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蚊色變

蚊蟲之蚊字,古字是民字下面從雙虫,意謂「人皆得受其螫」之謂也。十年窗下捱蛟咬的文人雅士,雖被蚊虻咬個七葷八素,無奈之中,也不改浪漫的文人本性,癢中作樂, 詩詠龐多 。

入夏以來,香港登革熱(dengue fever)已多達十餘宗,形勢嚴峻,康文署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將疑為登革熱滋生之獅子山公園,封園一個月並加強滅蚊措施。回溯2005年乙未甫入夏,台灣中南部亦伊蚊肆虐,登革熱嚴峻,未屆中秋,本土病例已逼近18000宗,多個患者不治。入秋後,潮熱多雨,窪也積水難清,虐勢未戢。令台灣中南部民眾談蚊色變。

登革熱病媒蚊主要有兩種,其一為腳有白節斑蚊,喜棲息於屋內陰暗處之埃及斑(Aedes Segyti),它的吸血高峰期為早上9點和午後4、5點之間;另一種為通常棲息於屋外、胸有白線蚊之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兩者同屬伊蚊種。

初次被埃及斑蚊叮咬而染上登革熱者,會高燒不退、腹瀉、嘔吐甚至出血,起碼有三數日「痛不欲生」,如果不幸再「中鏢」一次,則性命垂危,幾無藥可救。蚊蟲之蚊字,古字是民字下面從雙虫,意謂「人皆得受其螫」之謂也;而伊蚊即古所稱腳有白節之豹腳蚊(Aedes)。宋蘇東坡就說:「風定軒窗飛豹腳,雨餘欄檻上蝸牛。」(〈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宋羅願《爾雅翼‧釋蠹三‧蚊》:「其生草中者,吻尤利,而足又有彩,吳興號為豹腳蚊子。」清錢謙聞蚊色變,他不敢忘記:「高郵湖水通平望,東有吳興豹腳蚊。」(〈露筋廟〉)同代沈紹姬則苦於「斗室何來豹腳蚊,殷如雷鼓聚如雲。」(〈蚊〉)同代的厲鶚更說:「豹腳猛于鷹,經綃圍夜玉。」(〈萍州曲和飽明府‧之八〉,自注:吳興多蚊,豹腳者尤毒。)

自古以來都有蚊患

蚊蟲之肆虐中土,是概始於混沌初開之時,源遠流長,令人不堪其擾,難怪古人服裝、和尚袍,都是包得密密實實的。大概只有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的達摩禪師,能藉着他湛深內力自體驅蚊,不擾清修。十年窗下捱蛟咬的文人雅士,雖被蚊虻咬個七葷八素,無奈之中,也不改浪漫的文人本性,癢中作樂,詩詠龐多。

套用句俗語說:「不怕拳頭打爆石,最怕蚊虻咬英雄。」蚊咬的滋味,實在癢得難受。豁達如莊子者,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的戰國時代,就抱怨「蚊虻噆(音簪)膚,則通昔不寐矣。」(《莊子‧天運》)蚊子,炎夏有,冬溫亦免不了,「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唐杜甫〈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歷代詩人既奈何不了蚊,唯有藉詩消恨:

  • 晉傅選有伐蚊之檄文一篇──〈蚊賦〉(有如唐韓愈在潮州寫就之〈祭鱷魚文〉),罵蚊蟆:「眾繁熾而無數,動群眾而成雷。肆慘毒于有生,餐膚以療飢。妨農力于南畝,廢女工于杼機。」
  • 唐孟郊〈斥蚊〉:「五月中夜息,饑蚊尚營營,但將膏血求,豈覺生命輕。頸已寧自愧,飲人以偷生,願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天幮,蚊帳也)
  • 唐吳融〈平望蚊蚊二十六韻〉:「天下有蚊子,竟夜噆人膚。平望有蚊子,白畫來相屠。……利嘴入人肉,微形紅且濡。振蓬亦不懼(趕也趕不走),至死貪膏腴。舟人敢停棹?陸者亦疾趨(避之惟恐不及)南北百餘里,畏之如虎貙。」
  • 唐劉禹鍚〈怒蚊謠〉:「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嘈然欻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聽者感。露花滴瀝月上天,利嘴迎人着不得。……」
  • 唐白居易〈蚊蟆〉:「巴徼炎毒早,三春蚊蟆生。咂膚拂不去,繞耳薨薨(轟轟)聲。斯物頗微細,中人初甚輕。有如膚受譖,久則瘡痏成。痏成無奈何,所要防其萌。么蟲何足道,潛喻儆人情。」(痏,粵音賄,瘢痕)又〈臼口阻風十日〉:「魚蝦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煙癢滿身。」──另一首〈首夏〉:「林靜蚊未生,池靜蛙未嗚,景長天氣好,竟日和且清(沒蚊的日子真好)。」
  • 南唐楊鸞〈即事〉:「白日蒼蠅爾飯盤,夜聞蚊子又成團。每到夜深人靜後,定來頭上咬楊鸞。」
  • 宋梅堯臣〈聚蚊〉:「貴人居大第,鮫絹圍枕蓆。嗟爾(蚊)于其中,寧誇嘴如戟(蚊雖有嘴如戟之利,但咬得到這些有錢人家嗎)。忽哉傍窮困,曾未哀瞿瘠。利吻競相侵,飲血自求益(欺負窮人嘛)。……薨薨(轟轟聲)勿久持,會有東方白。」
  • 宋秦觀〈冬蚊〉:「蚤躉蜂虻罪一倫,未如蚊子重堪嗔。萬枝黃落風如射,猶自傳呼欲噬人。」
  • 宋范仲淹〈詠蚊〉:「飽去櫻桃重,飢如柳絮輕,但知求旦暮,休要問前程。」
  • 南宋趙蕃〈晚作〉:「古屋黃昏蝙蝠飛,爾飛幹我意何為。但愁蚊子同生翼,飽爾亦當侵我肌。」
  • 明文徵明〈黃鶯兒〉:「名賤且身輕,遇炎涼,起愛憎,尖尖小口如鋒刀。叮能痛人,叮能癢人。嬌聲夜擺迷魂陣,好無情,偷精吮血,猶自假惺惺。」
  • 清葉誠〈譙蚊詩〉:「穿衣巧刺繡,中庸警卓睢。深入石飲羽(如漢名將李廣般射箭入石叮人),潛侵劍切泥。三伏(小暑、立秋之間,濕熱高溫)涼夜好,清風吹滿懷。時方愛露生,鳴鏑一聲來(蚊叫),誤憤自批頰,悵望空徘徊(打不到蚊子,懊惱不已)。」

談蚊色變二之一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