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和發明並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必然的,而是人類為求生存,在努力不懈的情況下,在偶然間必然出現,所以發明出現的原動力,就是人類求存。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大量發明改善了我們生活,很多發明都已經習以為常,以為是理所當然。其實很多發明都是前人經驗的累積所得,而在新發明未出現前,從無到有,那種摸索是非常艱辛而漫長的。
現在,我們看見一些地方仍用糞肥耕作,以為落後。「區田糞種」是商朝伊尹發明,有了施肥概念,自此農作生產產量才得以提升,在當時可稱為十分先進。同時可想而知,商朝以前的人生活,比想像中還要艱辛。古時,一個社會之所以成為一個社會,多人聚集在一起,必然有利益因素。在科學甚不發達的時代,人類面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危機非常多,人群之中就有人想到應付危機的方法,從而形成領導與追隨者的關係。這便是《管子‧心術上》所說「德者得也」,中國古代由這種個人能力演變成為權力,而這種權力亦只保留在照顧社會的層面上。
古代的「氣」內含什麼?
中國上古時代社會,有創新發明的人便被人民追隨為領袖,亦就是所謂「聖人」,而聖人作為領袖,具有權力,帶領社會生活,亦形成了「德」的「權力社會責任」文化,以及「一」的社會和諧文化。亦同時由這創新發明思維,重新再理解古代所謂「氣」到底含義是什麼?
人類社會便是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農業革命出現後,古代雖然仍未建立發展出現代科學的基礎,但明白到務農必須要倚靠大自然,同時亦明白到生存要靠自己。憑觀察而整理出一套「陰陽調和」的大自然觀,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發展成一套完整的和諧理論。同時,了解到思考是如此重要,早已對思考加以理解及詳細分析,並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思考理論,可稱為「沖氣」。
古人一早覺察到天地之間,存在着某些東西,看不見摸不着更不知是什麼,人必須從五官吸入這些東西,才能活命,而且不止是人,萬物也賴此而生活,於是就稱這些東西是「氣」。這些東西像「米」一樣,是一種養分,又只能以「气」用幾條流線作意會來表達其存在,便有了這「氣」字。
這「氣」並非只是現時我們所理解的空氣這般簡單,當時亦沒有現時的科學分析,所以古時「氣」觀念是包含很多方面的。古時人認為人有五官,各必有其功能,這些賴以維生的「氣」從五官吸入,用現代知識來回看古代,可以理解其實「氣」除了空氣之外,還包括食物中的營養、外間各種從感官得來的訊息、體內的身體反應訊息、血液以外的其他生理物質如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等。
古人雖然並沒有用科學分析去建立「氣」的科學定義,只有從大自然觀察中,理解大自然的存在及萬物的存在,是維持着一個平衡或和諧狀態而使然,「氣」就是貫通天地萬物周流的物質,因而建立一套「陰陽調和」的和諧理論,作為思考、養生、社會生存、生態平衡、萬物繁衍的理論基礎,認為大自然萬事萬物的存在就是經常保持着一個平衡狀態。這個平衡狀態便是「一」,亦就是《道德經》39章所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這平衡狀態亦即是和諧。中國古代的人就用這「一」的和諧思想,體現不執着、人體健康、社會和諧、大自然和諧,以使天地萬物共存。用於人體養生,便發展出一套中醫藥原理。
經過「沖氣」思考轉為創意
當了解到古代「氣」字有不同字義,看古書時,在不同語境中,便可知「氣」在其中是何所指,從而可以明白文理。卻因為近代科學昌明,有了空氣的概念,竟又把「氣」字的字義含糊過來。在未有西方科學知識前,古人是十分清楚。
