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22 2025 07:11: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理想是原動力

政府正諮詢把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讓經驗豐富且還身體健康的人繼續貢獻社會。但也有人的夢想是提早退休,要環遊世界,享受人生。如何保持自己的積極性,好好善用時間,都是每一個現代人都要所思考和計劃的事。
古時候人的壽命因為戰亂、飢荒、天災人禍頻仍,生命得不到保證,再加上醫學並不是太發達,所以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孔子的人生境界也只是說到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已說盡了,那時沒想到80、90歲又如何。
 
可是,現今醫學昌明,科技日新,許多人都活得很長,70歲以上的隨處可見,據估計20年後,男性的平均壽命是86歲,女性更逾90歲!人活得長久了可說是件好事,但活得不開心,活得不健康卻是一件壞事,要捱更長的日子才可以告別世界。
 

安樂死爭議不斷

 
前幾年,因跳彈床令下半身癱瘓的斌仔致信特首,提出要安樂死,事件引起社會的迴響,但很快便被人淡忘了,之後,斌仔亦因病辭世。不過,最近加拿大法院就接納了安樂死的法例,只要有不能忍受的痛苦便可要求安樂死。安樂死是個複雜的道德問題,一般國家都怕開了先例,有許多厭世的人會申請了結人生。但箇中涉及是否自願、是否合理、是否道德、是否合乎個人及公眾的意願等,相信還有一番爭議。
 
相對其他動物,人類的壽命是長得多的,如何去善用在世的八、九十年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一個是法定的退休年齡,香港政府正諮詢把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讓經驗豐富而且還身體健康的人繼續留任,貢獻社會。 
 

保持自己的積極性

 
但是,另外也有人的夢想是提早退休,要環遊世界,要享受人生。如何保持自己的積極性,好好善用時間,都是每一個現代人都要所思考和計劃的事。我有一個好友陳可勇博士,他曾是社工,且獲傑出社工獎,之後轉職文化機構,身居要職,推動中國文化,組織策劃許多青少年和成人的培訓課程。
 
三年前,他毅然放棄了香港的工作,回到國內的肇慶辦學。實踐他的理想和抱負,他不但用盡畢生積蓄籌辦立仁學校,而且與太太在肇慶長住下來,全心全意去提供優質的教育,特別是學生的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陳博士更親自擔任校長,每朝六點開始與學生晨跑,晚上九點才完結他一天的工作。他50多歲才辦學,是因為他有一個很大的心願,希望把好的教育帶到中國內地去。他很佩服虛雲大師,這位大德有一個宏願要建設超過100間廟宇,推廣佛教。這位老和尚在85歲才開始成功建造了第一間廟宇,到他120歲辭世時,共起了115座廟!可說是個奇蹟。虛雲大師是誰?乃近代「一身而繫五宗法脈」的禪宗大德。
 
人生的旅途當人人不同,有人厭世要安樂死,有人要實踐理想,不斷奮鬥!但一般人就在兩者之間選擇自己理想的人生吧!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