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內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已正式成為繼一帶一路後中國重要的發展規劃。早在去年 ,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已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時隔一年,大灣區發展規劃快將要出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先進的經濟體系領先其他珠三角城市。香港在大灣區將擔任什麼角色?如何發揮本身優勢,以迎接挑戰和把握機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兩本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專著,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策略與香港未來》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概覧2017》。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出台在即,城大出版社亦趁新書發布,特別舉行了一場有關大灣區與香港未來發展的公開講座。
施永青勉青年 把握現在放眼未來
是次講座,城大出版社邀請了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先生就「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與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李芝蘭教授先來一場精彩對談。施永青表示,中原集團早在中央提出大灣區概念前,已進入內地發展,而「內地發展對我個推動力比香港還大,逼我要不斷進步」。由於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令地產代理行業迅速發展,現在房地產中介服務和經營模式都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三者結合在一起。施永青認為,「其他行業我不知道,但房地產中介行業的科技水平,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和歐洲。」最後,施永青更呼籲香港人不要錯失到大灣區發展的機會。
施永青勉勵年輕人,要關懷自己人生和將來,了解香港的定位和自己的處境,並要對自己的將來有所期盼,這樣才會去找尋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方舟:內地經濟成果 港澳可共享
論壇共邀請了四位講者,對大灣區將來的發展,從各方面作出精闢分析,並提供寶貴意見,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博士主編的《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策略與香港未來》,詳細探討了整體合作、產業合作、交通、經濟和生活圈等合作平台。講座中,方舟以「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背景與未來路向」為題發表講話,他指出,香港面對深層次矛盾,加上「國家過去幾年力主發展城市群,使珠三角這個傳統經濟中心在過去幾年的國家經濟布局中,地位相對下降,尤其是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列出三個重要區域空間規劃,分別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使粵港澳地區似乎在整個國家規劃中失去了原有地位,對廣東來說也大大加深了其危機感。」
大灣區要推動什麽?方舟說有三方面,首先是要成為金融、科技等全球領導角色,其次是創造共同家園和工作空間,最後是重要的經濟設施共享。
同時,在《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策略與香港未來》一書中,方舟也指出,大灣區解決了廣東在國家戰略規劃中被邊緣化的危機,而大灣區實際是國家對港澳的重大支持,「國家希望通過大灣區發展,讓港澳居民能夠享受內地經濟發展的成果。尤其在經濟結構和生活空間上得到擴展,從而紓緩港澳內部面臨的尖銳矛盾。」
唐傑籲地區合作 摒棄不當競爭
另一位講者是深圳市前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唐傑,他以「空間經濟學視角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題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要走向世界級的引領性灣區,必須轉變觀念,各城市不能單打獨鬥,要摒棄地區城市間的不當競爭,轉向統籌協調、分工合作成提升整體效率。
城大管理科學學系客座副教授王緝憲博士在題為「大灣區作為區域合作平台的銜接作用」的演講中指出,雖然大灣區實際規劃內容仍未公布,但要考量如何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新平台,建立一個更有效率的平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經濟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張玉閣談到「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都市的三大建議」時,指出要將大灣區發展成一個東方大都市圈,因為大灣區同時擁有世界其餘三大灣區──包括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的特點,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是不能清晰劃分的。
要深入了解大灣區9+2十一個城市,可以參考城市大學出版社的另一本專著,由陳華康(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概覧編纂委員會)主編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概覧2017》。書中對十一個城市都有詳盡介紹,分為「灣區綜述」、「灣區城市群發展」、「區域合作」和「創新驅動」四部分,記述灣區整體政策措施、各區社會及經濟發展概況,同時收錄了9+2城市群的年度大小活動及事件,並附以官方統計數據,是目前有關大灣區最全面的一本資料文獻的參考工具書。
至於方舟博士《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策略與香港未來》一書,不僅全面記載大灣區11個城市的發展情況,更對香港如何藉着在金融、創新科技、制度、專業人才、文化、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優勢,通過港珠澳大橋、高鐵網絡、香港人工口岸島、河套區創科產業平台等基建設施,促進各城市的產業合作,抓住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使香港成為一帶一路的樞紐。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