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幼稚園的集體回憶,你最記得什麼?是每月一次的生日會,是茶點時間必吃的瑪利餅,還是五音不全的兒歌?不論你曾經搬小板凳擠在天台上,執起短得無可再短的鉛筆,學寫自己的名字,還是在名校幼稚園從唱遊學習中成長,幼稚園都是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叫人念茲在茲。
教大趁書展推出香港第一本幼兒教育史《再做一次幼稚園生》,亦為香港教育博物館第一本著作。書中涵蓋香港幼兒教育歷史上多個讓人回味的「第一」,包括香港文獻上第一間幼稚園、香港第一位教大畢業的幼稚園男校長等,記述香港幼兒教育的百年沿革與變遷。
全港第一間幼稚園
全世界首間幼稚園在1837年成立,幼稚園之父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將學校名為kindergarten, 即是兒童(kinder)的花園(garten),主張從遊戲中學習,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香港第一間幼稚園足足晚了57年,竟然還跟這個初衷背道而馳?
1894年的教育報告提及,巴色會在西營盤成立了一間教導窮困中國兒童的幼稚園,是香港第一間有記載的幼稚園。當時幼稚園只提供類似工業式教育,如有系統的手眼訓練。至1911年,英華女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等名校都陸續開辦幼稚園,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幼稚園教育才回歸「正途」。「早年能夠入讀幼稚園的是兩個極端:要不很富有,入讀幼稚園名校;要不很窮,或者有機會入讀慈善團體的幼稚園,或者等待接受小學教育。」本身是教大副校長(學術)的主編李子建教授道。
香港早期的幼稚園校舍無處不在,無奇不有,有些建在祠堂旁的,甚至有些因修路原因,要在貨櫃裏上課。1953年聖誕節石硤尾大火,燒毀幾千戶,數萬人無家可歸。政府安排七層徙置大廈給災民居住,出現香港獨有的天台學校。「香港從來沒有強制兒童讀幼稚園,但中國傳統觀念認為讀書寫字很重要,不讀幼稚園會吃虧,即使再窮困的家庭,也要努力掙錢讓孩子上學。」
第一個生日會 茶點時間樂趣多
「幼稚園的茶點時間讓我最印象深刻。」李子建教授說。本以為茶點時間是用來安撫孩子,事實上是孩子的生理需求。香港教育博物館館長張樹娣解釋:「按身體與食物重量比例來說,大象吃得少過老鼠。嬰兒每隔兩至三小時就要喝奶。幼稚園學生上課三小時,他們的小肚皮跟小老鼠一樣容易餓,因此有茶點時間。」香甜可口的瑪利餅幼兒特別愛吃,是貫穿幾代人的幼稚園回憶。有時學校不安排茶點,學生就要自備小食盒,把平日喜歡吃的零食,帶回學校跟同學分享。
現在孩子要辦生日會非常容易,想吃蛋糕隨處可買。往日孩子想吃蛋糕,會期待幼稚園每月一次的生日會,即使是簡單的奶油蛋糕和紅雞蛋,已經讓孩子十分滿足,張樹娣是其中一位。「把牛油軟化,加些糖,塗在蛋糕上,這是奶油蛋糕。若用啫喱糖漿寫上『生日快樂』,插上蠟燭,便是生日蛋糕了。」時下蛋糕花款多變,亦反映社會衣食豐富,時代進步。
識第一個字 唱第一首歌
以前幼稚園學A for apple,現在學A for astronaut,然而即使在1955年也有識字筆試,幼稚園學生從不輕鬆。張樹娣女士在1955年《華僑日報》找到政府重新編訂幼稚園課程指引的報道。指引要求幼稚園學生兩年內認識100個字。
五十年代的教科書《中華幼稚識字課本》,封面有生果、老虎,符合孩子口味,十分盞鬼有趣。配合政府要求學生認識100個字的指引,全書四冊共180個字詞。當時教科書以男性塑形為主,例如「肉」字,就有男士展示肌肉的插畫,亦能側面反映重男輕女的時代。
