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後不久,西方傳教士來到這個小島,有些隨即轉往內地工作,有些在港建立教會(Church)和教堂(church),傳教之餘向民眾提供所需服務。經歷百多年,香港教堂數目有增無減,當中不少一直與社會同步成長,見證時代變遷,成為區內地標甚至香港的文化遺產,為城市增添多姿多采的景觀。
教堂是信眾聚會的場所,亦是與上帝(天主)溝通的神聖空間。每個年代的教堂因應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而設計,以藝術手法或明示或暗示加入宗教意念,有部分更因「本土化」而加入中式設計。
我喜愛遊走香港各區,每區總有一些歷史悠久或別具特色的建築物值得觀賞,當中包括不同派別的教堂。大部分教堂是開放的,容許市民入內靜思或祈禱。但若要了解有關教堂的歷史背景和建築特色,可接觸的資料就不多了。坊間所見的主要是講述某間教堂的堂史,缺乏一本全面介紹本地教堂的書。為此我嘗試踏出這一步,將自己十多年來對教堂的觀察和研究心得寫下來,與讀者分享,希望拋磚引玉,引發更多人注意教堂,從而增添欣賞趣味。
介紹香港教堂為主題的新書
得到中華書局願意出版,我用了一年多時間筆耕,《神聖與禮儀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一書終於面世,趕及在書展期間推出。這應是第一本以香港教堂為主題的書,所介紹的建築物涵蓋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包括羅馬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這並非針對教徒而寫的心靈書籍,而是着墨於傳教歷史和建築特色,反映它們在不同年代的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相信非教徒亦感興趣。
香港的教堂數量很多,要在一本書涵蓋所有並不可能。與其蜻蜓點水逐間介紹,不如將重點放在年代較久又具建築特色的教堂,透過它們講述香港的教會歷史、宗教裝飾和節日禮儀。書中提及的宗教建築有近百間之多,不少已獲評級甚至成為法定古蹟,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尤以天主教和聖公會佔多數。
香港天主教會和聖公會的教堂分為座堂(cathedral)、聖堂(church)和小堂(chapel)三種。座堂設有主教座位(cathedra),負責管理一個教區。座堂和聖堂均對外開放,有神父或牧師常駐。小堂附屬於修會、學校、醫院或墳場,只給有關機構的教友入內崇拜,沒有神職人員常駐。
聖公會屬新教一支,但有許多方面與天主教相似,例如教堂設計、裝飾和禮儀等,可觀性較高。其他新教教會不設主教職位,多以長老、監督或主席為最高領袖,教堂設計以平實見稱,不重花巧裝飾,不立聖像。有些新教教會早已在港扎根,例如倫敦傳道會、中華基督教會、浸信會、崇真會、禮賢會、信義宗、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等,它們的建築物在此書也有提及。
面對土地價格日益上漲,近年有不少教堂已拆卸重建了。曾是灣仔大佛口地標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1936年),以紅磚築砌,十分矚目,但在1990年代拆卸,教會與發展商合作興建了一幢23層的商業大廈。相距不遠的天主教聖母聖衣堂(1950年),在2001年亦與發展商合作重建成42層高的住宅大廈「匯星壹號」,只有地下兩層留給教會使用。
禮頓道的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1950年),屹立銅鑼灣超過半世紀,在2010年拆卸,建成24層高的大樓,外貌與周邊商廈無大分別。灣仔皇后大道東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1965年)亦於2014年底拆卸,原來的石砌建築已變成摩天大廈,失去往日特色。
2017年市區有三間教堂相繼消失,首先是長康街的北角衛理堂(1962年),狹長而高聳的立面有巨大的十字架,遠遠已可望見,如今已不存在。跑馬地雲地利道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先導紀念堂(1939年),雖被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但逃不過拆卸命運。被古蹟辦專家建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堅尼地道佑寧堂(1955年),在2017年底拆卸,將興建22層高的住宅大廈。
位於赤柱村道對上的瑪利諾神父會院(1935年),混合中西設計,被專家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但一直未獲古諮會確認。該院在2016年10月易手,現今前景未卜。這是一座罕有的中式教會建築,當局宜及早與業權人商討如何保育,好讓它繼續屹立赤柱山頭。
屯門馬禮遜樓原是抗日名將蔡廷鍇的別墅(1936年),1946至1949年曾用作達德學院校址,1952年由倫敦傳道會購入,其後交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管理。2004年政府單方面宣布馬禮遜樓為法定古蹟,但教會未有打算活化和開放,現時與旁邊的女生宿舍及一批50年代興建的石屋長期空置,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
歷史悠久又具建築特色的教會建築,已成為香港的重要文物,應得到珍惜重視。如何保育使它們留存下來,見證教會發展並向外展示,值得大家深思。我並非教會中人,但一直關注香港的歷史建築,撰寫此書目的是希望引發大家對教堂的興趣,認識本地教堂歷史及設計理念。
此書有幸邀得四位建築界和宗教界學者撰寫序言,包括龍炳頤教授、李浩然教授、夏其龍神父和林社鈴執事。另外亦要感謝黃棣才博士,他花了很長時間用電腦繪畫了兩張教堂立體彩圖,為本書生色不少。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