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近日舉辦五周年論壇暨慶典,邀請多位政商界及學術界權威人士聚首一堂,探討中美博弈下的香港新出路。第一節討論環節邀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潘淑嫻校長,以及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博士,討論具有前瞻性。小組討論由資深媒體人陳景祥先生主持。以下為潘淑嫻的發表內容摘要:
我嘗試用「2-2-3-3」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2-2-3-3」即是兩個氣候,兩個觀察,三個挽回,三個呼籲。
兩個氣候:大氣候、小氣候
大氣候和小氣候都影響香港。大氣候有中美博弈、台灣總統選舉、香港區議會選舉、地緣政治等都影響香港。
小氣候包括社會的矛盾,而2014年佔領運動對大學和中學都有很深的影響。
兩個觀察:被逼表態、資訊氾濫
幾個月來,校長面對很多不同人士的挑戰,包括校友、家長,甚至公眾人士。我覺得AQ(逆境智商)和EQ(情緒智商)原來有一個場境學習。我勉勵自己、教育界仝工、學生,現在正是一個好機會訓練自己的逆境智能。
第一個觀察是,很多人威逼校長表明立場,例如會否譴責暴力,會否譴責警方。我很多時都說「有看法無立場」。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要兼容不同持份者的看法,但要我站在其中一方,會照顧不了另一方的人。
另一個觀察是,我發覺很多的資訊或者是假新聞,需要查證(Fact check)。我發覺有很多資訊欠缺知識去理解和演繹。
三個挽回:挽回青年、挽回制度、挽回香港
所以作為一個校長,有這些觀察之後,提出三個挽回,三個呼籲。
第一,我很欣賞中大校長沈祖堯所言:要挽回年輕人。我有畢業生到中大進修,我問他為何不讀港大?因為沈祖堯校長擔任學校畢業禮的嘉賓,於是愛上了中大。之後他入讀中大,我就問他有沒有參加段校長的對話,他回答有。我就問他屬於哪類型的人?他說觀察者。我就安心了。但他說:「校長,我中大畢業後會離開香港。」我問他將去哪裏,讀什麼科目。他回應:「不知道,總之離開香港。香港再不值得我去留戀。」
其實這個小例子道出很多年輕人的心聲。如果想香港人才外流,我們繼續不去思考,不求突破。其實挽回是挽回年輕人,挽回上一代。
我們的上一代很辛勤地建立香港。時代變了,如果繼續選擇在大氣候小氣候交雜的環境下做校長,要學做「一國兩制」的校長。在民主風氣盛行下,學習兼容不同意見的同時,要堅持真理。
第二,要挽回香港每一個人,先要挽回制度。自殖民地時代,很多制度需要處理,例如怎樣解決房屋問題。我問年輕人為何上街示威。因為很多文宣和組織用愛和關心令他們情緒澎湃。因為青年沒有希望,才上街抗爭。所以政府需要挽回制度,挽回民生。
第三,國家千萬不要放棄香港。可以發展深圳,可以發展大灣區,但香港有不一樣的光芒,有不一樣的情韻,有不一樣的味道。
三個呼籲:不要對香港失望、教育工作者緊守崗位、政府思維要有創意
每一個香港市民人人都是教育家。有人說「怪罪於教育」,我們需要自省,需要沉澱,需要反思,需要重新出發。但如果比喻香港為反叛青年時,我做了21年校長,怎樣令他回歸?第一,信仰;第二,愛心,不要放棄他,疏導他的情緒。
年輕人說害怕內地,但我想為何害怕?沒有言論自由,思想自由?誰說的?大人說的?你經歷過,體驗過就不會害怕。因為羊群心理才會害怕。
第一,要呼籲每一個人告訴年輕人不要對香港失望,重新出發。
第二,我特別呼求教育工作者要緊守崗位。即使有言論和思想自由,也不要煽動,要彼此尊重,兼容。大家要做好榜樣,要有人文素養。將來教育工作者繼續培養道德的素養、資訊的素養、思考的素養。用手掩着眼睛,還是目光看遠一點?要怎樣與壓力和逆境共存?愈有正能量的人,愈會成功。所以我呼求教育工作者要緊守崗位,不要提早退休。雖然辛苦,但風暴快要過去,大家一齊努力。
第三,呼求政府用創意的思維去處理現在。有一個校長很有創意,他說:「民間的思維很清晰,大家都累了,可否兩個星期沒有任何暴力的時候,可以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呢?」如果全部人合作兩星期,不需要「和你塞」,700萬人遵守承諾,然後用創意的思維解決問題,就會有新的轉捩點。
另一方面,國家告訴香港堅定做一國兩制,要讓香港比任何地方更國際化,但屬於中國的,對國家有感情的。讓香港這個創意大都會成為國家的驕傲,展示給其他地區看。
展開對話是需要的,但要展開什麼的對話?700萬人在高壓的環境下,仍有心靈的安舒和超越呢?
我作為小小的校長,呼籲每一個人給年輕人多點愛,多點關懷,並不縱容,亦不放縱,情理兼容,恩威並重,用溫柔的語氣,堅定的立場告訴年輕人,其實生命很寶貴的。你要成為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不要給感性蒙蔽你的思想和心靈。心靈應該敞開,飛上天上,非暴力,非破壞,非粗言,要與年輕人一起飛上天空,展現將來。要留在香港,因為生於斯,長於斯。20多年來,你的父母養育你,學校栽培你,不要去新加坡、澳洲。
教育制度是否出了問題?為何學生變得激進?為何學生對國家認同感薄弱?為何有這些現象?歸因很容易。我做校長,經常提醒自己,要留意大多數。不要只留意被捕者,也要留意沒被捕者。我問家長:孩子有問題,是誰的問題?其實是父母的問題。每一個父母應好好管教孩子。有些被捕學生的家庭出了很多問題。我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少年人被捕的原因。
香港前瞻三之三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