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五年回顧:基礎建設的分析

「非路帶經濟」與「路帶經濟」之間的基礎建設指數變化,很可能與中國大力推動區域內建設有關。

自「一帶一路」倡議在2013年推出至今,已進入第6個年頭,過去5年間,支持與不支持者對倡議的推出動機、落實成效等,在不同層面的評價和看法,可謂大異其趣,爭辯尤其激烈,因此亦很自然地得出差異巨大的結論。

要科學客觀地評估倡議的落實情況,最好方法自然是不要意識形態掛帥,或是空口說白話,而是中立點看問題,在分析時拿出客觀證據來,加以印證──尤其是能夠以國際社會公認的數據作說明。本文則聚焦於此,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歷年發表的《全球競爭力報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數據,作為分析的例證。

眾所周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通」的具體合作方向──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的設施聯通,無疑最受關注,主要原因是這方面的合作互動,較為具體,亦對「一帶一路」不少經濟體較有針對性,因他們較多處於發展中階段,基礎設施較為落後,影響了他們的經濟活動。基於此,本文集中在這方面作出探討,檢視一下「一帶一路」經濟體在倡議推出後的發展和變化。

「世界經濟論壇」每年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即聚焦於任何一個經濟體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多項數據與特點,實在有助我們更準確地評估倡議提出後的成效。其一是數據來自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著名組織,公信力卓著。其二是報告涵蓋全球大部分經濟體,佔全球生產總值達九成半,具有充分代表性。其三是數據自2007年至今,前後已有12年歷史,尤其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推出前後的比較,並可反映其成效。其四是報告的競爭力由12根支柱指標構成,其中一根支柱是基礎建設,此一支柱對評估倡議中設施聯通的發展,具重要參考價值。

細看基礎建設這根支柱指標,內含9個次指標,分別是道路、鐵路、海港設施、航空運輸的質素、整體運輸系統質素、電力供應質素,以及電力供應質素、固網電話網絡、流動通訊登記率和航空可以座位里數。由於這些內容能決定一個地方經濟活動的效率與生活便利情況,自然亦影響其競爭力,所以乃不少政府渴望作出改善的範疇,是兵家必爭之地。正因如此,本文便以這方面的數據作為分析和討論的支撑。

為了便於比較,我們把「一帶一路」經濟集中於倡議提出之初傳統概念的64個經濟體內。從宏觀上說,「一帶一路」區域可包括全球,因據習近平主席的說法,認同其理念者即可加入,但初時基本上集中於傳統概念的區域內,並將它們稱為「路帶經濟」,而這個區域以外的經濟體,則稱為「非路帶經濟」。雖然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亦屬傳統概念中的「一帶一路」區域,亦包括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之內,但為了更好地聚焦於「路帶」與「非路帶」經濟,其數據排除在比較之外,本文因此亦不討論其角色與競爭力強弱。

圖1是從《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按「路帶經濟」和「非路帶經濟」有關基礎建設數據自2004年以還的發展和變化,我們不難看到,倡議推出後對「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應該甚有作用。簡單地說,在倡議尚未推出之前,「路帶經濟」的指數,明顯低於「非路帶經濟」,但這種差距自倡議推出前不但已出現差距收窄的情況,更在2012-2013年度出現了轉捩點。

「路帶經濟」與「非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指數平均分比較:2007-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
「路帶經濟」與「非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指數平均分比較:2007-2018。(《全球競爭力報告》)

簡單地說,那年之後,「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指數,超越了「非路帶經濟」,並在2016-2017年起擴大差距,拋離了「非路帶經濟」。由是觀之,哪怕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存在不同看法,褒貶不一,但其有助提升「路帶經濟」基礎建設指數的情況,顯然是十分突出的。

當然,單從趨勢圖上看,或者有人會覺得在倡議未推出前,「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指數已在上升,很難說明那是倡議帶動,可能純粹是2008年美國「美融海嘯」造成的後遺症,因為「非路帶經濟」的指數在2009年起一直「打橫」發展,沒有上升,所以便造就了「路帶經濟」指數上升的現象。

這種說法有其道理,但若從學術界著名的「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上說,作為邊緣或非西方的發展中經濟體,只能依賴着作為中心或西方已發展的經濟體,當中心衰落時,邊緣亦難以獨善其身,必然滑落,甚至應該滑落得更甚。但「路帶經濟」不但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反而能繼續上升,這便顯得很有解釋的必要。在那段時間內,到底是那股巨大力量能令邊緣的發展中經濟體在「金融海嘯」後不但不受牽連滑落,反而持續上升,而升幅更日趨強大呢?初步的解釋自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了。

誠然,從媒體傳達的信息上看──假設大多數人不習慣看國內或愛國報章,我們很多時會看到一些中國在「一帶一路」經濟體基礎建設投資不成功,或是本來已如箭在弦的項目,卻被突然「殺停」,或是押後等甚為負面的報道。若是這樣,「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指數,何解10多年來能夠持續上升?甚至自2013年後轉為優於「非路帶經濟」?

我們認為,個別基礎建設個案碰到的問題或者是事實,就如每一項生意不一定能成功,或是過程中難免波折,但顯然不代表全部事實,即是必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項目得到落實,否則「世界經濟論壇」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基礎建設的指數,沒可能錄得持續上升,所以才令「路帶經濟」的基礎建設指數,自2013年以後超越過去一直壓在他們頭上的「非路帶經濟」。

《全球競爭力報告》指數實在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至於過去10多年的數據,則可甚為客觀和清晰地揭示,「非路帶經濟」與「路帶經濟」之間的基礎建設指數變化,很可能與中國大力推動區域內建設有關。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很自然地會增強「路帶經濟」的競爭力,而「非路帶經濟」的競爭力,則會因為基礎設施自2008年以後一直「打橫」發展,沒有進一步提升而遭削弱,因此必然影響未來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路帶經濟」的基礎設施得到提升,亦很自然地會強化其他四個層面的交流互動,相互牽引,顯示當區內的交通運輸和通訊等得到提升,貿易往來亦必會得到擴充,融資投資會被牽動,人民交往亦得到刺激,這樣又會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的發展。當然,到底貿易、融資及人民往來等是否亦同樣出現如基礎設施般自「一帶一路」推出以來的關鍵性變化呢?有關這些層面的進一步探討,且留待日後再作深入分析吧。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陸觀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