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觀念看新界鄉議局

新界鄉議局是世界上少有的代議政制與血源共生的產物,是中國人以家為核心的典範。

新界是在特殊的歷史時空下所產生的區域,而新界鄉議局也是在特有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議事殿堂;逾90年來這個機構一直得到執政政府(英國殖民地政府、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的認同。有學者認為,新界鄉議局是世界上少有的代議政制加血源的組合,因為它並非西方的產物。新界鄉議局與一般的議會不同之處,它是政治與血源共生,是中國人以家為核心的機構,是西方制度移植到中國香港,東西方文化融合最好之地。

香港忽略新界原居民的貢獻

雖然在香港回歸歷史的場景上,大家都忽略了新界,在香港現代化進程中,大家也忽略了新界原居民的貢獻。回顧新界鄉議局92年來,從來都是執政者不可不重視的機構。嚴格來說,新界鄉議局是在夾縫中求存,環境造就了它堅韌的生命力。

有觀察家認為新界鄉議局最終可能像區域市政局一樣,逃不過殺局的命運!筆者認為,兩者的成立背景與成員組合皆不一樣,不可以相提並論,新界鄉議局不會被殺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有祠堂,因為只有新界才有祠堂,目前祠堂擁有的土地,僅次於政府。有祠堂就有族羣,新界的族譜、祠堂都是原居民生活最重要的文化載體,精神的依托之所。

無論是昔日的港英殖民地政府、現今的香港特區政府,可以說,對新界鄉議局是既愛且恨;一方面,它們有意的削弱新界鄉議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又絕對需要新界鄉議局的功能。新界鄉議局雖然沒有實權,但它是政府的法定諮詢機構,是政府採納民意的新界議會。

鄉議局自1923-1997年,不斷跟港英殖民地政府折衷,多次前往倫敦斡旋;到了八十年代,新界鄉議局是第一個支持回歸中國,當準備移交時,中英談判期間,新界鄉議局又開始與北京多次接觸,保持良好關係,溝通渠道。劉皇發貫注畢生心力,在《基本法》第40條加入《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得到特區政府保護》的條文,是核心價值,代表着跟中央政府(港澳辦、中聯辦)的溝通非常的重要。自此,回歸以後的新界鄉議局不僅繼續捍衛自己的土地和傳統權益,也成功轉型為一個愛國團體,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施政。

政府如何重視新界鄉議局

雖然社會認為新界鄉議局內部封閉,但是我們可以從三點看出政府是如何重視新界鄉議局。第一,一貫以來,每年民政事務局春茗,新界鄉議局的位置都是被安排在頭排。第二,行政、立法兩會,皆有新界鄉議局代表的席位。第三,政府多個委員會邀請新界鄉議局成員加入。

今天,國家正與香港做緊密的工程合作,直至今日新界的發展,仍然是潛力雄厚。第一,配合國家計劃,粵港澳緊密聯繫發展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羣建設)。第二,新界北、元朗、屯門的發展。第三,河套、禁區開發。基於這三大方向,新界鄉議局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在這些前提下,新界即將進入新的開放時代,筆者提出兩個問題︰第一,新界傳統文化如何保留並永續發展?第二,如何把新界禁區的開發,不落入城市發展的俗套?換句話說,對新界地域的開發,有什麼積極的意義?既保留鄉村的原貌,又具有現代化意義。根據以上兩點相配套的,就是新界的土地供應,因此新界鄉議局所面臨的新課題,是必須作出適應和革新。今天面對這些新形勢的挑戰,新界鄉議局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是值得重新思考的。

新界鄉議局是世界上少有的代議政制與血源共生的產物,是中國人以家為核心的典範。呈現原居民傳統文化,同姓聚居,以血源、親情為主,氏族關係為紐帶而成立的,新界鄉議局內的成員有部分是父子、父女、親屬等關係,這不就是典型中國大祠堂嗎?像我們呼吸一樣來得自然?它是西方的制度移植到東方,融合得最好之處。

日本管治台灣 徹底消滅國家認同

回顧香港新界與台灣殖民的歷史經驗僅有一處相似,那就是日本佔領台灣之初,發生過乙未戰爭;英國佔領新界之初,發生過六日戰爭。但是這些抗英抗日,保家衛土的戰爭,都被殖民政府企圖以低調的方式輕輕抹去。但是歷史是抹不掉的,它是人類生活的印記,我們的歷史,除了口耳相傳,還有文字的記載。如今隨着殖民者的遠去,過去的歷史又重新浮出枱面。英國與日本在管治殖民地的手腕,實行的策略卻是兩者截然不同方式。我們看新界擁有800-1,000年的歷史,除了曾被英國單一的統治了99年,其餘的歲月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百姓沿用中國傳統的制度,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而台灣只有300-400年的歷史,這期間除了被日本,還有被西班牙、荷蘭殖民過。姑勿論英國人基於什麽因素,不欲改變新界的現狀,而日本人卻想徹底消滅台灣人對祖國的認同;有關這一觀點,我提出五點來證明。

(一)日本人在掠奪台灣土地初期,若台灣人不願日本統治的,必須在兩年之內變賣田產返回中國。例如,著名的台灣板橋林家,由於不願被日本人統治,所以選擇移居廈門鼓浪嶼。

(二)實行國語家庭,也就是在家中講日語,可以得到多項的福利優惠。

(三)鼓勵台灣人改成日本姓名,例如,李登輝改為岩里政男。

(四)美其名送神明上天運動,實際上是把中國傳統信仰摧毀,將台灣的廟宇神明通通請來放火燒掉,推行日本神道教。

(五)禁止台灣人過中國的農曆新年。

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政策,就是要徹底剷除台灣本土的閩南文化,這與英國統治新界成了鮮明對比。幸好,蔣介石到台灣推行復興中華文化運動,提倡講國語,才把偏離的中華文化,又拉了回來。幸好,來自中原五湖四海的200萬軍公教大軍到了台灣,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元素,這樣台灣人民重回文化中國的懷抱。然而香港的新界位處中國邊陲,幸運的避開了歷史上的戰亂,又在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督卜力的安民告示》的保護傘下生活,每年按時序的巨輪,有序的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

燦爛的中華文化,優美的民間習俗有部分在香港、九龍找不到,在海峽兩岸也尋遍不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卻綻放在新界地域。未來如何承傳?如何激活下一代人在精神上回歸傳統文化?筆者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和新界鄉議局合作,加大敎育的力度。當下我們所面臨的是,當傳統農村社會進入工商業時代,年輕人如何調節自己人生價值觀?如果傳統文化遭瓦解,年輕人沒有國家民族認同感,容易產生空虛感。所以,應該加強中國傳統人倫價值觀念,有了精神上的依托,對穩定人心有幫助。筆者建議政府,在教科書方面多下功夫,增強年輕人的國家觀念,教育學生保家衛國是應有的社會責任。

廖書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