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兒早逝 自我觀照 千山獨行 堅定自信

他一身豪華金黃袍服,腰繫紅綢,雙手舒服的擱在椅子扶手,右手持「權杖」。此乃四分之三全身像,畫家稍側着面面對觀者,擺出帝王之姿,氣勢攝人。頭微微下垂,雙眼在暗影中閃着精光,覲見來朝的觀者。

承接上文:〈光影善惡 人性複雜 寬容接受 啟發深思〉

今天跟大家回顧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簡稱Rembrandt,也有譯作林布蘭,圖1)一生,介紹他不同人生階段的自畫像。

(圖1)《自畫像》,倫勃朗,1658 (時52歲),帆布油畫,高133.7cm,寬103.8cm,紐約弗里克收藏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Frick Collection, NYC.
(圖1)《自畫像》,倫勃朗,1658 (時52歲),帆布油畫,高133.7cm,寬103.8cm,紐約弗里克收藏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Frick Collection, NYC.

全才畫家 自畫能手

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多專攻一類畫種[1],倫勃朗是罕有的全才,各種題材都駕馭自如,雖以單人肖像畫與群像畫出名,其風景畫、歷史宗教故事畫、與寓意畫皆非常出色,偶畫風俗畫,也有大量動物素描。至今獲確認的傳世油畫逾300幅、素描1000多幅、版畫300多幅,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版畫大師。

16歲開始習畫,22歲始不斷創作自畫像,現存油畫自畫像約40多幅,是知名畫家中傳世自畫像最多的一位。數量多,質素也極佳。究其原因,早期應為臨摹自己各種情緒反應,供日後創作參考。也可能是嘗試新技法,甚或以自畫像作招徠,向金主展示自己的畫技特色。

倫勃朗亦鼓勵學生臨摹其自畫像,既供練習,也可賣錢。成名後他的自畫像亦確實有價有市,英皇查理一世與科西摩麥迪奇(Cosimo de’ Medici)都收藏了他的自畫像。對藝術家本人來說,自畫像也許是一種自我觀照、自我審思,探詢畫家在歷史與社會上的角色,是一個理解自己的過程。

(圖2)畫家自畫像,倫勃朗,1628(時22歲),木板油畫,高22.6cm,寬18.7cm,荷蘭國家博物館。Self Portrait with Dishevelled hair, Rembrandt, Rijksmuseum.
(圖2)畫家自畫像,倫勃朗,1628(時22歲),木板油畫,高22.6cm,寬18.7cm,荷蘭國家博物館。Self Portrait with Dishevelled hair, Rembrandt, Rijksmuseum.
心路歷程 風格流變

追蹤這些自畫像,看到倫勃朗從一個皮膚緊緻、眼睛閃着亮光的年輕人,慢慢成熟老去,最後幻化成一張神態哀傷、滿面皺紋的臉。一次一次的回眸,像一片片窗,向大家展示畫家的心路歷程,藝術風格的流變。

倫勃朗1606年於荷蘭大學城萊頓(Leiden)出生,1669年在阿姆斯特丹逝世,享年63歲。時歐洲畫家多喜遊學意大利,唯跟荷蘭黃金時代其他兩位大師──哈爾斯(Frans Hals)與維梅爾(Vermeer)一樣,倫勃朗一生未曾踏足國外[2]

時值荷蘭經濟上升,倫勃朗家道小康,從少受正規教育,習拉丁文。14歲進入萊頓大學,16歲決從事藝術,拜師習畫。很快在萊頓小有名氣,自己設館授徒。

年少成名 富豪裝扮

22歲初即作了好幾幅自畫像。天生用右手的畫家自畫像,通常把鏡子放在自己左側照着描畫,畫面左方就是畫家的左臉。從其早期自畫像(圖2、3)已可看到日後的主要風格,用色偏好,與對光影的着迷。22歲時(圖2)奇怪的把雙眼都藏在陰影裏,着意描繪一頭濃密的捲髮,畫家的紅髮可是出了名的。23歲(圖3)始差不多所有自畫像都以鼻樑為界,左臉光,右臉暗。只看到一只眼睛,反讓人有想走近一點看清楚的渴望。年輕畫家眼神帶一點好奇,亦帶一點保留,側身觀察着這個大千世界。

 (圖3)《畫家穿着金屬護喉自畫像》,倫勃朗,1629(時23歲),木板油畫,高38.2cm,寬31cm,紐倫堡日耳曼國家博物館。Self Portrait with Gorget, Rembrandt, Germanisches National Museum, Nuremberg.  
(圖3)《畫家穿着金屬護喉自畫像》,倫勃朗,1629(時23歲),木板油畫,高38.2cm,寬31cm,紐倫堡日耳曼國家博物館。Self Portrait with Gorget, Rembrandt, Germanisches National Museum, Nuremberg.