《管子‧內業》說「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民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己」,其中所謂「民氣」,便是養活人民的訊息,即是「以人為本」的經濟生機,這些訊息是從觀察環境而來,所以存在於天地之間,無處不在,且是可以不斷得到啟發而來,所以是無窮盡。
上述《管子‧內業》前段文字的意思是這樣。「凡物之精」,每一事物都有一些內涵。「此則為生」,而按有用的原則去領略這些內涵,便可以啟發創意,有創新發明。「下生五穀」,從環境中觀察萬事萬物,便啟發發現「五穀」可作維生之用。「上為列星」,從觀天中便啟發出天象的認識。「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大自然中萬事萬物的訊息「氣」就存在於天地之間,是非人力所為的。「藏於胸中,謂之聖人」,只有極具智慧的領袖人物,就能夠吸收這些「氣」,藏於「胸」中,經過「沖氣」過程轉化為創意,造福人群。
中國古代用作思考的運作工具和空間,稱為「心」。即是俗語所謂腦海,但其運作空間是局限的,其局限程度,是會影響視覺和聽覺的意識接收能力。《道德經》16章說的「致虛極,守靜篤」,實際意思是說盡量讓腦海騰出最多空間,讓這些「氣」進入,再讓腦海慢慢靜下來,期以出現新思維。所謂「沖氣」,便是思考過程開始時,先讓「氣」走入及充滿這腦海運作空間,所以,若這運作空間愈小,可容納的「氣」便愈少了。
現在進入了電腦年代,用電腦CPU運算來比擬,會更方便明白。腦海空間相當RAM,意識已建立的訊息是邏輯訊息,儲存在硬磁碟裏,思考運作時,便把邏輯訊息,從硬磁碟中提取,暫存於RAM中,作檢查分析,這時的運算是邏輯運算。若然RAM容量小,運作便會慢,若然RAM中有很多垃圾資料佔據空間,騰出運算的RAM容量便會更小,運算速度會更慢,更有可能會死機。「致虛極」便是把RAM中所有垃圾都除去的意思。
人腦「沖氣」思考的功能比電腦運作更優勝一籌。人感官吸收的訊息,包括意識所感知及未感知的訊息,同樣儲存在硬磁碟裏,當人腦海「致虛極」時,這些「氣」,包括意識所感知及未感知的訊息,同時會走入腦海的RAM中,這時的運作並非邏輯運算,因為這些訊息並沒有邏輯關係。而這時腦海實際的工作,是整合把這些沒有邏輯關係的訊息建立一種關係,讓意識意會,建立新意識。
將訊息慢慢沉澱
這些原本沒有邏輯關係的訊息雜亂無章,像一杯濁水一樣,而透過「靜」,雜亂無章的訊息便會慢慢沉澱,正如《道德經》15章說,「濁以靜之徐清」,漸漸這杯水便會注清起來,然後《道德經》15章再說「安以動之徐生」,一幅新圖象便會慢慢地呈現出來,這便是廣東人所講的「心水清」了,而整個要求「靜」的過程,便是「守靜篤」。
其實這一套思考方法,在《管子》中記載更加詳細,稱為「心術」,從雜亂無章的訊息中建立一種「理」來,便就是創意,便就是創新發明,便是《管子‧內業》說的「藏於胸中,謂之聖人」。
「氣」可以稱為「下意識訊息」,現代術語最接近的可說是「靈感」二字。現代雖然有「下意識」的認識,但是並沒有「下意識訊息」的概念,更加沒有儲存「下意識訊息」的概念了。不過,這種「前邏輯思考」的實際機理,甚至腦部思考實際上是如何運作,現時仍是一個迷。當然,這種「前邏輯思考」能力並非只限於政治領袖才有,是人人都有。
這種「前邏輯思考」能力,在古代便稱為「聖」,具有這種能力的領袖便是「聖人」。能夠把「氣」演化成新思維便是《管子‧君臣上》所說「合而聽之則聖」。《管子‧戒》說「靜無定生,聖也,仁從中出,義從外作」,就是說透過「靜」的過程,從而得到解決民生問題的方法,造福社會。而《道德經》81章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便具體說明聖人運用這種創富思考能力,觀察大環境小環境創造生機,建立良好營生環境,讓人民自己生財,自食其力。
時代雖變,但是人類整體生存的訴求應該不變。古代天然的大環境無常之變是不可抗力,人類仍然可以憑着智慧及創意應變而生存下來,現代社會所面對大環境無常之變只是人為的,人類更應該容易用智慧及創意來面對,這便是新思維的重要。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