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山東街有一間身處兩幢東華學院大樓之間的廟宇,門廊寫上「大石古觀音廟」,又名「水月宮」。這是區內一座香火興盛的民間宗教場所,經歷了近百年,環境破舊。東華三院最近將全廟翻新,室內工程現已完成,農曆八月初一(9月10日)由道長開光。外部仍在修葺中,今年底才舉行正式典禮。
開發九龍遷廟
許多人對此廟宇可能不太熟悉,或覺得這是一座普通的觀音廟而已。然而追溯歷史,可知該廟在光緒十年(1884年)已經出現,位於一處土名叫「大石鼓」的地方,即今天窩打老道與亞皆老街交界中華電力公司總部大樓附近。昔日該處並無村落,卻是往來芒角村(今旺角)和九龍城必經之地。坊眾在此建立觀音廟,相信是為了保佑往來的人平安。
英國租借新界後,港府開始發展九龍半島北部。1922年興建英皇子道(今太子道)連接旺角和九龍城,並延長窩打老道和亞皆者街。位處發展區的大石鼓天后廟被迫讓路,1926年拆卸,港府撥出何文田一幅土地(今山東街)給廟宇重建,並補償6,000元作為遷建費用,不足之數由廣華醫院籌募。昔日的何文田村介乎加冕道(後併入彌敦道)、亞皆老街與染布房街之間,有別於今天的何文田地域。
廣華醫院於1911年在人口稠密的油蔴地落成,是九龍第一間醫院。籌建工作由東華醫院負責,創立初期經費拮据。1914年華民政務司要求油蔴地天后古廟值理把廟宇及其嘗產移交廣華,以資助醫院經費,但遭值理會反對,直至1928年廣華才正式接收該廟。有了先例,華民政務司要求水月宮值理將遷建後的廟宇交由廣華醫院管理。另外又建議廣華總理募捐重建因清拆福全鄉而要搬遷的洪聖廟,並接管該廟。自此九龍有三間廟宇的收入撥充廣華醫院使用,廣華在1931年與東華醫院和東華東院合組成東華三院。
遷建後的水月宮,規模與舊廟差不多,前面同樣建有圍牆,中央有一座三間四柱式門廊,但只開中門,左右兩門密封。其中一側置有廣華醫院當年總理顏成坤、李耀祥等12人於1927年所立的「重建大石鼓水月宮勸捐小引」碑,碑文描述該廟已歷百有餘年,「昨年(1926年)因政府開闢馬路,將廟搬遷。蒙政府在何文田火車橋附近另給地數千尺,俾廟貌重新。」碑上刻了眾多捐款善翁芳名,當中有廣華醫院總理,亦有不少區內著名商號,包括大觀酒樓和王悅興酒莊等。
水月宮現仍保留早年一批文物,包括銅鐘、神案、香爐和觀音銅扇等,上面刻有「光緒十年」字樣,由此推測該廟建於1884年。其中銅扇還刻上「芒角村同安社眾信女等仝敬送」,顯示芒角村的村民有份出資建廟。
廟宇設計特色
穿越門廊便見水月宮的正門,門額上款刻了「民國丁卯年穀旦」,即1927年建成,另有「甲午年重修」細字,可見1954年曾經重修。「水月觀音」是觀世音菩薩33化身之一,以水中之月比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廟門兩側對聯寫上:「觀空有在皆成幻、音到無聲始見真」,也呼應了這佛理。
廟宇為兩進三開間設計,中間的天井加了屋頂。正殿供奉觀音,神龕兩旁的對聯:「紫竹林中觀自在,紅蓮座上見如來」,亦富有佛教意味。左右陪神眾多,主要有包公、黃大仙和龍母等。左右偏殿過去曾用作公所和書院,如同許多民間廟宇一樣,水月宮也集宗教、議事和教育於一身。
廣華接管了水月宮後,坊眾參與地區事務的積極性開始下降。以往該廟每年慶祝觀音誕,僱用喃嘸先生舉行醮誕儀式,並上演神功戲。但廟宇收入撥交廣華後,已沒有餘錢再辦賀誕活動。公所亦甚少用作議事場所,後來改作佛殿,供奉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佛殿背後安放了眾多先人靈位,有如百姓祠。
隨着人口增長,新式學校相繼在社區出現,取代傳統書塾,附屬於水月宮的書院亦因此停辦。1953年,東華三院在水月宮兩旁興建新校舍,讓油蔴地天后廟的書院遷入,更名為九龍第一小學。1977年為紀念姚達之先生捐款而命名為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至1992年遷往天水圍。舊校其後拆卸,興建高聳的東華學院旺角校舍,繼續教育工作。
水月宮的書院停用後亦改作神殿,奉祀地藏王菩薩。另外設有關帝壇,旁邊擺放車元帥神牌。民間廟宇一向供奉眾多神靈,佛道會聚,水月宮正是其中一個例子。
廟宇門前有一塊空地,昔日可供善信聚集。自從不舉行盛大的觀音誕後,這塊空地亦無用武之地。戰後因應人口增加,港府在1950年代將該地闢作麥花臣遊樂場,供市民玩樂。後來民間興起觀音借庫活動,水月宮每年農曆正月廿六日都有大批善信到來,人龍要在麥花臣遊樂場排隊輪候入內。
水月宮經歷過兩次重修,破壞了原來一些特色,2010年獲古諮會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今次東華三院修葺該廟,將正殿與左右偏殿的門口打通,回復原來格局。殿內的木造神像全部保留,只粉飾外表。期間職員在儲物地方找到一座被埋沒多年的臥佛,此像體積不大,在香港較為罕見,現擺放於正殿下方供善信禮拜。
翻新後的水月宮,廟內加設燈光,比以前明亮。又不在天井懸掛塔香,減少香煙充斥。後殿原有兩塊被熏黑的民國丁卯年(1927年)牌匾,如今髹上新漆,重演光彩,並懸掛於前殿的屏門上,迎向入廟參拜的人。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