1631年倫勃朗25歲,夾萊頓名氣遷往商城阿姆斯特丹,短時期即成當地最富盛名,最受歡迎的畫家,肖像畫與宗教歷史畫皆邀約不絕。《戴蕾絲領子的自畫像》(圖4)[3]即製於此時。畫中倫勃朗罕有的身穿黑衣,頸飾名貴純白蕾絲領子,頭戴闊邊氈帽,帽飾金帶,把自己描繪成一派時髦的富家公子模樣。是畫家希望跟他的金主打成一片?還是希望給自己製造一個成功形象?

(圖4)《戴蕾絲領子和黑帽的自畫像》,倫勃朗,1632(時26歲),木板油畫,高21.8cm,寬16.3cm,私人收藏。Self Portrait wearing a ruff and black hat, Rembrandt, Private Collection.
(圖4)《戴蕾絲領子和黑帽的自畫像》,倫勃朗,1632(時26歲),木板油畫,高21.8cm,寬16.3cm,私人收藏。Self Portrait wearing a ruff and black hat, Rembrandt, Private Collection.

鶼鰈情深 妻模夫摹

落戶阿姆斯特丹三年,倫勃朗於1634年與莎絲琪雅(Saskia)成家立室。夫人家境富裕,帶來大筆嫁妝。夫妻倆非常恩愛,倫勃朗畫了多幅以夫人為模特兒的畫作(如圖5),有時與夫人在畫中合演宗教歷史故事,《浪子寓言》(The Prodigal Son)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圖6)。

夫妻倆生了四個孩子,三個早夭,只得最小的兒子泰忒斯(Titus)長大成人。

(圖5)畫家首任夫人莎絲琪雅扮演花神,倫勃朗,1634,帆布油畫,高124.7cm,寬100. 4cm,聖彼得堡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Saskia, Artist’s first wife, as Flora, Rembrandt, Hermitage.
(圖5)畫家首任夫人莎絲琪雅扮演花神,倫勃朗,1634,帆布油畫,高124.7cm,寬100. 4cm,聖彼得堡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Saskia, Artists first wife, as Flora, Rembrandt, Hermitage.
(圖6)浪子寓言(畫家與夫人),倫勃朗,1637,帆布油畫,高161cm,寬131cm,德蕾斯頓歷代大師畫廊。The Prodigal Son, Gema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resden.
(圖6)浪子寓言(畫家與夫人),倫勃朗,1637,帆布油畫,高161cm,寬131cm,德蕾斯頓歷代大師畫廊。The Prodigal Son, Gema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resden.
婚後畫家在阿姆斯特丹設館授徒。倫勃朗一生授徒無數,為荷蘭培養了多位出色畫家,包括著名的格里特·德奥(Gerrit Dou)與布勞威爾(Adriaen Brouwer)。

倫勃朗事業如日中天,金主拿着錢排隊邀畫,收入本應甚豐。唯白手興家,積累有限,加上他一生愛花費而不擅理財,尤愛購買藝術品、古畫、古董服飾與外地文物等昂貴而不易脫手之物,導致晚年經濟拮据。1639年才33歲,即斥巨資在阿姆斯特丹新進黃金地段購入一全新豪宅[4],房子按揭沉重。

志得意滿 大師比肩

唯當時畫家志得意滿,完全沒把錢放在心上。看看他在翌年(1640年,圖7)的自畫像,沒有表明自己畫家的身份,把自己裝扮成一位紳士,一派安然自信。身披皮毛鑲綑百年古董罩袍,帽簷上別了一顆金針;右手肘輕放窗沿,側身回望觀者。姿勢明顯模仿提香(Titian)1510年的男士畫像(圖8),與拉斐爾1514年為好友卡斯提里奧尼繪製的畫像(Portrait of Balthasar Castiglione)[5]。倫勃朗是暗示自己跟兩位前輩大師一脈相承,堪與比肩?前此在1633年他已改變了自己的簽名式(圖9),跟米高安哲羅、拉菲爾與提香一樣,只簽Rembrandt一字[6]

