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的藝術發展──從毀壞聖像、釋放藝術至走向人間、百花齊放

路德於1517年引發宗教改革,有很多比較激烈的改革派隨之加入。大量藝術品在滅像運動中受到破壞甚至永遠消失固然可惜,但今天藝術被視為一個獨立範疇,毋須附庸宗教,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瘋狂的滅像運動。

上星期跟大家剖析宗教改革時期的宣傳手法,印刷品中圖像的重要性。今回跟大家探討聖像破壞運動 (Iconoclasm),對宗教藝術與視覺藝術的深遠影響。

去掉依存 成就獨立

馬丁路德於1517年引發宗教改革,有很多比較激烈的改革派(radical reformers)隨之加入。他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改革,是去掉偶像崇拜。 好像瑞士的慈運理(Ulrich Zwingli)就認為,真正的神是看不見的,長期看着一些看得見的聖物、畫像或儀式器皿,會慢慢取代看不見的神,因而發起「聖像破壞運動」,清除一切看得見的代替品。多個地方如現今的瑞士、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以至英國,新教徒湧向教堂,破壞一切可以看到的圖像裝飾。他們鏟掉壁畫,在上面塗上厚厚的白漆;搗毀石雕泥塑,破壞鍍金的、彩色的祭壇、聖龕、立柱,打碎彩繪玻璃,然後把泥金裝飾手抄《聖經》(illuminated manuscripts),掛畫、木板畫,一切木雕塑像,吿解亭,甚至有雕飾的詩歌班座椅等全部拆下,搬到外面,一把火燒毀。至今仍可在當地教堂看到許多缺頭斷臂的殘像(圖3)。中世紀宗教藝術遭到嚴重打擊。

(圖3)荷蘭烏特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1919 年教堂復修時移開前面假牆,才重現祭壇後高架(retable)上聖像於1572年遭新教徒破壞的情形。Altarpiece, St Martin’s Cathedral, Utrecht, Netherlands
(圖3)荷蘭烏特勒支聖馬丁主教座堂1919 年教堂復修時移開前面假牆,才重現祭壇後高架(retable)上聖像於1572年遭新教徒破壞的情形。Altarpiece, St Martins Cathedral, Utrecht, Netherlands

當時一切藝術只被視為宗教工具,沒有獨立內涵與欣賞價值。大量藝術品在滅像運動中受到破壞甚至永遠消失固然可惜,但今天藝術被視為一個獨立範疇,毋須附庸宗教,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瘋狂的滅像運動。不破不立,去掉依存,成就獨立。

主題手法 全新發展

相對破壞聖像,路德路線比較溫和,他接受圖像(註1),認為人在與神溝通時在腦海裏有一個形象是很正常的,也可能是需要的,既然腦海裏可以有形象,那麼外界塑造一個形象有何不可?只有當圖像成為偶像崇拜的對象時,才該被廢除,而路德不相信有人會把十字架上的人像當成真實的耶穌。反之,他相信圖像可以提高教徒對教義與聖經故事的理解。尤其是不識字的教徒。

因此路德會的教堂仍保留以前的裝飾,只是主持禮拜講道的換了路德會牧師而已。好像威騰堡的堅信教堂(Faith Church),馬丁路德在此城發動宗教改革,亦在此長居至終老,是宗教改革的重鎮,德語直將此城喚作路德城威騰堡(Lutherstadt Wittenberg)。市內堅信教堂內部裝飾即頗能代表路德會(註2)風格,保留了大量雕塑與彩繪玻璃窗(圖1),相對改革宗(註3)的教堂完全沒有圖像的簡潔設計南轅北轍 (圖2)。

平實簡樸 歌頌日常

之前大部分藝術品皆爲宗教服務,最大的金主是教廷與本地教堂。而新教宗派普遍不注重甚或摒棄圖像,在新教地區,教堂不再訂製油畫雕像,藝術家改為世俗服務,繪畫內容也因應新教教義而有所調整。發展出風景畫(圖4),寓言畫(parable paintings),風俗畫(genre paintings),靜物畫等多種新類型。

(圖4)《埃克河邊的磨坊》,雅各布・凡・雷斯達爾,1670,油畫。高83 cm、寬 101 cm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借展荷蘭國立博物館。Windmill of Wijk bij Duurstede, Jacob van Ruisdael, Amsterdam Museum on loan to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圖4)《埃克河邊的磨坊》,雅各布・凡・雷斯達爾,1670,油畫。高83 cm、寬 101 cm ,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借展荷蘭國立博物館。Windmill of Wijk bij Duurstede, Jacob van Ruisdael, Amsterdam Museum on loan to the Rijksmuseum, Amsterdam

