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人生,有時的確不易過,有時甚至乎更會萬分難過。或無聊,或寂寞,或失意,或沮喪,或痛心,一切一切的困難,一段一段的逆境,究竟人怎樣才能有信心去面對?究竟人怎樣才能見到山洞口的光而發現出路在何方?

今天正是時候來讓我們認真學習萬世師表孔子的為學之道。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年輕時,他曾問禮於老子,希望通過禮法移風易俗。中年時,孔子因仕途失意而遂專心研讀《詩》、《書》、《禮》、《樂》,他身體力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廣納弟子。晚年時,孔子專心於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獻,其時孔門弟子有3000多人,身通六藝的有72人。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於後天的不同成長環境,那些積久養成的習性便會令人們產生甚大差異。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把人的資質分為三等。上等的人是生來就通曉一些事理。次一等的人是學了以後便能知曉事理。又次一等的人是遇到難題才去發憤苦學而知道事理。而那些遇到難題還不肯去學習的人,是為下等。

子曰:「惟上知與下愚不移。」除了上智與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可透過學習去改變和完善自己,故此孔子非常強調教化的作用。

孔子是先秦儒家學說的代表人,其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以我們中國歷代稱頌他為萬世師表。在為學之道上,他為我們中華民族倡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要好學,要立志為學

子曰:「少而不學,長無能也。」《孔子家語·三恕》

孔子認為人在年輕時不認真學習,長大後就沒有本事。

子曰:「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孔子家語·在厄》

這句話指出那些生活無憂的人,其思考不會深遠;那些身處安逸的人,其志向不會廣大。思不遠、志不廣的人往往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而這則只會消弭立志為學的鬥志。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孤陋寡聞、胸無點墨,又或在學習時,不求甚解,得過且過,以管窺天,結果,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總是很膚淺片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當中所言的志於學是為學之本:志就是心之趣向、志向。志於學,就是喜歡學習,立志要專心求學。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學重要。此處孔子自述15歲心志堅定,立志求學。至30歲,孔子所學經業已成立,也就是學問有根有基,學習能力也不會因外力而搖動減弱。

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孔子問我們學習修養自己和福國利民的學問,又能夠時常練習,適時實行,豈不是很令人欣喜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溫故是指溫習已讀過的書,知新是指研讀尚未讀過的書,即重溫已得之學,同時又時刻吸收新知識。另一解釋是由於勤於溫習已讀過的書而發現舊聞中的新義,如此好學、勤學和能舉一反三的人,足以成為人師。

學過不溫習,久了就忘;若是未學過的又不願去學,那學問就止於此了。由此可見,為學不可淺嘗輒止而終,為學之道在於持之以恆。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人在有生之年,每天也要學習。

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意指三人包括孔子本人在內,當中有善人,也可能有不善的人,而二人都是老師。學效其中善者的行為,並以其中不善者的行為來引以為鑑。另一說法,只就一個人的善、不善來說。一個人有其美善的行為,我們就明智選擇地跟從他,學習他,至於他的不善言行就千萬不要學。人不會是全好,也不會是全不好的。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孔子指出好學之義:君子飲食不強求溫飽,居處不強求安逸,勤勉處事,出言謹慎,又常親近有道德學問的人,向他們求教請益,以修正自己的行為,能這樣子可以算是好學了。可見,君子好學志於聖賢,不在安飽。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學習時,人若知道就說知道,人若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是有智慧的,這是真知。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聰敏的人,仍能認真好學,虛心學習,不介意以貴問賤,以長問少,此等向地位、年紀皆不及己的人,謙虛下問請教而不以為恥。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乃儒學之總綱,是中國文化之體相用。志據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學之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實學。道是體,德是相,皆是內在。仁藝是用,皆是外在。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乃儒學之總綱,是中國文化之體相用。志據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學之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實學。道是體,德是相,皆是內在。仁藝是用,皆是外在。

學習與思考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讀書學習而不用心思考研究書中的義理,則罔然無所得;只憑自己思索而不讀書學習,最終只會使人精神疲怠,徒然浪費心機。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世上許多人喜歡追求美德,並以為擁有美德便是善。可是,在孔子眼中,只追求美德,而不輔以好學精神,反會變成惡。

喜愛仁德的人,若只喜歡行仁施與而不去學習如何才是裁度恰當適中的善行,則其善行便是愚昧之舉。

喜愛智慧的人,若只喜歡展現自己的才華而不去學習道德規範,則其聰明將變得放蕩不羈,目中無人。

喜愛信實的人,若只顧及信守承諾而不去學習變通之道,不懂隨機應變,則有機會因執於己見而賊害自己。

喜愛正直的人,若只愛直率敢言而不去學習如何體恤和包容別人,則或會因其言論欠缺仁德而言出後傷人。

喜愛勇敢的人,若只好勇而無義,不去學習如何裁制事物使其合義,則將變成搗亂闖禍。

喜愛剛強的人,若不得中和之道,但又不去學習如何謙卑禮讓的話,他的言語行為會變得狂妄自大。

總之,仁、智、信、直、勇、剛六種美德,各有具體的表現與所依據的道理,然而如果只喜愛那些美德而不去學習其中的事理,便不能以中道而行。所以,只有好學不倦的人,才能避免求善反得成惡之弊。

總結

人生,有時的確不易過,有時甚至乎更會萬分難過。究竟人怎樣才能有信心去面對?究竟人怎樣才能見到山洞口的光而發現出路在何方?

答案:是學習。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對於現今社會的朋友來說,那些道理看似常理,不說自明,但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把為學之道應用在日常生活繁瑣事務當中?在讀書求學問時,又有否銘記並且學以致用?我們已實踐了多少?

人生在世,為何而活?如何去活?人若對此不加思索、不敢追問、不願學習、不懂學而後應用,則人其實尚未算完成「人」的責任!

人生有何價值?在於人不懈地奮鬥,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要積極進取,上進求學,用功學習如何煥發自身頑強的鬥志,令自己奮力拚爭,成為更美好、更堅強的人。因為擁抱這樣信念的人,能更易體驗得到人生的多元與精彩!

參考資料:

《論語》講要目錄

周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