(圖7)自畫像,倫勃朗,1640(時34歲),帆布油畫,高102cm,寬80cm,倫敦國家美術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7)自畫像,倫勃朗,1640(時34歲),帆布油畫,高102cm,寬80cm,倫敦國家美術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8)男士畫像,提香,1510,帆布油畫,高81.2cm,寬66.3cm,倫敦國家美術館。Portrait of a Man – Gerolam Barbarigo, Titian,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8)男士畫像,提香,1510,帆布油畫,高81.2cm,寬66.3cm,倫敦國家美術館。Portrait of a Man Gerolam Barbarigo, Titian,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9)倫勃朗1626-1633在畫作上的簽名式,荷蘭國立博物館。A series of eight signatures by Rembrandt, from 1626 to 1633, Rijksmuseum.
(圖9)倫勃朗1626-1633在畫作上的簽名式,荷蘭國立博物館。Aseries of eight signatures by Rembrandt, from 1626 to 1633, Rijksmuseum.

《夜巡》面世 愛妻離世

1642年倫勃朗36歲,可說是他的轉折年,這一年完成了他最負盛名的的《夜巡》[7]。坊間喜歡誇大製造戲劇效果,誆說此畫讓倫勃朗事業一落千丈,其實此畫一直備受歡迎。畫中隊長請人為其臨摹了好幾幅水彩縮小版掛在家裏,放在家庭畫冊裏,可見其喜愛程度。1715年被搬到阿姆斯特丹市政廳陳列,如此畫不受歡迎,肯定不會讓她陳列在市政廳吧?1885年荷蘭開設國立博物館,更將其放在「榮譽展廳」(Gallery of Honour)最中央位置,眾星拱月似的供人「膜拜」,看重《夜巡》程度可見一斑。

惜《夜巡》完成後不久,夫人莎絲琪雅去世,留下數月大的幼兒泰忒斯。夫妻鶼鰈情深,對倫勃朗打擊甚大,此後10年畫家只在1645年畫了一幅自畫像(圖10)。畫中人雖仍穿着華麗飾金毛皮大衣,斜戴畫家帽,耳垂珠耳環[8],帶點文藝形象,卻神色落寞,眼神哀傷,人好像一下子老了許多,面孔有點膨脹鬆弛,額前添了好幾道皺紋。

(圖10)自畫像,倫勃朗,1645(時39歲),木板油畫,高68.5cm,寬56.5cm,德國卡爾斯魯厄國家美術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Staatliche Kunsthalle, Karlsruhe, Germany.
(圖10)自畫像,倫勃朗,1645(時39歲),木板油畫,高68.5cm,寬56.5cm,德國卡爾斯魯厄國家美術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Staatliche Kunsthalle, Karlsruhe, Germany.
財政緊拙  藝術自信

同年(1645年)倫勃朗的經濟問題開始浮現,個人生活走向悲苦。夫人去世後,他先後與兩位管家發生關係,最後用錢解決了第一位管家的問題。第二位管家亨德里克·斯多芬(Hendrikje Stoffels)雖沒能跟他正式結婚[9],但一直照顧他與孩子,為他把持家務,張羅錢財。1654年更為他生了一個女兒,是倫勃朗唯一留下來的孩子。

1645年後足7年,畫家沒有繪畫任何自畫像,轉而專注風景畫,包括一些線條簡潔的風景素描。

1652年恢復自畫像,以後維持平均每年一幅。妻子過世10年,眼神仍帶憂傷(圖11),才40來歲,眉心已出現一道深坑。畫中裝扮變得平實,心態卻好像比前更自信。通常倫勃朗自畫像都只得上半身,此畫是少數看到腰下的 [10],比其他自畫像看來高大,具昂然之氣。一反以往側身姿勢,雙手叉腰,差不多直面觀者(與鏡中的自己),有點面對命運挑戰,絕不低頭之慨。

