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狀況

去年底,廣州市文木文化遺產技術服務中心非遺數字化項目負責人羅敏猷小姐到本校探訪,蒐集本校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的資料。本人月初前往順德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時,順道到廣州進行拜訪,以了解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狀況。
去年底,廣州市文木文化遺產技術服務中心,非遺數字化項目負責人羅敏猷小姐到本校探訪,蒐集本校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的資料。本人於月初前往順德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時,順道到廣州進行拜訪,以了解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狀況。
 
廣州文木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業文化遺產資源整合服務機構,「歲月沉澱,文化乃成遺產;時代變遷,遺產因文木而變!」,其網頁清楚說明其命名的緣由:「文木,典出《廣東新語》,寓意好木頭。文木色彩深沉,質地細密,既體現文化遺產內涵深厚,也寓意細分領域的深耕細作。」公司創辦人朱鋼博士曾任職於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國內最早從事非遺研究的專業人員,曾參與不少申報非遺的項目,對申報非遺的步驟有充分掌握。
 

內地非遺申報競爭激烈

 
隨着國家級非遺名錄體系的不斷完善,國務院對非遺申報的要求愈來愈高,申報四級制(區縣級名錄、市級名錄、省級名錄及國家級名錄)過程複雜,手續繁複,令不少申報者卻步。朱鋼博士後來自立門戶,開辦廣州市文木文化遺產技術服務中心,提供遺產申報、區域文化規劃、旅遊規劃諮詢、文化活動策劃、非遺資料獲取與製作、全媒體出版等服務;近年更開始進行文化遺產特色禮品開發與銷售,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申報四級制(區縣級名錄、市級名錄、省級名錄及國家級名錄)的過程複雜。(作者提供)
申報四級制(區縣級名錄、市級名錄、省級名錄及國家級名錄)的過程複雜。(作者提供)
 
內地非遺申報競爭激烈,由區縣級拾級而上,往往要待三、四年後方可榮登國家級,要更上一層樓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級非遺項目,更需在芸芸國家級名錄中脫穎而出,獲文化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若沒有識途老馬在旁指導引領,就更遙遙無期。因此,廣州文木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在此形勢下應運而生,多年來成功申報國家級項目40項及15位國家級承傳人。此外,該公司更為七位國家級承傳人(據筆者的認知,其中最少兩人現在已經離世)進行了口述歷史的訪談記錄,製作了七套光盤,成功保存了不少重要文化資料。
 

四大項目皆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港澳地區得天獨厚,非遺申請一步到位,可直接申報國家級名錄,不用像內地項目般拾級而上,因此香港並未有像廣州文木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這類企業出現。國內早年的非遺申報,主要是由學術機構負責,情況就像香港文化博物館在2006年委託了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編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工作一樣。當時香港尚未建立一套全面的申報及評選機制,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申報的四個項目: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皆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國家文化部進行審批對此曾好像有點猶豫。至新增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和古琴藝術才開始涵蓋「表演藝術」和「傳統手工藝」等類別。
 
文木成功申報的項目。(文木提供的簡報)
文木成功申報的項目。(文木提供的簡報)
 
承傳人口述歷史數碼化記錄。(文木提供的簡報)
承傳人口述歷史數碼化記錄。(文木提供的簡報)
 
民政事務局在 2008年7月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任了多名本地學者、專業人士、社區和政府代表為委員,就第一次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方法,向政府提供意見,並督導普查工作。發展至今,委員會的職權範圍進一步擴大,除監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外,還包括就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編製及更新、揀選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以及就政府提出其他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事宜提供意見。筆者為最新一屆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成員之一,希望可憑多年來在本港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方面的經驗,為當局提供有用的意見。
 
口述歷史光盤。(作者提供)
口述歷史光盤。(作者提供)
 

朱劍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