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教評心事」,筆者重提知識管理,並介紹知識管理中的「知識論」(Epistemology)。今期「教評心事」中,筆者將繼續探討知識管理的「知識論」(Epistemology) 的「實踐為本主義」(Practice-Based)觀點。
上期已簡介Hislop(2009)認為主導知識管理領域在文獻的兩個主要觀點:「客觀主義」(Objectivist)觀點和「實踐為本主義」(Practice-based)的觀點。「客觀主義」觀點認為,知識是一項可分拆及組合的實體,可以被編碼,也可以被不同人擁有,並在不同環境中使用;相反,「實踐為本主義」相信知識滲透在社群之中,是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發展並實踐出來,與其發展的環境不可分割。今期「教評心事」中,筆者將深入討論「實踐為本主義」(Practice-Based)觀點。
「實踐為本主義」(Practice-Based)觀點認為知識是不可編碼的,而知識是從工作活動或實踐中獲取,強調知識滲透於實踐中,與工作的具體行動或實踐不可分割。 Cook & Brown(1999)基於知識對人類活動的重要性,將這種觀點稱為「實踐為本知識論」。此外,Gherardi (2000) 認為「實踐 (Practice)」將「知道(Knowing)」與「做事(Doing)」聯繫起來:因此,知識嵌入實踐中是其最大特點。
「實踐為本主義」知識論的特徵:
知識在實踐中的嵌入 (The Embeddedness of Knowledge in Practice)
「客觀主義」和「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之間最重大的區別在於實踐的觀點挑戰了知識主體性的概念。 從「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角度來看,知識不被認為是離散的;它不可以被編纂,也不可與人分開。 相反,知識與人類活動密不可分 (Orlikowski, 2002)。 因此,所有活動在某種程度上都涉及知識的使用和/或發展。反過來說,知識無論是否使用、共享、開發或創建,它都將涉及人類活動元素。
Blackler (1995)總結如下:
「人們並非擁有知識,他們只是知道知識(Knowing)。(”Rather than regarding knowledge as something that people have, it is suggested that knowing is better regarded as something they do.”)」
「實踐為本主義」知識論觀點除了挑戰人們「知道(Knowing)」與「做事 (Doing)」二分法 (Dichotomy),還挑戰客觀主義觀點固有的心身二分法 (Mind-Body Dichotomy)。如前所述,客觀主義的觀點,借鑒了科學的經典觀點,認為知識主要來自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es),當中只涉及大腦運作,與身體無關;可是,以「實踐為本主義」知識論的觀點反而認為人們在從事活動過程中一面「做事 (Doing)」,一面「知道(Knowing)」及不斷發展知識。因此,「知道(Knowing)」並非純粹牽涉認知,反而涉及整個身體 (Gherardi, 2000)。從這個角度來看,「知道(Knowing)」與「做事 (Doing)」融合在包含知識的活動中,並在活動過程中發展以及應用相關知識。
以下例子說明在活動過程中知識是如何發展和應用。Orr (1990)曾經研究修理影印機技術員的工作,以了解他們如何獲取修理影印機的知識。原來,他們通過對話和即興形式解決問題,並將現有知識應用到新的情況以發展新的知識。他們進而將這些新知識分享,成為共享知識,積累成社群記憶 (Community Memory) 。同樣,Patriotta (2003) 在意大利Flat汽車廠的一項研究表明,知識嵌入在工人工作的過程中,從中協助他們解決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另外,DeFillippi & Arthur(1998)對電影製作學徒技術人員的學習過程的研究也留意到他們主要透過工作過程中觀察獲取電影製作的知識。上述的例子可證明知識是主要透過人們在工作過程中人際交流(Socialization)、觀察(Observation)和實踐(Practice)的過程發展出來。
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不可分割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are Inseparable)
正如Schultze & Stabell (2004)所強調般,「客觀主義」和「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是他們對二元對立的態度。在「客觀主義」觀點內,「非此即彼(Either /or)」的邏輯佔主導地位,尤其將知識分類時特別明顯;但是,這種邏輯被主張「實踐為本主義」的研究者所排斥。他們認為,儘管這樣一種「非此即彼(Either /or)」方法可能具有分析上的好處,但它扭曲了知識的複雜性。例如,Tsoukas(1996)曾嘗試提出二分法,例如「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及「個人知識與群體知識」,但這種分類卻無助於掩蓋這些元素具有密不可分的特性,而兩種元素是相互定義的。Blackler (1995)對知識有以下的體會:
「……知識是多面而複雜的,既處於現實情境又抽象,隱性又顯性,分佈性又個體性,身體的又心靈的,是發展中的,又是靜態的,口頭的又可被編碼的各式各樣對立的狀態。( “Knowledge is multi-faceted and complex, being both situated and abstract, implicit and explicit, distributed and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ing and static, verbal and encoded.”)」
因此,「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拒絕基於「非此即彼(Either /or)」邏輯的知識分類法,而以「兼容並包(Both/And)」的邏輯主導其對知識的分類法。「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不會太在意區分「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的關係。基於「實踐為本主義」觀點表明,不會認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代表兩種對立分離的知識類型,它們只是代表知識的兩個方面,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並且是相互構成的(Tsoukas 1996; Werr & Stjernberg 2003)。「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世間上不存在完全的顯性知識,因為所有知識將具有隱性的維度。Clark(2000)將「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合併成一個新名詞「顯隱性知識(Explacit Knowledge)」,象徵「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不可分割。以文字為例,大多數人通常都認為文字被稱為編碼知識的一種形式,但大家都忽略其隱性元素,沒有隱性元素讀者如何可以理解文字。這些隱性元素包括如何理解所使用的文字、文字構成的語法及其各式各樣的語法形式,不同人可能對相同的文字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人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及詮釋而決定如何理解有關文字,而有關文字的理解才發展成各樣的知識。
Polanyi (1969) 指出,「絕對的顯性知識的想法是自相矛盾的。如果忽略其隱性元素,所有口語單詞、所有公式,所有地圖和圖表都變得全無意義。(”The idea of a strictly explicit knowledge is indeed self-contradictory; deprived of their tacit coefficients, all spoken words, all formulae, all maps and graphs, are strictly meaningless.”)」Polanyi (1969)的文獻經常被引用以證明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是兩種獨立的知識,但其實是很多研究者誤解Polanyi對知識分類的分析。有些研究者(Brown & Duguid, 2001; Prichard, 2000; Tsoukas, 2003)對此提出質疑,並留意他對知識分類的分析是基於「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該觀點基於以下假設:所有知識都有隱性和顯性的維度,並且它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存在純粹的「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因為所有知識都包含兩者的要素。
