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形勢突變,兩韓首腦會議乃至北韓美國峰會定在四、五月舉行,最近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願意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由金正恩推動的外交攻勢,一下子使美日韓三方的外交關係由美國主導,變為相互競爭和牽制,這應該是近年罕見的國際外交戰略奇迹。
與金正恩會面的南韓特使其後訪華並獲習近平接見,顯示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俄羅斯日前藉俄朝政府間的合作機制,派遠東發展部部長率團往平壤訪問,似乎醞釀與北韓的經貿合作新舉措。或許在金正恩的外交攻勢下,中俄均在籌謀爭取支持北韓,藉這個機會之窗來調整東北亞的戰略部署。
特朗普與美國政府當前的政治與經貿政策重心是對付中國,而不是推翻北韓政權,與北韓便可以有一定的合作空間。美國從強硬變為談判,未必會取消制裁北韓,卻使南韓、日本乃至中、俄都突然間多了許多空間來各自取態和與北韓合作或談判。其中,南韓回歸金大中的和解之路,俄羅斯積極與北韓作貿易、經濟合作,日本則進退維谷。
中國的取捨卻可能大費周章:怎樣在剛跟從美國制裁北韓之後,重新與平壤合作呢?北韓對中國已有戒心,要重新建立互信不易,特別是北韓會有俄羅斯的援助。不過,中美的矛盾關係已然確立,中國不可能再奢望與美國合作。於是,中國便需要認真地定出與美抗衡的戰略與對策,東北亞會是重要戰場,也牽連台灣,對北韓乃至對日本的政策可能便要全面檢討。
中國應重整戰略
北韓擁有核武器是事實,美國也經常在南韓部署核武器,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實際上是壓制北韓,保持美國駐軍,掌控東北亞的現狀。在二十一世紀開始,中俄拉攏南韓,應該不是為了維護美國在東北亞的政治軍事勢力,而是希望分割南韓與日本的關係,也趁南韓金大中陽光政策來壓迫美國在韓的駐軍。美國的反應是弄垮金大中、盧武鉉代表的陽光政策,扶助保守勢力上台,美國把原來的協議推翻,用武力壓迫北韓,並誘使中俄接受美國挾持聯合國對北韓加強制裁。中俄對北韓政策在這期間存有太多幻想,過於與美國妥協,也害怕北韓自主地發展出核武和導彈。
中俄對北韓,相信有近於當年蘇聯對中國。這便給美國有機可乘,把朝鮮半島的局勢,在金正恩奮力頑抗之下,推至戰爭的邊緣。猶幸北韓趕及在2018年初完成核武與導彈的研發與裝置,從而可改依中國故智,轉而尋求談判解決。去年年尾,聯合國副秘書長訪問北韓,俄羅斯議會代表團訪平壤,都帶出北韓願意重回談判桌的訊息。北韓的部署顯然是早有預謀,不是與特朗普互罵衝突之後的屈服。
中國屈服美國挾持聯合國對北韓制裁,已失去了北韓的信任,此所以說中國代價沉重。在擁核之後,北韓不會與中國為仇,而是願意擴大經貿關係以保本國的發展。特朗普與金正恩會面會否實現,會面後會否妥協撤除制裁,都在未知之數。但無論結果如何,中國都應重整戰略與政策,並放在全局之內。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