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都有多條鄉村舉行太平清醮,踏入狗年,率先打醮的是蒲苔島(政府寫作蒲台島)居民。該島偏處香港最南一角,不少香港人從未踏足,更未參觀過島上的節慶,「文化葫蘆」為此在打醮期間舉辦導賞團,活動發布一天即告爆滿,結果要多加兩場。我應邀擔任這三團的導賞工作,與參加者一同感受島上的打醮氣氛。
蒲苔島是一個由花崗岩形成的島嶼,土壤貧瘠,沒有農田,樹木和溪流也不多。島上亦缺乏廣闊平地,居民主要住在大灣沿岸高處。他們為水上人,過去以捕魚為生,但隨着漁業衰落,加上島上缺水缺電,許多村民已搬到外面生活,另覓工作,大多數住在香港仔,方便在假日坐船回來。1950年代島上曾有500名居民,如今不到10人長住島上。
大灣一端是碼頭,另一端是廟角的天后古廟。島民視天后為保護神,廟宇建於岩壁上,俯瞰船隻出入的水道,是漁民出海和歸航必經之處。該廟保留了一座鑄於道光十五年(1835)的銅鐘,可知該廟始於該年或之前。其後經歷多次修葺重建,今天所見的是2007年重修後的樣貌。廟宇前方有一小島(墨洲)作為屏障,在颱風來臨的日子也不會受到正面吹襲。
大型祭祀活動
蒲苔島有兩大熱鬧節日,一是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誕,另外就是三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此時村民紛紛回來參神,藉此機會聚首一堂。這兩個節日都有神功戲演出,但兩個戲棚位置不同。天后誕的戲棚搭在天后古廟對出的海邊岩石上,由450根長短不一的杉木和2,500根竹枝支撐交疊而成,仿如懸空的舞台,有點像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形勢險要。
每屆太平清醮固定在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舉行,為期三日四夜。這是一項大型的祭祀活動,除了演戲,還聘請道士進行各項法事,包括酬神、祈福、啟榜、行朝、拜懺和施幽等,祈求陰安陽樂,國泰民安。打醮的醮棚設在大灣一河溪之旁,大部分打醮活動都在這個空間內進行。
由於大灣可供使用的空地有限,因此醮棚只能搭建一座,中央是戲台,左右兩邊有經棚和神棚,大士棚和廚棚則搭在竹棚門外兩旁。每到吃飯時間,醮棚又變作飯堂,擺放桌椅供應齋菜給村民享用。
打醮舉行之前,村民從天后古廟請出神明,放在用傳統木椅改裝而成的神輿上,由四名未婚「花仔」抬行。他們不走近岸小路,而是按傳統穿過一條荒僻的山路往大灣。抵達沙灘後,他們又不走小徑,而是沿沙灘邊而行。最後將神像送至醮棚內的神棚,給大眾上香供奉。神棚內放置了天后像和一個不知名的神像,還有從蒲苔群島各島嶼請來的大王爺(土地神),一同參與醮會和觀賞神功戲。
蒲苔島人口不多,又不像新界宗族般有祖嘗收入,故此集資籌辦一次節慶活動並不容易。今年該島適逢打醮年,辦完醮會後又隨即籌辦天后誕,花費龐大。但村民勝在齊心合力,把傳統節慶一代一代辦下去。蒲苔島值理會曾建議將太平清醮改為五年一屆,當他們將心中想法向天后問杯時,卻不獲答應,故現今仍維持三年一屆。
相對於新界大型鄉村的太平清醮,蒲苔島的打醮規模較小,緣首(值理會成員)只穿便服,前來恭賀的外面人士不多,反而專程由香港仔到來觀戲的人不少。但喃嘸師傅所做的科儀與一般三日四夜的打醮無大分別,而且還多了兩項其他鄉村少見的活動,就是「過關」和祭水幽。
「過關」是水上人的習俗,許多島民參與,喃嘸師傅唸完一番說話後,他們便魚貫穿過一幅像門的布簾,如是者共穿越五次,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祈求跨過各個難關,人口健康平安。另外,值理會成員亦會聯同喃嘸師傅乘船出海,一面誦經超度,一面化寶灑飯,以慰葬身海上的亡靈。
古代石刻與奇岩怪石
蒲苔島表面是花崗岩,而花崗岩節理多,易受海風海水侵蝕,以致島上遍布奇岩怪石,獲旅行人士冠以不同名稱。著名的有佛手崖、昂龜石、僧人石、仙桃石、魚頭石、棺材石,以及天后古廟旁的海螺石等。
島上還有一處古代石刻,過去漁民稱之為「鬼字石」。1960年代,一名學者根據漁民指示尋找,在人跡罕至的南氹灣發現兩塊石刻圖案,它們刻在垂直的大石平面上,離海面約5米高,相信是給經過的船隻看到。
由於長時間受到風蝕,石上的刻紋圖案已不大清楚,但仍可看見左邊的大石有一組抽象圖案,有人覺得似是動物;右邊的大石則有螺旋紋,可惜中間的石層表面大幅剝落,未能一窺全貌。
螺旋紋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可能源於人們模仿自然界的現象(如水的旋渦、龍卷風和螺殼),以表達大自然的奧秘。蒲苔島居民主要是漁民,他們最渴望風平浪靜,這些螺旋刻紋可能比喻雲、雷等大自然力量,作用或與鎮撫怒海、護佑航海人士有關。1982年當局在石刻對出地方興築平台,並建石級連接高處的小徑,方便遊人走近細看。
香港現今發現了八處類似的石刻,都是刻於垂直岩壁上,絕大部分面臨大海,相信是由漁民刻鑿,與宗教信仰有關。位處東部海域的石刻有蒲苔島、港島大浪灣、東龍島、龍蝦灣和滘西洲,在西部海域的石刻有大嶼山石壁和長洲,中部只有黃竹坑一處。這些石刻圖案多是幾何形,亦有人物或鳥獸造型,部分近似青銅器時代的器皿紋飾,因此考古學家推斷這是3,000年前先民所刻,現今都已成為法定古蹟。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