奇的歧見逐漸暴露出來。
接下去,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
隨政局變化 析大陸新聞
1960、1970年代的《明報》,與其他香港報紙最大的不同,是緊扣大陸的政治、民生、文化脈動,是「中國大陸現場」的主要記錄者、冷靜的評論者。在報道和評論中,有對民間疾苦的人文關懷。
1962年的5月逃亡潮,是《明報》重視大陸新聞和關注北京政局的第一個轉捩點,是《明報》從武俠小說、娛樂新聞、色情邊緣小報提升報格,是擴大視野的第一步。
從1962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那一年,《明報》的大陸新聞報道和評論或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62-1966年。1962年5月逃亡潮,1964年關於核子與褲子與《大公報》的論戰(核褲論戰),是這階段的熱點。
1962年之成為《明報》的第一轉捩點,是因為全面報道5月逃亡潮,金庸還發起給偷渡客送麵包的關懷行動;雖然香港非左派報紙多有此舉,但《明報》有與眾不同之處:正視大飢荒、大逃亡潮的社會背景,發表了一系列比較理性的評論。更為重要的,是〈自由談〉的創刊。
第二階段,1966-1976年,以文化大革命為主要題材。
第三階段,1976-1982年,以四人幫事件、文革政治事件翻案和改革開放的初期變化為主要題材。
有四個載體 重大陸新聞
大陸新聞報道和評論的載體,可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非署名的社評欄。1970年代前,絕大多數由金庸撰稿。
第二類,新聞報道版:1962年以來的「自由談」(兼具報道和評論功能),文革期間(1966-1976)的「鄉土」(一度另有文摘版),1976-1982年的「中國消息」(一度闢〈星期專論〉欄)。
第三類,署名的專欄評論:〈北望神州〉(周青撰稿至1973年,後由丁望撰),〈本報特稿〉(1966—1981,丁望撰)和〈新聞分析〉(1977-1982)等。
第四類,支援前三個載體的中國資料庫──明報資料室的主要收藏品。
自由談平台 讓眾人參與
金庸與好友董千里、倪匡等商談3年後,〈自由談〉於1962年6月創刊;催化劑之一,是5月逃亡潮。金庸以編輯室之名,發表創刊詞〈有容乃大無欲則剛〉,關鍵詞是自由和兼容(寬容)。
〈自由談〉兼具報道和評論性質,是眾人投稿版,以大陸、香港話題為主,兼顧台灣和歷史、文化議題。有的文章,是寫兩岸見聞和往事回顧,更多的是對政治、文化的評論。1964年,是「核褲論戰」的平台。1966年以來,偏重於文革的評論。
〈自由談〉每周刊一、兩次,每次約三幾千字,後來是每周三、五次。〈自由談〉初始期由金庸主編,後由周青負責編務。1968年(?)改為副刊的讀者投稿欄,現在的篇幅約500字。
〈自由談〉的作者有兩大類,一是成名作家,二是普通讀者。主要作者有自由派的金庸、董千里、李雨生、徐訏、十三妹、林琵琶、劉沛霖等,也有被稱為傳統左派的曹聚仁。
明報夥計中的作者,有桑莫(金庸給林山木起的筆名,山木的諧音)(註3)、丁望、周青、盧蒼、黃俊東等。
金庸以筆名華小民發表多篇歷史隨筆,如〈民食不足,是誰之過?〉,以筆名徐慧之發表〈羅素論「神權政治」〉。藉古諷今,觸及毛的造神、個人崇拜、漠視民疾和大飢餓;另一方面,藉介紹羅素等思想家的理論,談論自由觀、人道主義,套用今天的術語是宣揚普世價值觀。董千里也發表歷史隨筆借古諷今。
1969年5月前,金庸要我編選一冊〈自由談〉的選輯,作為報慶10周年出版物。我奉命編選出版了《明報〈自由談〉選輯(1962—1965)》。收入金庸撰寫的〈自由談〉發刊詞,約周青寫〈編者感言〉。
開設自由談 吸引新讀者
〈自由談〉對明報的貢獻,我的解讀是:
一,它是香港報紙中篇幅較多、園地最公開、理性討論的言論平台,逐漸成為社會公共空間;
二,它的內容和園地公開,吸引了大量合法來港的大陸居民和偷渡者,他們特別關心大陸的政治、民生及局勢變化,這就使《明報》拓展了讀者群,增加了發行銷量。
1964年的「核褲論戰」,是第一階段的重要標記。金庸(論戰總司令)獨力在第一線奮戰(後勤司令是林山木),批評「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提出「寧要褲子不要核子」之論,獲得讀者熱烈的支持。這一仗,宣告金庸與傳統左派陣營的「思想決裂」,建立了獨立思考的形象。
對於這一仗,我還有伸延性的解讀:重褲子輕核子,是對民疾的人文關懷。
恤民困、重民生,是以人為本。這恰與儒家的民本觀有親緣關係,如孔子曰:「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孟子云:「民事不可緩」(孟子.滕文公),「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孟子.梁惠王)。
註釋:
1.丁望:〈狂生有天堂夢 60年前建公社〉,2018.9.28。
2.丁望:〈大飢餓(1958—1962):3000萬人餓死的悲劇〉。
3.林行止:〈縱浪大化查老闆識君我幸一遭逢〉,《信報》(林行止專欄),2018.11.6,A16版。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