當時荷蘭畫面平滑如鏡的精緻畫風(the fijnschilders)[11]越趨流行,倫勃朗的徒弟格里特·德奥(Gerrit Dou)正是其表表者,倫勃朗卻堅走自然揮灑、筆觸清晰可見的路,此姿勢可能也反映他不隨大流之決心。1645年後亦確有倫勃朗與金主意見相左,堅持自己藝術手法,甚至爭上法庭(或仲裁)之紀錄。

(圖11)自畫像,倫勃朗,1652(時46歲),帆布油畫,高112cm,寬81.5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圖11)自畫像,倫勃朗,1652(時46歲),帆布油畫,高112cm,寬81.5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堅走我路」對財務狀況沒什麼幫助。1656年,倫勃朗剛好50歲,需變賣一切家當抵債,房子還有高額按揭,喜愛的古物藝術收藏賣不了多少錢。因財務問題與金主糾紛等,從此不可直接賣畫。亨德里克與兒子泰忒斯成立了一家公司,僱用倫勃朗,代其接受委託。雖然倫勃朗的畫風越見揮灑,時而變得好像形象模糊,大型歷史畫等已不太受歡迎,邀製肖像畫的還是很多。

王者之姿 氣勢攝人

倫勃朗對自己藝術的自信完全沒有減退。看他1658年(圖1)的自畫像,一身豪華金黃袍服,腰繫紅綢,雙手舒服的擱在椅子扶手,右手持「權杖」。跟1652年的自畫像一樣,此乃四分之三全身像,畫家稍側着面對着觀者,擺出帝王之姿,氣勢攝人。

他的頭微微下垂,雙眼在暗影中閃着精光,覲見着來朝的觀者。如果1652年看到的是千山我獨行的決志,1658年是思慮與年月沉澱出來的堅定與信心。亦有學者研究,倫勃朗製作此畫時,已經還清欠債,可能因此有一種王者歸來之態。

一直到1662年,倫勃朗雖然地位比高峰期稍微回落,仍有許多富商家族請他繪製肖像。1667年歲末科西摩麥迪奇(Cosimo de’ Medici)到訪阿姆斯特丹,還專程探望倫勃朗。

(圖12)背景有兩個圓圈的自畫像,倫勃朗,1665-69(時59-63歲),木帆布油畫,高114.3cm,寬94cm,倫敦 肯伍德宮. Self Portrait with Two Circles, Rembrandt, Kenwood House, London.
(圖12)背景有兩個圓圈的自畫像,倫勃朗,1665-69(時59-63歲),木帆布油畫,高114.3cm,寬94cm,倫敦 肯伍德宮. Self Portrait with Two Circles, Rembrandt, Kenwood House,London.

不幸倫勃朗第二任太太亨德里克於1663年早他而去,留下一個年幼的女兒。畫家受到連串摯愛離去的打擊,痛苦之餘,仍頑強積極面對生命。於1665年畫下《背景有兩個圓圈的自畫像》(圖12)。

這裏畫家清晰表明自己畫家身份,為自己的藝術素養自豪。他手拿調色盤畫筆立在畫板前,身體呈三角形以雄偉之姿直面觀者,眼神帶着探究。畫家沒說明身後圓圈代表什麼,許多藝史家認為是表達他技法的成熟。徒手畫一個圓圈可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有一個知名的傳說,當教宗的人需要他證明自己的繪畫才能時,他隨手畫了一個完美的圓圈作證明。細看倫勃朗身後的圓圈略帶橢圓,不是完美的圓形,也不是一揮即就,其實那可能還比較容易,而是用他特有的粗線條筆觸一點一點描畫連起來。這可能就是倫勃朗強調自己對藝術的獨特見解,同時展示自己的高超技法,再肯定自己與其他大師比肩之志。

老來喪子 孤獨離世

惜三年後倫勃朗最愛的唯一一個兒子,他的業務經理人,泰忒斯亦於1668年以26歲之齡早逝。本來一切充滿希望,他才剛成家數月,留下一個遺腹女。

(圖13)畫家兒子泰忒斯,倫勃朗,1668,帆布油畫,高72cm,寬56cm,盧浮宮博物館。Portrait of Titus van Rijn, Rembrandt, Louvre.
(圖13)畫家兒子泰忒斯,倫勃朗,1668,帆布油畫,高72cm,寬56cm,盧浮宮博物館。Portrait of Titus van Rijn, Rembrandt, Louvre.

