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唔搭馬嘴」是廣東人常說的一句俗語,意思指人答非所問,或兩不相合,互相矛盾。我從來沒有懷疑這句話的合理性。但最近讀書,卻發覺近似說法有不同的表述。例如俞平伯《論秦可卿之死》提到《紅樓夢》第13回說:「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悶,都有些疑心。」有些版本是「都有些傷心」,俞不同意,說:「若說『有些傷心』,不但文理不貫,且下文說『莫不悲號痛哭』,而此曰『有些傷心』,豈非驢唇不對馬嘴?」
又啟功的好友鮑文清寫《啟功雜憶》,其中《園丁》一節,指當時舉辦的一些春聯徵集活動:「有的應徵者不懂寫對子的基本規律,上聯寫七字,下聯寫成九字,有的典故用得驢唇不對馬嘴。」
我想,俞鮑二君皆為北方人,隨便表達一些看法,都寫作「驢唇不對馬嘴」,這是他們慣熟的表達方式。
我因此在網上查找兩句話的例句,得出以下資料:
一、「驢唇不對馬嘴」見於:
(1)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19:「驢唇馬嘴誇我解問,十轉五轉饒你從朝。」
(2)明‧董說《西遊補》第5回:「倘或一時問及,『驢頭不對馬嘴』,就要弄出本色來了。」
(3)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一段話,說了個亂糟糟,驢唇不對馬嘴。」
(4)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陳正公聽了這些話,『驢頭不對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二、「牛頭不對馬嘴」見於: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1卷:「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驢唇不對馬嘴」較「牛頭唔搭馬嘴」正確
細碎的表述如「驢頭」不是「驢唇」、或「不對」後來轉化為「唔搭」這個方言等不去計較了,總之從這個結構的詞語出現的時序,應是「驢唇不對馬嘴」為先(見於宋朝),後來才衍化為「牛頭不對馬嘴」。
但從邏輯推理來看,也應是「驢唇不對馬嘴」比較正確。驢和馬,拿來比較是正常不過,因為兩種動物外表都很近似。成語中有「非驢非馬」,用來說事物的不倫不類,都是這兩種動物對舉。從身體的部分來說,「唇」「嘴」對比,也很正常。但「驢唇」始終是「驢唇」,不能移植於「馬嘴」之上,所以兩種事物當中加了「不對」,就說明當中的不當之處。
當然你可以說牛和馬都是常拿來對比的動物,例如常用的「風馬牛不相及」,已可上溯至春秋時代了。但要注意的是,「風」在這裏作動詞用,意思是指「走失」。馬和牛是不同種類的動物,根本不會因放牧者走失了,令兩種動物彼此吸引而交配。這裏牛和馬只是隨便舉兩種動物,沒有深層內容的比較。何況「牛頭」和「馬嘴」概念差天共地,更沒有拿來對比的噱頭。
所以從詞語起源來說、從詞義表述來說、從概念引申來說,都應是「驢唇不對馬嘴」較好。日後寫文章,再寫成「牛頭唔搭馬嘴」,真要提防被人取笑你「驢唇不對馬嘴」啊!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