為避免直接描繪聖經人物,改為描繪聖經裡的寓言(parable)來傳揚教義。老彼得.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25-69)是箇中高手. 他的《通天塔》 (The Tower of Babel, 1563, 註 4)、《瞎子領着瞎子走路》( 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1568  註5)等作品都非常具代表性。

新教教義尤其是加爾文主義(Calvinists)推崇平凡充實,謙卑虔敬的生活,努力工作,享受每日簡單的快樂,如吃喝勞動,這都是神的恩典。老彼得.布勒哲爾就畫了大量農民生活畫(圖5),肯定農民簡樸踏實的生活。當時城市發展很快,因應城市居民的需要,反映城市日常生活同時灌輸道德概念的畫作也非常流行,描繪市集、酒館、家居生活、飲宴等場景不一而足。這些農民與城市生活作品,作風自然平實,反映現實,除了一些帶有道德教誨意味的謔諷畫作描繪故事手法可能稍有誇張,目的也是為了讓觀者能夠容易看得明白。風俗類型畫作(genre paintings)非常多,很多主題故事都非常有趣,日後希望跟大家深入探討。

(圖5)《月令圖系列》之《雪中獵者12—1月》,老彼得・布勒哲爾,1565年, 油畫,高1.17 米、寬1.62 米,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The Hunters in the Snow,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圖5)《月令圖系列》之《雪中獵者121月》,老彼得・布勒哲爾,1565年, 油畫,高1.17 米、寬1.62 米,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The Hunters in the Snow,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生命短暫 毋忘救贖

此外靜物畫也大行其道。雖然是家居裝飾,亦不忘帶點教誨意味,虛空畫應運而生(Vanitas,圖6)。 虛空畫的概念來自舊約聖經《傳道書》(Ecclesiastes)第12章8-13節「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提醒信徒凡人必有一死……,當「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份。」由此16與17 世紀在荷蘭地區流行在靜物畫裏加一個頭蓋骨,一個沙漏,或者以腐朽的食物,凋萎的鮮花、水果,提醒觀者生命短暫,時光易逝,終有面對死亡的一天,不要忘記耶穌的救贖,過虔敬的生活,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圖6)浮誇靜物──銀壺上有畫家自畫像,亞伯拉罕‧範‧貝耶倫,1660,油畫,高99.5 cm、寬120.5 cm,私人收藏。Ostentatious still life with self-portrait of the artist in the silver jug, Abraham van Beyeren, Private Collection
(圖6)浮誇靜物──銀壺上有畫家自畫像,亞伯拉罕‧範‧貝耶倫,1660,油畫,高99.5 cm、寬120.5 cm,私人收藏。Ostentatious still life with self-portrait of the artist in the silver jug, Abraham van Beyeren, Private Collection

在形制上,新教相信信心是教徒直接與神建立的一對一關係,雖不再在教堂與公共地方擺放大型畫作,但接受教徒訂製小幅畫作供個人崇拜之用。由此畫作變得小幅。家居擺設的畫作如靜物畫可能尺寸會大一點,但相比為教堂而畫的作品面積大幅縮小。

北方地區一直習慣印刷品,當時只有黑白印刷,效果不會華麗奪目,正符合新教平實作風。普通人亦可負擔,同時篇幅較小,適合私人崇拜,木刻版畫,與書本插圖因而更為流行。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威藤堡教堂門上釘上95條論綱,原意推動天主教內部討論與改革,最後變成宗教大分裂,引發百多年宗教戰爭,改變了歐洲大陸整個政治生態,釋放了藝術與民生,在各方面都是歐洲甚至人類歷史一個重要里程碑,這肯定是馬丁路德做夢也不會料到的吧。

 

註1. 馬丁路德1525年在他〈批判那些上天派下來的先知,論宗教圖像與聖餐禮〉一文中正式確立了支持並保護宗教藝術存在的基本立場。

註2. Lutheran, 路德會,亦稱「信義宗」。

註3. 改革宗為改革派其中一派,Calvinist 的中譯名稱。

註4.  通天塔,創世紀第11章1-9節。

註5. 瞎子領著瞎子走路,馬太福音第15章14節「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

鮑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