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腦操(Brain Gym)的學習到進入華德福教育,是上天為我安排的奇妙旅程!
健腦操源自1969年,由始創人保羅‧丹尼生博士結合諸家學說(包括運動機能學、東方醫學、瑜珈及神經語言程式學等)而成,揭示了身體在思考與學習過程中所擔當的角色,充分的科研臨床證據,引領我們理解身心系統的運作。Carla Hannaford (韓納馥博士)是我對內在發展的啟蒙老師,98年的Brain Dominance Profile(腦組織模式)工作坊,聽她講述三維大腦,仿如混沌初開,也同時打開了我認識華德福教育的窗口。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聽她在網上的訪談中推崇北歐的森林幼稚園,同樣提到了施泰納(即華德福)教育的適時性!
她的成名作 “Smart Moves”《運動促學—─為何學習不只發生在頭顱內》,從大腦神經系統和生理發展詳盡解說為何孩子不應在七歲前執筆,這在歐洲是普遍的理解;她又提到華德福學校是最尊重孩子生理神經系統發展的教育。
健腦操(Brain Gym)的核心信念是活動打開大腦學習的門戶——當我們能夠有組織、優雅地活動時,全腦就得到啟動,整合即時發生…… Carla指出Rudolf Steiner(魯道夫‧施泰納), Maria Montessori及 Howard Gardner等教育家都是以活動促進學習的表表者;而施泰納更發展了與健腦操相類、以節奏和特定協調運動來穩固學習的優律司美(eurhythmia)。
三維大腦與人智學的三元人的理念
感恩與《健腦操》的相遇,讓我得以從三維大腦的神經生理系統,進入人智學「三元人」的理念。神經心理學家保爾‧馬克林博士認為,剛出生的嬰兒大腦由三個結構分明的腦區域組成——(1)支配着人的本能行為、位於大腦底部的爬行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而充滿愛心的環境,在無憂無慮中方能開發大腦高級區域的思維活動。(2)在腦的中部、掌握人的情感和行為動力的是哺乳腦,經常給予孩子鼓勵與關懷和情感交流在孩童成長有關鍵作用。在腦的頂層是大腦皮層,包括控制視覺、觸覺、聽覺與語言能力、運動知覺、記憶判斷能力的枕葉、頂葉、顳葉、額葉組成,其功能是思考、交流、觀察和創造。
人智學指人是身、心、靈的存在整體,與之相對應的能力則是:意志、情感與思考,以三個七年的周期發展成熟。
(一) 心是整體的一部分。意志是無知覺,也是無意識的;以身體部位指示的話,存在於腹部的新陳代謝系統,與温暖活動相關。小孩是純然的意志存在體,他們的理解和學習是透過「做」,而不是「想」得來的。孩子的意識還沒有完全進入自己的身體,部份存在身處的環境當中,是環境的一部分,從經驗到身旁人的行為、動作、情感和思維,經由模仿反覆演練,成為自己的行為意志。
(二) 「情感」是相對明顯的活動。我們的內在生命充滿各種感受——温暖的、冷酷的,感覺互相交錯着。我們的感覺是夢幻的,好像存在卻不能很明確的描述。情感從心流露時我們並不醒覺,但當我們進入思考時,卻能夠有意識和覺醒地觀照到情感。
(三) 「思考」是通往靈性之路。我們常常使用想法,但卻沒有進入想法,往往受到這些想法限制。在醒覺、有意識的思考或冥想活動中會產生想法,但如果它只存留在思想中,那就依然是想法而已,甚至我們的身心靈也不過是想法而已,除非想法進入我們的心與意志中,才會開始變成一種經驗。
我們整個生命要做的,就是要與我們的情感、意志、思考溝通。將想法帶入身體的意識中也是健腦操做調和的基點。
奇妙的五步調和
《健腦操》是教育肌動學的簡稱,以特定的肢體運動幫助我們完全激活學習潛能。我在2000年往新西蘭修讀《健腦操教練》課程,其他的同學都是經驗的教練,從她們身上得到很多啟發,更深刻的理解《教育肌動學》最重要的並非26式的啟智運動,而是揉合運動與成長一體的「五步調和」的學習模型,使我們能夠跨越任何成長障礙,向目標奮進;同時更能激活人體內在的自癒能量,調和人的身心靈潛能。
