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香港女生在寺內女廁死亡,令這座位於台北萬華區,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寺院,一夜之間成為輿論焦點。
說起龍山寺,我倒是頗為熟悉。我們一家每次來台北旅遊,都住在位於板橋區的馥都飯店,離龍山寺相當近。住在此處有三個因素,一是板橋、二是萬華、三就是龍山寺。這三個地點都很有特色,處處流露着台北的舊日時光。
先說板橋
板橋的歷史比台北城還要早,遠在17世紀以前已是平埔族人的聚居地。在康熙年間,大批福建漳州人來此落地生根,修築了水圳和橋梁,在肥沃的土地上進行耕種。那時候處處都是木頭橋,故此板橋的原名是枋橋,意思是架在溪水之上的木橋頭。
板橋最為著名的歷史景點就是林家花園,由來自福建的林氏兄弟於1847年所建。這裏不只是台灣最完整的仿蘇州式園林古蹟,也是台灣最早首富的大宅院。我們的酒店就在林家花園附近,但不知爲何至今我還沒有去過。
再説萬華
說起萬華,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如果說起電影《艋舺》,大家也許有些印象,艋舺就是萬華區的前稱。康熙年間,不少福建泉州人渡海來此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載着農產品和漢人交易,由於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發言為Banka,漢人乃音譯為艋舺。
到了日據時期(1920年),日本人將艋舺改名為萬華,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在先民披荊斬棘,胼手胝足的開發下,使萬華發展成為與台南安平、彰化鹿港並列清代台灣三大城市之一,享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
萬華市場是台北很有歷史和名氣的菜市場,各類食物一概俱全,琳琅滿目。這裏是台北老區,也能夠近距離的觀察和感受當地人的生活面貌和氣息。
民以食為天,呼喚着我每次都能早起往龍山寺的,還有那一碗無比鮮美的鱸魚湯。這家早點鋪就在萬華市場外的一條小巷子,那年冬天清晨,我叫了一碗熱騰騰的鱸魚湯,混合著薑味的魚湯香味四溢,魚肉鮮美,進入肚子,通體舒泰,實在是人生至高享受。
青草巷與藥籤
萬華市場附近還有一條狹小的青草巷,毗鄰着龍山寺。相比巷子外頭的喧鬧,此處顯得難得的靜謐。早期艋舺如此繁榮,吸引了許多人來此謀生。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若付不起錢看病,到龍山寺祈求藥籤就變成了另一選擇,而求得的藥籤則到青草巷的藥店抓藥服用。
這裏涉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此取得的藥籤,連「望聞問切」都跳過,一步到位,療效如何呢?
中國民間智慧向以靈活變通著稱,在此也不例外。這些中草藥房的執業者大都具有中草藥民俗療法的經驗,若是藥籤和症狀不符,或從大方向來提醒病者症狀和藥籤不相配,或請對方擇日再次求籤。
故此,真正的處方是以藥籤為基礎,求籤者與藥房老闆共同協商而成。可以說,藥籤是人、神與社會共創的文化腳本,寺廟和藥店的關係是互相補充/彌補,療效愈好,香火愈旺,對於藥店的水平提高也有很大作用。
當然,背後有神明庇佑,倒也省了很多醫療紛爭。醫患關係一直是中醫史研究的熱點,台灣的藥籤文化,令醫生和患者之間多了一個變數,很值得探討。
現在的青草巷已無往日繁榮,藥籤文化亦早已式微,但還有好幾間傳統青草店仍在經營,四知是其中一家,傳承至今已是第三代。爲何取名「四知」呢?所指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與北京同仁堂的「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一北一南,意蘊頗爲雷同。
歷經風雨,見慣世面的龍山寺
有人猝死於寺院,加上靈異話題,容易讓人感到不安。其實寺廟在中國歷史上,不但是弘法場所,也扮演多重角色,例如唐代的寺院就有類似銀行的功能。建於1739年的龍山寺也不例外,這裏不但是宗教場所,也是泉州三邑人的軍政大本營,處理收稅、團練、巡更、賑災和義倉等公共事務,更親歷了多次血腥械鬥。
自19世紀始,龍山寺就發生過多起武裝械鬥。由於利益糾紛,來自福建的同安人與三邑人時有衝突,在咸豐三年(1853年),兩族人分別以龍山寺和保安宮作爲大本營,長期械鬥,傷亡慘重。三邑人曾將械鬥期間罹難者的血衣,埋在龍山寺周圍的樹蘭花腳下。
電影《艋舺》中最爲慘烈的一幕,就是敵對幫派往寺廟刺殺廟口老大,血雨腥風,夾雜着背叛和仇恨,一切都在寺廟中進行着。
對於生死,龍山寺早已見過大世面了。
龍山寺的建築材料和工匠
關於中國寺院建築風格的資料相當豐富,但是有關建築材料和工匠來源的,也許不多。内地學者孫勝輝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博士論文《台灣佛教建築空間布局與佛教思想發展演變研究》記載了台灣不同時期佛寺的建築風格和内容,其中有關建築材料和工匠的資料,頗爲有趣,值得一記。
台灣向來給我的印象是資源豐富,盛產木材,那麽建築材料肯定是「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但是根據孫勝輝的研究,台灣早期寺廟的建材和工匠極少來自本地,大多數是來自大陸(由清朝到日治時期)。
這是因爲當時的民生基建相當簡陋,山林中又有瘴疫和漢番衝突,故此當地的材料既少又價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建築材料和工匠等,均由大陸輸入。遠在鄭成功時期,其物質軍需已多靠福建沿海一帶補給,後來清朝佔領台灣後,大多數物質依然需從福建運來。
根據記錄,來自福州的杉木和石材,即使加了海運費和關稅,仍較在台購買便宜。台灣建材之昂貴,連清朝官員也備感吃力,康熙年間的台灣知府周元文有如此敍述:
台郡僻在海外,百物不產,一切木料以及釘鐵、油、麻、風帆、棕、絲等項盡須遠辦於福州,紆迴重洋,腳價浩繁;又有遭風飄失之虞。即採買之各料概系零星搭運來台,一物不到,不能興工;及至到齊,不可以日月計算。其在台採買樟料,則苦於鋸匠稀少,不能卒辦;且入山逼近野番,最慮生釁。而山多鳥道,先需肩運出山,方可車運至廠,亦必經月而後至。今以十五船之樟料,實屬萬難。
由於海運成本過高,加上商船的承載能力有限,故此台灣早期寺廟建築的規模和空間布局,均比內地為小。
除了杉木、磚、石等建材多來自大陸外,工匠也是從大陸來台,王益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負責建造的艋胛龍山寺,成為匠界模仿的對象。當時的文獻如此記載:
所用土木工人,俱泉州聘來,個個老練,石匠木工所雕花鳥人物,皆有可觀。諸工人具有獻身精神,非僅為利起見。若比較本島工資金則省卻半數以上。
說完了龍山寺附近的情況,下文讓我們進入寺院,感受一下箇中氛圍。
龍山寺 2-1
延伸閱讀:〈台北的舊日痕跡──萬華區內龍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