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管校長何順文教授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恒管把優質教學和學生全方位發展作為最優先目標,採用「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並配合iGPS「期望畢業生特質」框架,包括智能/思考能力、共通人際技能、個人發展和投入社群,引領學生發展成才。
不同學習體驗 擴闊個人視野
何校長表示,恒管正積極與更多世界各地的大學建立夥伴關係,讓更多同學有機會參與學院的交換生計劃,拓闊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技能及知識。恒管亦會推出「一學生一實習」計劃,讓所有本科生於恒管修讀期間都有機會參與本地、區域或國際實習,增加工作經驗。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學院亦提供多元化的海外學習活動,包括服務學習、海外暑期課程、短期探訪及交流,目標讓每屆約七成學生都可有到海外學習或實習的機會。此外,學院未來將錄取更多非本地學生,提升學生及校園的文化多樣性。
與更多海外院校結盟 致力國際化
何校長續稱,恒管一直不遺餘力推動學院國際化及跨文化學習,目前已與62所中國內地及海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夥伴關係,足跡遍布亞洲、歐洲、中東及北美共21個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內地、日本、馬來西亞、韓國、台灣、澳洲、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荷蘭、挪威、羅馬尼亞、瑞典、瑞士、以色列、加拿大及美國等。2017-18學年度,約有100名恒管學生赴海外交流、逾200名學生參與海外短期的交流活動,了解外國生活方式及建立國際友誼。展望2018-19學年,學院計劃與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更多東盟國家合作,以配合香港政府與東盟國家發展經貿文化交流的政策方向。
至於四年制非本地生,目前主要來自中國內地,短期目標將加強吸引來自澳紐、東南亞和中亞國家、地區的學生。恒管一直投放資源,從獎學金、在校住宿、學生支援(如廣東話班、小班教學、個人導師計劃)等各方面,透過與當地教育部門或招生辦公室官員會談、訪問當地中學、舉辦升學講座、參加當地大型展覽,及各類型媒體宣傳,提高學院在內地及其他地區的知名度,宣揚恒管「博雅 + 專業」教育模式,吸引更多非本地生到恒管升學。
何校長補充,恒管將進一步推動學院國際化以提升學院在地區及國際上的影響力,發展成為區內具領導地位,並以博雅教育為主導的私立大學。
「一年級學習體驗」 鞏固學習基礎
恒管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表示,大學第一年學習尤其重要,因此恒管為學生提供漸進式的學習過程。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年,透過一系列結合學術與聯課性質的迎新活動,如迎新日、開學典禮、學院周會、以及各學系及單位舉辦的工作坊等,幫助學生輕鬆過渡至大學教育。
「朋輩導師」協助同學充實校園生活
方博士稱,恒管亦在2015年開展「朋輩導師計劃」(Peer Mentor Scheme),招募一批有熱誠、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去服務和支援同輩的同學。透過組織活動、媒體和朋輩導師的個人網絡,提升校園正向能量和學生心理健康,同時識別有需要的同學,並提供協助或轉介予專業服務。朋輩導師需完成由專業輔導員提供的培訓,包括精神健康、溝通技巧、衝突處理、團隊建立等,從而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支援,如協助適應大學生活、學業、人際關係上遇到的困難等。
經過3年的發展,朋輩導師團隊的運作已有特定的架構,由教師及資深朋輩導師帶領應屆朋輩導師,打造各特色小組,於校內策劃和籌辦不同類型的關愛活動,例如精神健康展覽、考試打氣加油站等。個別小組亦會舉辦如戶外體能、美食烹調等特色主題活動,以服務不同類型的學生群。
服務研習 加強同學與社區聯繫
此外,恒管透過與社區夥伴、各院系和部門合作,向學生推廣服務研習和社區參與。通過體驗式學習,讓同學將課堂上所學應用於社會服務,同時讓同學親身了解社會需要,對學習課題有更深入探討。為此,恒管成立「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啟發學生尋求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解決方案,研習所是香港自資高等院校界的先驅。
住宿書院制度 營造良好學術氛圍
方博士介紹,恒管轉化式學生體驗的其中一大亮點是全面實施住宿書院制度,這也屬香港自資院校首創。住宿書院提供結合生活與學習的環境,透過教師和宿生的緊密交流、書院提供的共通核心與通識科目、學術研討會和活動,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對院校的歸屬感。四個住宿書院邀請有興趣的教職員擔任導師,支援住宿書院的相關活動,而非宿生亦可選擇成為其中一個書院的非住宿會員,成為一份子,參與住宿書院的活動。
方博士強調,恒管同學的四年大學生活,由「一年級學習體驗」開始,透過住宿書院共學共住,多出外交流及實習,增廣見聞,並參與服務研習,磨練共通能力及建構寶貴的友誼,一定會是他們生命里程中重要的記憶。通過轉化式的學習體驗,擴闊視野,認識自我,抓緊個人成長的機會,自我增值,關心社會,為未來投身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