我一直感嘆「調和」的奇妙,卻不完全理解,直至人智學中解說心之能力與意志相關本性的七個層次——本能、衝動、慾望,提昇至動機、願望、意向以至決定(亦即是調和中的目標)。所謂立志是屬於靈性層面的力量,亦是將我們的高我的靈性力量通過身體活動啟動意志,邁向願景。健腦操實踐中,尤其重視目標的正向清晰、主動而有能量,清晰最深層的意願是調和的前設。至此,我感到豁然貫通,真理都是相通的。
穿越與跨越中線的能力
健腦操三個範疇的運動,針對身體活動系統中隱藏的中線,當這水平及垂直的身體中線仍然存在時,反映孩童的腦部運作,即前/後腦、腦的上/下部位及左右腦半球之間的溝通順暢和協調。後來我學習華德福教育系統,我在2001-2002年在澳洲修讀華德福教育,其中一門課是 Bothmer Gym,當中有以思想、情感、意志三元在身體上展現的體操運動,同年遇上了Paul Dennison往墨爾本教學,我向他展示請教,加深了我對中線運動的理解,幫助我學習華德福教育系統中,協助特殊學習需要孩童的 Extra Lesson身心感知發展課程,融會了不同形式抑制身體中線障礙的運動。
主導模式與藝術性教學
在 Dominance Factor 一書,她研究如何就孩子的主導模式設計學習策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所有不同的身腦主導模式中,藝術式教學是唯一共通的形式,能夠幫助不同學習型態的孩子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我內心不其然升起期盼——華德福教育正好是強調藝術化的教育,重視美感的呈現,在「玩」中學習,隨大自然的韻律生活,在「故事」中激盪想像空間,在「藝術」中滋養細緻的美感,在「戲劇」中探索自我,孩子們「走出教室」體驗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擁有足夠的時間及空間,以自己的節奏與步伐,去發展出自己獨一無二天賦的才華。
喚醒童心
2002年 Carla出版了喚醒童心(Awakening the Child Heart),當中展示玩耍、聲音、音樂、父母的愛、持續的喜悅和持續學習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透過心、腦、情感、行動和意圖,建構我們的現實;回歸童心,再次玩耍,接通我們的全部潛能!當時我正在澳洲讀華德福的師訓課程,開始了兼讀與有特別需要孩子工作的有關課程,以下解說華德福教育經眾多的科學研究的美妙之處:
(1)學習以遊戲為本,理解遊戲的階段和質量是孩子入世、發展創造性思维和意志力的基礎; 孩子需要自主玩耍和不被打擾玩耍的重要性;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有意義的户外活動,讓孩子自主發揮。
(2)節奏是華德福教育實踐的重大支柱:重視學習中吸入與呼出為節奏的核心,通過節奏建立重複,發展孩子的健康與安全感。健腦操也很重視呼吸,保證我們身體放鬆、沒有緊張。
(3)以自然活動滋養孩子的生命力,讓孩子感受節令的四時變化。
華德福小學課程充盈藝術、音樂、故事和想像;每天的節奏都是以晨圈/活動開始,透過肢體活動,發展孩童的空間感知,逐步導入學習的元素。過去我在小學任教時也是以這模式,以肢體活動喚醒頭腦和感官,以歌曲詩詞朗誦舞蹈。透過繪畫、肢體動作、觸感、圖像、色彩、音樂/聲音、編織的體驗來了解概念。這些喚醒感官的經驗,總教我想起《視覺圈》的活動遊戲!
結語:重視自我内在發展
最後,華德福教育重視家長和教師的自我内在發展,教育者的自我發展是支持孩子成長需求的關鍵因素。在過去和如今的實踐中,深度調和(Indepth Balance)依然是我最喜愛的工具。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