「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兼容並包」的邏輯不僅代表「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是相互關聯的,也代表知識主要是從智力和認知過程中獲得,與大腦有關。這建基於假設「知道(Knowing)」與「做事 (Doing)」緊密融合,密不可分;所有「知道(Knowing)」都會有「做事 (Doing)」的部分,反之亦然。
知識是嵌入的 (Knowledge is Embodied)
「客觀主義」的觀點假設知識可以完全以「絕對顯性知識」形式或轉化為編碼的形式存在,它又可獨立於人類而存在。 這個立場受到「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的挑戰。「實踐為本主義」認為所有知識是與人有關的。因此,「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不可能將知識與人們完全分離,成為「絕對顯性知識」形式而存在。因此,「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與先前上述兩個的「實踐為本主義」的特徵密切相關:即「所有知識都蘊含隱性元素」,而「知識是嵌入在人們其中,與實踐密不可分」。因此,嵌入在工作實踐中的知識也同時嵌入在這群實踐這些工作的人當中。
「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認為無論「知道(Knowing)」與知識 (Knowledge)的都是透過工作實踐發展出來:人們在開展活動和獲得經驗時會不斷發展知識。此外,「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具有不可分割和相互構成的特性也印證了「絕對顯性知識」不可能存在──因為所有知識的存在都會受開發該知識者的個人影響;任何個人影響都會涉及「隱性知識」的元素。因此,「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認為儘管有可能將部分「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但並非所有「隱性知識」都可以轉化成「顯性知識」。「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這方面觀點與「客觀主義」的觀點簡直南轅北轍。就以「師徒學習」為例,從「師徒關係」考慮,一名經驗豐富的員工(師傅)與經驗不足的同事(徒弟)分享經驗,基於「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認為知識是嵌入在工作實踐中,所以師傅與徒弟在一起工作過程中,徒弟就可獲取師傅所擁有的專業知識,而不需要鉅細無遺地逐一傳授。我們也不可能將師傅所有的「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此外,基於「實踐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徒弟要獲取師傅的知識,通常需要師徒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溝通,互動和共同工作。
Tsoukas(1996)提出「實踐的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 of Practice)」也是「知識嵌入」的另一個例子。Tsoukas發現大多數工作情況下人們總是被要求就著個別情況作出即時的個人判斷。無論規則有多麼明確和定義得當,行動中,總會有一些模棱兩可或不確定性的因素造成對參與工作的人們做出判斷及決定。
在本期「教評心事」中,筆者簡介「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的其中三個特徵,並與「客觀主義知識論」的觀點對比。由於篇幅所限,期望在下期「教評心事」中再談「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的另外兩個特徵,讓讀者更明白知識管理研究者及從業人員對研究及從事知識管理背後的理念及假設。
參考文獻
Blackler, E (1995). ‘Knowledge, 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s: 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 Organization Studies. 16/6:1021-1046.
Brown, J., & Duguid, P. (2001);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 A Social Practice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Science, 12/2: 198-213.
Clark, P. (2000).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Competition Between Contexts. Routledge: London.
Cook, S., & Brown/ J. (1999). ‘Bridging Epistemologies: The Generative Da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Know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10/4: 381-400.
DeFllippi, R., & Arthur, M. (1998). ‘Paradox in Project Based Enterprise: The Case of Filmmaking,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2: 125-139.
Hislop, D. (2009).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herardi, S. (2000) ‘Practice Based Theorizing on Learning and Knowing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7/2: 211-233.
Orlikowski, W. (2002) ‘Knowing in Practice: Enacting a Collective Capability in Distributed Organiz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13/3: 249-273.
Orr, J. (1990). ‘Sharing Knowledge, Celebrating Identity: War Stories and Community Memory in a Service Culture’, in D. Middleton & D. Edwards (eds.), Collective Remembering: Memory in a Society. London: Sage.
Patriotta, G. (2003). ‘Sense-making on the Shop Floor: Narratives of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2: 349-375.
Polanyi, M. (1969) Knowing and Being.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ichard, C. ‘Know, Learn Share: The Knowledge Phenomenon and the Constructions of a Consumptive-Communicative Body’, in C. Prichard, R. Hull, M. Chumer, &. H. Willmott (eds.), Managing Knowledge: Critical Investigations of Work and Learning. London: Macmillan, 176-198.
Schultze, U., & Stabell, C. (2004).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Discourse and Contradict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1/4: 549-573.
Tsoukas, H. (1996). ‘The Firm as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System: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11-25.
Tsoukas, H. (2003). ‘Do We Really Understand Tacit Knowledge?’, in M. Easterby-Smlth & M. Lyles(ed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Lear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Malden: Blackwell, 41M27.
Werr, A., &: Stjernberg, T. (2003). ‘Explor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s as Knowledge Systems’, Organization Studies, 24/6: 881-908.
實踐主義知識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