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科學史,數學和物理的進程密不可分。17世紀微積分的發明,令天文、力學突飛猛進。多變量微積分在19世紀的勃興,造就電磁學之大成。非歐幾里得幾何(Non-Euclidean Geometry)的崛起,則奠定20世紀相對論的根基。
物理是一門實證科學,建立在若干基礎定律之上。基礎定律是無法證明的,只能通過實驗來覆檢。然而,一旦有了幾條基礎定律,整套理論便靠用數學推導出來。數學的進步為物理的發展創造條件,物理的應用又為數學的研究增添動力。
從教育角度而言,數學和物理的學習也是相輔相成。數學知識有助掌握物理概念,而物理現象亦可作為數學原理的示範。在高中階段,香港文憑試物理科的不少內容,都跟數學科延伸部分(單元一M1:微積分與統計、單元二M2:代數與微積分)大有關係。
數理教學可互相協調
舉例說,物理科的電場課題,就涉及微積分的數學思想:電場強度的積分等於電勢差,而電勢的微分等於電場強度。文憑試物理科的電磁學通常在中五教授,但部分學校選擇在中五才開始教授數學延伸部分,結果在較後時間才覆蓋到微積分的知識。反觀舊制在高考物理才探討電場強度與電勢的關聯,會考有修讀附加數學的學生已具備微積分的背景。
力學方面,功和功率兩個物理量,蘊含向量的點積(Dot Product)這個數學概念:功是力和位移的點積,功率則是力和速度的點積。在舊制中,有關課題一般分別在中四物理和中四附加數學的課堂講授。在文憑試課程中,同樣是中四物理完成力學部分,但同學只在中五或中六的M2課堂才認識向量。
也有一些物理課題,是新舊制都出現數學工具的教學滯後的。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其實可用向量的叉積(Cross Product)來判定。但新舊制都未有在物理科教授磁力課題前,在數學科介紹向量的叉積,於是學生需用較原始的方法死記硬背。
當然,即使不明白背後的數學原理,同學仍可從定性(Qualitative)角度學習有關物理課題(一些物理學生更沒有修讀數學延伸部分),但就難以舉一反三。除當局可檢視課程編排外,校方亦可協調各科的教學時序,例如在中四開始教授數學延伸部分,以裝備同學更通透理解不同科目的相關概念。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