兒歌人人都唱過,有些經典到長大後才發現歌詞跟音樂全部走調,唱過中文版的Mary had a little lamb,更是不言而喻。「Mary had a little lamb當時沒有中文歌詞,老師帶著大家唱瑪莉有隻小綿羊,完全不在調上。因當時沒有教材,也沒有人去做歌譜,直到陸趙鈞鴻女士重新編寫歌詞,把英文歌詞本地化。」張樹娣女士回憶道。幼稚園教育從無到有,許多細節靠有心人逐點落實,才有今時今日的面貌。
第一位男幼師
曾幾何時,我們認為老師是女性的職業,因幼稚園老師多為全女班,直到小學看見男老師,才打破這個印象。其實遠在1958年政府記錄已經有男幼師,但時至今日,幼師依然以女性為主。2016年,男幼師只有271人,女幼師卻有13,659人,男幼師只佔全部幼師的2%。保良局呂陳慧貞幼稚園曾志雄校長,是教大第一位幼兒教育學位的男畢業生。他記得當初在教院(教大前身)上課時,自己是「萬綠叢中一點紅」,身邊全是女同學;到幼稚園工作後,也在女教師群中「一枝獨秀」。
多年來,幼師的稱呼也有改變。五十年代的女幼師穿長衫旗袍,學生稱她們為「先生」。現在「先生」成為尊稱,例如已故文學家楊絳女士,普遍亦會尊稱她為「先生」。不管稱呼如何改變,唯尊師重道乃恆久不變之道。
人生第一張成績表
求學不是求分數,五十年代已經做到。當時的成績表不是計分數,而是記錄學生過去學期做了多少件事。1954年九龍塘學校幼稚園的成績單,記錄學生唱過多少首歌、玩過多少個遊戲、認識多少個日常字、識別多少種瓜菜等,可說是一張清單,沒有成績高低之分。
八十年代才起用ABCD等級評核學生的操行、成績、健康各方面。近年,成績表設計更為卡通,用學習成長紀錄或學習進度表來評估幼童在學期間的表現和改變,家長孩子都看得開心,沒有追成績的壓力。
承傳過去 期待未來
《再做一次幼稚園生》緣起教大香港教育博物館展覽──「香港幼兒教育今昔」。展覽深入淺出,展示許多不為人知的珍貴文獻、相片和歷史素材,當中包含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因展館場地所限,很多珍品及圖片不能一一於展館內陳列。例如深水埗幼稚園1933年營運至1978年結業,見證香港私營幼稚園的蓬勃時代,亦反映香港幼兒教育的變遷,這所學校更曾獲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題字,為幼稚園歷史上的神來之筆。
「既然是集體回憶,為何不跟大家分享呢?」館長張樹娣笑言自己「意猶未盡」,遂攜李子建教授和圖書館館長鄭保瑛博士將這段關於幼稚園的歷史故事輯錄成書。李子建教授感謝過去幼兒工作者的貢獻。「我們將這本書獻給歷來幼兒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老師、校長、專家學者等,對過去香港教育累積下來的成果,功不可沒。我們希望拋磚引玉,讓將來的學者續寫下去。」李子建教授強調《再做一次幼稚園生》不走學術路線,反而如小時候看圖書一樣,「圖多字少」,希望作品面向大眾。
《再做一次幼稚園生》於今年的書展跟大家見面。書展期間八折出售,首200位購書讀者可獲贈懷舊鐵筆盒一個。在中華書局攤位更設迷你展覽,歡迎市民來尋找自己的幼稚園回憶。教大作者團隊將於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來臨書展現場,與讀者大談幼稚園趣事和編書軼事。本書所有收益將用作香港教育博物館(教博)營運開支,以及「教博之友」舉辦教育活動之經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