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學與我何干?

學習科學目前研究的,還只是人類學習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經起了很大的「照明」作用,讓我們看清楚一些學生學習的底蘊。

上周本欄嘗試介紹筆者對學習科學的認識,即在「人的活動塑造人腦發展」的基本認識上,歸納出六條原理:學習是人對外部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學習是人對客觀世界構建知識的過程;經歷是學習的關鍵;學習與實踐是同步而互相滲透的;學習是總體性的;學習是群體性的。這只是筆者的嘗試,讀者完全可以有不一樣的歸納。

上周在美國洛杉磯開了一個小會,只有30多人,除了幾位學習科學的主要科學家,參加的還有美國關注教育的大小基金的聯盟,也有歐洲的基金;再加上一些專注教育的NGO。會議由蓋茨基金贊助,代表也在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專門負責學習科學項目的林姒祥(Soo-Siang Lim)說,學習科學有別於其他研究之處,是運用一切最先進的科學,聚焦人類的「學習」,而形成各類學科的綜合;因此不是一般的跨學科,而可以稱為一門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會議的目的,說研究建立一個全球學習科學聯盟,一個鬆散的網絡。

前沿科學 聚焦學習

筆者的理解,傳統的教育學科,也會研究學生的學習,但是只是從許多獨立的側面看學習:教育哲學講的是哲學,教育社會學講的是社會學……等等,而不是各類有關學科合作起來對人類學習的「會診」。

這解決了許多人的疑問:負責任的教師,天天關心的都是學生的學習,為什麼需要學習科學?尤其在中國內地,由於有非常完整而又認真的教研(教學研究)傳統、機制和文化,教師每一刻都在研究學生的學習,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為什麼還需要有學習科學?

在香港,甚至專門研究教學法的學者,也會有類似的(善意的)疑問。筆者也聽過美國一位資深的學者,表達了一點不舒服:「學習科學的研究發現,對我們教師來說,都是老生常談;以往是心理學家以為他們懂得比我們多;現在又似乎腦科學家以為他們懂得比我們多。」也有幾乎相反的意見:「教研是經驗的總結。經驗不是科學!經驗也可以是不科學的。」

筆者認為,這些問題和意見,都是非常有益的啟示。作為研究者,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維護某種科學或者理論,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排斥某種科學或者理論。對於這些問題和意見,筆者請教了其他的一些朋友,又對學習科學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第一,我們過去研究教學,大概是兩種思路。一種是經驗的累積,通過對無數學生的觀察,我們摸索出學生學習的規律,也就是在某些教學的設計下,學生會學得更有效果。另一種是心理學的研究法,看看學生在一種教學法實施的前後,產生什麼變化;又或者拿一個實驗組與一個控制組比較,看看某種教學實驗的效果。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是看學生在事前A與事後B的兩種狀態,並加以比較。但是從A到B的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不得而知,是一個黑箱。學習科學,是在教學法研究與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上,加入腦科學的貢獻,開始研究A到B這個黑箱,不只是看效果,還要看這個過程;有轉化的話,要看這轉化是如何發生的。

1980年代美國Lee Shuman提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也就是除了課程的內容、一般的教學原理,還有各類領域的專門教學知識。也就是說,教數學與教語文是不一樣的,各有其規律。這是一個大突破,但已經隱涵學生學習過程的多元因素。學習科學則嘗試進一步從學生的學習出發,研究學生在各個領域的學習過程。

深入過程 探索黑箱

第二,中國之外,在其他國家,也有不少教師累積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經驗,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教學理論,新的教學模式還在不斷湧現。這些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應該說都有一定的根據和一定道理的;但也有一些是嘩眾取寵,又或者是投機的商業行為。

有些所謂「新」的教學法,風行一時,又逐漸式微;也有一些教學法,周期性地出現,又周期性地消亡。在這個起伏的過程中,往往令前線的教育工作者與家長莫衷一是。

然而,學生的學習,最終還是發生在學生的大腦裏面。不管是什麼教學法,最終學生是否學到了,還要看是否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也就是說,形形色色的教學模型,裏面有沒有一條底線?怎樣分辨真偽?怎樣可以看得出社會上流行的一些學習工具、軟件、課程,是真正在促進學生學習?還是片面之見?還是胡說八道?學習科學,可以為我們多姿多采的教學法,提供一些基本的解釋,一種剖析的工具;又或者說是提供一種共同語言,一些基本法則。

全面觀察 學習新態

第三,在不同的社會,都會因為長期教學經驗的累積,形成了大家都認為是不言而喻的教學傳統,或曰教學文化。這在東亞的華、韓、日社會,尤其突出。當其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對我們的教學習慣形成衝擊,對於有些問題的爭議長期不斷(如背誦),就是因為我們的許多傳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同樣,西方的一些教學信念,甚至在學術界風行一時的理論,也停留在信念的層面,也是「信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習科學通過對人腦的研究和理解,為這些爭議與猶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參考。

第四,近來經常聽到有關孩子通過機器學習的討論。全球也在出現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供學生自學的軟件、學習包。在不同的場合,還不斷聽到從事科學技術的朋友,非常興奮地在談論機器如何將會取代教師。但是細細聽下來,他們概念裏面的機器「教師」,或則只懂得知識的傳遞,或則是按照工程師的理解,按學科內容的分拆、推導,轉化成為邏輯程序。這樣的邏輯程序,往往不是學生真正的學習途徑。學習科學就是專門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而研究的成果往往認可、支持和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而否定了純技術性的邏輯推導。

此外,本欄曾經介紹過,人與人的互動,人與機器的互動,是兩個不同的學習過程。什麼情況下機器可以取代人,甚至超越人?什麼情況下機器無法取代人?在不同的年齡,又有什麼分別?學習科學都開始在研究,而且提供了很有用的知識。

第五,比較逼切的是,今天學生的學習,已經不限於學校教師提供的範圍。今天學生的學習,其來源相當一大部分來自學校和教師以外。

在教育而言,教學只能夠代表學生學習的一小部分,純粹地研究教師如何教,遠遠不能探索學生學習的全貌。因此,研究學生如何學習,不會局限在課程、課堂、課內的學習,而是嘗試探索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然而,直到今天,絕大部分有關教學的研究,都是集中在課堂教學,在有些社會,甚至把學生學習的成效,縮窄到學生的分數成績。假如從學生的身上出發,就很不一樣,就會必須全面地看學生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元素,例如研究學生在課堂生活的另類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誤解(misconception)、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不在意學習(implicit learning)、學生在群體討論和製作中的學習過程、學生在社交媒體中的學習過程、學生在非智力範圍的學習過程(國際上稱為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等等。

總的來說,學習科學目前研究的,還只是人類學習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經起了很大的「照明」作用,讓我們看清楚一些學生學習的底蘊。即使如此,如何把比較確定的一些基本發現,化為前線教師和家長容易掌握的原理,正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