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習.養成

學生的成長不是靠正規的科目、靠考試的鞭策,可以達到的。而目前我們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恰恰就是把全部學生的學習,通通寄望於正規課程、科目、考試。

上周提到「教育2.1」的倡議,認為教育的目標應該在於「人的素質」,又把人的素質分為學養、素養、價值。根據倡議文件的原文,摘錄一下:

充實的學識:在兩文三語的基礎上,既需要廣博的知識,又能夠深度掌握一門知識;足以駕馭日新月異科技的知識與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與興趣;尊重事實,相信理性,懂得分析與歸納;對社會、國家、世界的地理、經濟、歷史、文化的充分認識;健康知識、體育常識、基本的音樂與美術能力。

掌握充實的學識,才能處事有充分的理性根據。

全面的素養:持續的運動習慣,讓音樂、美術或其他藝術進入生活;具有慎思明辨、勇於創新、探究不捨等思想素質;具有堅韌願拚、謙卑自信、自理自律等性格品質;具有終身學習、善於自省、不斷進取、勝敗不屈等精神;具有團隊合作、求同存異、善於聆聽、善於溝通、跨越文化等處世要素;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候,勇於承擔、善於領導。

有了全面的素養,才能立足社會、貢獻社會、領導社會、改變社會。

書本知識 止於考試

健康的價值:誠信、責任感、承擔精神;關愛、尊重他人、兼容並包等基本價值觀;維護公義、尊重法治、追求和平等基本原則;對自然界具有熱愛、欣賞與保護的思想與習慣;對社會具有貢獻社會的熱忱、勇氣與使命感;對國家有清晰的國民身份認同、珍惜本民族的文化淵源;對世界則關心世界與國際事態的演化。

具備健康的價值,是創建美好的未來及有意義的生活的必要條件。

上述的各個方面,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辦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方面,學習的過程是不一樣的。下面就比較詳細討論一下。

學養,也就是平常說的「知識與技能」,一般認為是從正規課程裏面學的。或者,不察的話,會認為是書本上學的。當然,現在的世界,很多知識都是從媒體上得來的。其實,即使是正規課程裏面的知識,也不是完全從「書本上」學得到的。

或者說,從書本學到的,就是書本的知識。假如說我們要求的,就是書本上的知識;我們考的,就是書本上的知識;那麼,考試考得好、分數高,就算是學到了。舉個例子,英文。我們很多學生學了很多年的英文,15年吧,考試也考得好,我們會說,「這個人的英文成績很好」,但是我們不會馬上說「這個人的英文很好」。因為大家都知道,英文考試成績好,並不等於這個人的英文就是好的。

在香港、在中國內地、在世界各地,作為外語的英文,學了很多年,考試也考得非常好,但是不會應用;一句英文都講不出來的,比比皆是。因為他們學了書本上的「英文」,但是沒有學過「用英文」。

數學,學生根據教師的例題,學會了解題;甚至經過很多的操練,能夠解答許多難題,考試成績就一定很高;但是真正應用起來,需要的也許是一些簡單的數學工具,但是很需要靈活的應用,就未必能夠應付。本欄也報道過,內地很重視奧數獎項,報考一些名校若沒有獎項,就休想被錄取。但是有研究發現,許多奧數的高手對數學沒有興趣,甚至憎恨數學。他們學了解題,但是學了數學嗎?

曾經聽過港大同事陳龍生介紹他如何教地質最基本的──石頭。以往,開始一定是很枯燥的石頭分類,非要死記硬背不可;他採取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在野外實地接觸石頭,並且讓他們去研究和認識每一塊石頭的淵源──來源、組成、形成、分布、功能……因此,每一塊石頭都活起來了。這就遠遠超過了書本上的知識。

迷信科目 放棄實質

現在時髦的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學。許多人,甚至是很有成就的科學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中、小學的「科目」上面。也許因為他們自己過去就是在這些「科目」裏面長大的,因此認為中、小學裏面的理、化、生的元素多增加一點,學生的STEM素養就會高一點。

他們往往忘記了,他們之中,不少人在中學時期的理、化、生,成績並不一定很精采。他們也許沒有注意到,理、化、生成績高的學生,不一定成為出色的科學家。只不過,按照目前的體制,沒有理、化、生的好成績,就過不了STEM學術學習的門檻。會不會因為我們只看考試成績,而忽略了許多本來是科技的可造之才?

很記得,筆者在聖保羅書院教數學時,一名中二學生拿着書來要我教他學微積分。我寫信給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同班同學蕭文強。蕭說:「要是他真的對數學有興趣,不如讓他多看一點與數學有關的其他東西,才知道數學的廣泛意義,才能欣賞數學的奧妙。微積分,反正將來要學,早點學並沒有增加什麼。」真是智慧之言,至今不忘。

以上說的只是「學養」裏面的「硬知識」。「素養」,有關待人接物、人生態度、人的品質,美國人稱為「soft skills」就更加不是在書本上可以學到的。那是因為這些素養的元素,往往不是分析性地可以拆件分塊學習的,而是在現實的生活中,總體地、不經意地學習的。這些素養元素的學習,要靠經歷,或曰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

上周提到,香港的學校(所謂本地學校),傳統上就有很多課外活動。外國的朋友來訪問香港的學校,很多都嘆為觀止。課外活動,其實是最有效的學習,但是學的主要不是知識,而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例如禮貌、規矩、對待不同意見、對待利益衝突、對待成功、對待失敗,以及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決策、應急、組織、領導、解難、創意。這些不可能靠一個課程,或靠考試來達到的。

體驗學習 潛移默化

前述人的素質的第三方面──價值觀──就不是書本,也不是簡單的體驗可以學到的。舉個例子:幼稚園是學習禮貌、習慣、規矩的主要階段。其實,很多孩子的禮貌、習慣、規矩,都是在家庭養成的。家庭的薰陶、教師的榜樣、學校的文化,都是孩子潛移默化學習的過程,也是價值觀養成的主要過程。

小學,現在許多學校都有STEM(因為有政府撥款)活動,頗為普及和活躍,但是種一種植物、養一隻動物,其實裏面隱含着對自然界的情感與愛護;造一個機器人,其實也隱含着人機關係的基本考慮。

中學,有些學校,注意了成績,但是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由於成績的競爭而勾心鬥角。有些學校着意評比,刻意貶低成績低下的學生;有些學校在校際、國際比賽拿了很多獎,不知不覺便沉迷在競賽之中,為得獎而得獎。

以上只是聊舉數例。旨在說明,學生的成長不是靠正規的科目、靠考試的鞭策,可以達到的。而目前我們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恰恰就是把全部學生的學習,通通寄望於正規課程、科目、考試。學校的資源、學生的時間,都應該更多地放在正規課程以外、科目以外、考試以外。

非提不可:新世代,學生的學習,很大部分還在媒體裏發生。對於這,我們的了解很少、很少。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