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或許讀者更有興趣知道的是:讀「務虛」的抽象數學能否賺錢?(Pixabay)
讀者或許知道,我在教育上強調「務虛不務實」,例如我經常鼓勵人們修讀文學、哲學等「無用」的科目,而非職業訓練,以拓闊思想,成就大業。其實無論在不同科目之間,抑或在同一個科目之中,都存在「虛」與「實」的分野。
在美國大學,主修科目的課程要求只佔整個本科生涯的約四分之一。以普林斯頓數學系為例,除了第一年兩個較基礎的課程外,要讀八個數學課程,並須涵蓋(一)實分析、(二)複分析、(三)代數、(四)集合、拓撲或離散數學,再加三年級和四年級的研究論文。當然有興趣可以讀更多數學課程,但也不能太多,因為還有不少其他學問領域的「分佈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要滿足。
然而,相比其他國家花絕大部分時間讀數學的學生,美國的數學主修生報考頂級數學研究院的成功率卻(說得保守一點)毫不遜色。為什麼呢?我看過其他國家的數學系本科課程,有很多積分計算、判斷數列是否收斂等題目;普林斯頓則只在給工程師讀的課程才有這些「務實」的題目,數學主修生的課程完全沒有計算,一上來就教最廣義的n維積分,故能在更進階的層次起步,彌補時間較少的問題,而且本科課程也包含一些通常在研究院才教的課題。
願君莫怕象牙塔 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些抽象的概念看似「務虛」,但其培養的數理意識和邏輯思維,卻讓人在各個較「務實」的範疇都受用無窮。我和其他數學主修生去「入侵」經濟學主修生的本科課程,全班平均40幾分,我們拿90幾分。現今經濟學研究院喜歡收數學主修生多於經濟學主修生,因為研究院的經濟學跟本科經濟學大異其趣,而是倚賴複雜的數學分析。計算機科學系研究院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換言之,本科讀數學,研究院很容易轉去其他科目,反過來則很難。
但或許讀者更有興趣知道的是:讀「務虛」的抽象數學能否賺錢?我做數學學會主席時,幾間量化交易公司(quantitative trading firms)每年贊助我們萬多美元,以換取我們幫他們派紀念品給會員,還經常請我們去高級餐廳吃飯。雖然我計劃走學術研究的道路,但仍欣然出席這些飯局。這些量化交易公司專門招攬名校數學系的人才,完全不需要金融知識(這些可以入職後才學),看重的是思維能力,所以面試全是奧數題目。這些工作第一年的年薪就可高達四十萬美元,你說夠不夠「務實」?
原刊於《大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