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學習要死背硬記別無坦途

其實死背硬記表面上是很負面的動詞,有沒有想過,中文由於有其字音和句子結構的特點,背誦起來有其聲情效果。

現在的學生很害怕文言文,有文言文出現的考核點(如文言閱讀理解)都會視之為死亡之卷,有的甚至害怕到放棄考DSE,改為放洋留學。

文言閱讀理解既沒有取消跡象,現在更加入了12篇文言範文,可見文言文在中文科卷中的比重漸增,中文科被視為難考的程度又加大了。

不少教學單位包括正規學校、補習社,甚至大學的教育研究部門,都設計教材或教學活動,希望以「攻陷」死亡之卷為目標,替死亡之卷「除名」。

加強重視文言教學的方法和提高其成效,目標正確。但中國文字有其特性,尤其文言文有不同於語體文的另一種語法表述,不理解其結構特點,而希望用出奇制勝的教學法或教學活動去改良什麼,基本上也有其難處。

文言文的文法特點

簡單地說,文言文異於語體文的文法特點,有以下情況:

一、一字多音。如《魚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惡也。」(按:例子都在12篇新增範文中找,以證即使讀這12篇也有難處。)這裏「惡」讀憎惡的惡(wu3),和惡人的惡不同音。

二、一詞多義。如《出師表》中的兩句:「諮臣以當世之事」和「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前一句的「當」字解正當;後一句的「當」字解應當,兩詞意義不同。

三、單音詞。文言文多單音詞,如《論仁》「不可以久處約」,處是「處身」,約是「簡約」,語體文都是雙音或多音詞,和文言文不同。

四、詞類活用。如《六國論》「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這裏「事」不是名詞的「事情」,而是動詞的「事奉」。

五、多用假借字。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奉」和「捧」意同。「奉」是「捧」的假借字。

六、句子多省略的成分。如《始得西山宴遊記》「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兩句之間省略了主語「我們」。

七、多倒裝句法。如《庖丁解牛》「技經肯綮之未嘗」,應解作「技經肯綮未嘗之」,相當於語體文的「不會切割技經肯綮」。

這裏只列出幾個條例,一篇文言文中的相近似「機關」,可謂觸目皆是,已不要說還有十多二十個常用文言虛詞,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用法。

文言文這樣難讀,課程或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在某一環節或事例中挖空心思,想出些吸引學習的方法,很容易會發覺掛一漏萬,教學難題會層出不窮。

有什麼正確的讀法能幫助解決困難?我想還是像我們幾十年前讀文言文時那樣子死背硬記最有成效。以前還有很多篇範文的年代,中文老師都是拿着教本,逐字逐句講解。明白了基本字詞的意義,進一步明白了整篇的主題和寫作技巧,接着來的往往就是背默的環節。背默有全課背,也有節選背,要看究竟有多少值得把內容置入腦中。難嗎?有背誦經驗的,都應知很難。但「觀千劍而識器」,很多時語文基礎就是在這點日積月累的工夫下建立起來的。

死背硬記 或成享受

上文所列的文言語法特點,那個年代的中文老師又怎樣條分縷析和你申論?現在的學生怕文言文,就是閱讀的材料不多,而且有些被驕縱了,以為死背硬記是落伍的學習方法;有些以牟利為目的的補習機構,也把學習材料包裝成必殺天書,妄圖用最便捷和最有效的假象吸引「顧客」,由是一些見識不深的學童,以為這些學習有其殺着或捷徑。

其實死背硬記表面上是很負面的動詞,有沒有想過,中文由於有其字音和句子結構的特點,背誦起來有其聲情效果,特別是抒情文字能做到聲入心通;議論文句因其排偶特點而形成一種語言氣勢,具有很強烈的說服力量。這些都很大程度減低了死背硬記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尤有甚者會覺得死背硬記會帶來一種樂趣;能深入文章的內容和情感世界,死背硬記甚或會成為一種享受。

說這些境界,現在的學生或者不能意會,因為學習中文愈來愈變得功利。平日沒有指定的考材,要學生花心思在某一環節(如文言閱讀理解)的考核,本來就很說不通。現在為了補偏救弊,勉強加入12篇範文,但原來只佔考試分數的6至7分,要學生特別重視也很困難。

解救之道,一是完全放棄文言學習,中文只講應用,不講文化的積累和語文內涵古雅了──就正如讀英文運用(Use of English),只講語法,不講文學素養──學習的成效是基本粗通講讀寫聽,不深究文字水平和學識修養的高低。

當然作為一個願意了解和接觸深厚中國文化的學子,或提升學生的文化認同,最基本是學習中國文化固有的精華成分,採取逃避的方法應是不合時勢所趨。要學生不怕中文(特別是文言),甚至能駕馭中文,不能不把學習成分提升,像過去舊課程學生還有基本的語文修養或文化常識。有什麼能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機會?「考試要考」就是了。要學生了解文言,要讀多些,要考多些,而且明文寫在課程綱要中,不要再像現在般,要考但不用讀、不用教,令教學過程變得很含糊,令教學目標也變得很含糊。

鄭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