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香港再工業化契機

大灣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再工業化帶來的平衡發展,一定對香港和下一代有利。

過往從事經濟金融,看到香港服務業於本世紀初與製造業此消彼長逾GDP九成,心中不無憂慮。金融與各服務業為衍生需要,支持其生存的,是工業實業。若香港工業皆在外,剛開始或跨境相融時,影響不大,短期甚至增加本地需求,但隨當地服務業進步,企業自然會開始擇優而用,屆時過度依賴服務業的本地經濟,或受衝擊。

灣區概念始於九十年代

「大灣區」概念可說始於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吳家瑋,其早在1990年就提出以「香港灣區」帶動珠三角發展,惜當時香港興趣不大,錯過作為龍頭的機會。該想法後獲深圳支持,成為「港深灣區」。

十多年後,廣東省政府部門和北京大學牽頭研究提出「灣區發展規劃」,至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寫入中央政府工作報告,發改委與粵港澳政府更於同年7月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指出香港須鞏固提升金融、航運、貿易三大範疇,及推動創科發展,亦提及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先進製造業基地將設於廣東省,區域各城市則要「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似暗示香港在區內不會擔當最主要角色,深圳或更形重要。

今天的深圳,通過高速公路與高鐵網絡,連結區內香港、澳門、廣州、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等城市,成為相當具規模的城市群,GDP總量和人口,分別超過1.3萬億美元和6,600萬人,人均GDP達2萬美元,是繼美國紐約都會區和舊金山灣區,以及日本東京都市圈後,世界第四大灣區。

創科產業積弱

灣區內城市實際上已有初步定位分工,包括深圳是科技創新、民企總部基地;廣州為嶺南文化和華南重工中心;東莞是全球IT製造業重地;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等。至於香港的金融、航運與貿易,並非區內唯一,除了深圳,還有上海和國際的競爭。以航運為例,貨櫃碼頭我們已從世界第一跌至第五,第七位廣州明年也將超越,還有珠三角新建或在建的潛在對手。

創科研發的道路上,深圳透過有效政策讓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2010年起已引進逾萬名海外人才,2016年進一步制訂措施,計劃5年內籌集不少於一萬套房屋,並補貼租金供人才居住。

反觀香港,長期放任不干預難免令創科產業積弱。上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公布全球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跌出十大,在「未來準備」的排名則跌至第24。

去年年中,24名在港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函國家主席習近平促請中央支援,獲主席回信承諾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財政部和科技部遂表示以擇優方式支持香港科研機構,前者批出2,200萬元人民幣予香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後者將多方面協助香港研究機構獲國家資助。

科研創新向來是重要國策,國家如此積極回應,香港若能把握機會,努力推展創科、開拓市場,將是推動本地經濟再工業化、解決產業單一的契機。有關部門宜與各製造業業界仔細商討長遠所需政策和資源配套,包括如何支持傳統工業升級轉型、引導高端製造業回歸,以及銜接院校研究和市場的產業化機制等具體措施,以逐步調整產業結構,並與業界共同面對解決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如人才和租金等,幫助香港工業界重新啟航,走得更快更前。

發揮協同精神

曾聽說有高科技公司希望落戶香港,卻因政策未能支持而改道其他地方的故事,希望灣區各城市可以互惠互補,以合作夥伴的協同精神,共同留住企業以灣區為基地,且在業務和其他社經要素尤其是人才方面,能像在世界其他灣區一樣,無障礙流動。

整個灣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自身經濟再工業化後的平衡發展,一定有利香港及我們下一代。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