此畫(圖13)在兒子去世前數月完成,當時兒子身體可能已經不大好。倫勃朗年輕時喜歡炫耀,這裏他把一切華麗的衣着與技法全部去掉,沒有過度的營造光影效果,以素樸的手法,非常單純的補光,給自己給世人留下一點對兒子永恆的記憶。只看到泰忒斯在黑暗中暮然回首,是即將離去前對塵世的眷戀,還是對父親妻兒的不捨?他臉上不符年齡,帶點蒼老的憂傷,究竟是兒子的還是父親自己的哀愁?是面對死亡不可挽留的無奈?

至此,倫勃朗兩位妻子都早他而去,與莎絲琪雅生的四個孩子,只有泰忒斯長大成人,最終還是離老父而去。

(圖14)63歲自畫像,倫勃朗,1669,帆布油畫,高86cm,寬70.5cm,倫敦國家美術館。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14)63歲自畫像,倫勃朗,1669,帆布油畫,高86cm,寬70.5cm,倫敦國家美術館。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 Rembrandt,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可能真的太傷心了,也可能太累了,泰忒斯死後數月,倫勃朗亦寂寞的隨子而去,留下他與第二任妻子生的小女兒。死前還作了最後一幅自畫像(圖14)。 畫中老人沒有了之前的強悍,有的可能只是疲憊與哀傷。

透過倫勃朗的自畫像,我們看到畫家歡快的迎接事業高峰,與太太甜蜜親暱的互動,勇敢面對人生的低谷。以他駕馭光影過渡的超強能力,透視呈現自己一生的起起落落,沒作任何虛榮的修飾,坦然直面自己,直面生命的生老病死。 面對黑暗的命運,他頑強堅決的迎之以光──就是只有一點點。生命還是有希望的,倫勃朗永不言棄。

下星期是倫勃朗的總結篇,為大家介紹他幾幅主要畫作,與對藝壇的影響。敬請留意!

註釋:

  1. 詳情請參閱本欄2021年6月12日〈荷蘭黃金時代:多畫種多風格 小畫派商品化 自然寫實有趣〉一文
  2. 筆者估計,當時荷蘭是全球商貿之首,最繁榮最富裕最先進的國家,當地人可能感覺自己國家,自己城市已經是最好的了,無需外遊。就好像威尼斯畫派三巨頭提香、丁多列托、與委羅內塞,也不願離開威尼斯一樣。
  3. 此1632年的倫勃朗自畫像去年2020年7月在疫情期間仍以1870萬美元在拍賣會上高價賣出。
  4. 現為倫勃朗之家博物館 (The Rembrandt House Museum)
  5. 拉斐爾的”Portrait of Balthasar Castiglione”於1639年在阿姆斯特丹拍賣,倫勃朗應看過原畫。
  6. 倫勃朗的簽名改了3次。早期在萊頓簽名式是”RHL”──「倫勃朗,萊頓之子」之意。 1632年搬到阿姆斯特丹後,先把簽名改為RHL-van Rijn,後再改成單字Rembrant。1633 年加上一個”d”字成為Rembrandt。以後所有畫作皆以此為簽名。
  7. 詳情請參閱本欄2021年6月26日與7月3日連續兩周介紹〈倫勃朗的夜巡〉文章。
  8. 16世紀到17世紀時期,歐洲男性貴冑與文人雅士亦時尚戴耳環。英王查理一世(1600-1649)、莎士比亞(1546-1616)與沃爾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 1552-1618)都在畫像裏戴上碩大的珍珠耳環。
  9. 據傳倫勃朗若再婚需交還首任夫人Saskia的嫁妝。倫勃朗沒錢償還,唯有不與Hendrikje結婚。
  10. 此畫左面,上與下皆曾遭剪裁,原畫可能展示更多下肢部分,倫勃朗整個人可能更形高大。
  11. 詳情請參閱本欄2021年6月12日〈荷蘭黃金時代繪畫〉一文,圖12。

「荷蘭黃金時代──倫勃朗」系列四之三

延伸閱讀:

鮑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