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透過知識管理累積學校組織知識

為了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學校或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需要檢視學校成員已有知識,關注現有知識的重要性並有效地使用它,亦需要探索仍欠缺或不足哪些知識。這正是學校的「知識審計」過程。

筆者在上文討論學校如何推行知識管理,從而促進學校中的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並在學校組織內──即是在學校成員間──積累對學校有用的知識,這些知識尤其在不穩定的環境中,可有效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及績效。學校如推行知識管理,可以有效地裝備教師需要的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技能,不單令教師有較佳的專業成長,更可讓學校更能協助學生適應世界急速的轉變。筆者期望在本文再向大家介紹學界如何運用知識管理的理念以裝備教師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以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效能。

組織知識分類

Graff(2003)關注知識型機構並將組織知識(Organizational Knowledge)分為兩類:

  • 顯性(表達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包括書面報告、經營手冊、電子郵件、軟體程式等用文字或數據經整理成可供閱讀的資料或文件,在分析和處理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很容易地表達、編碼、存儲、記錄和交流。
  • 隱性(無形)知識(Tacit Knowledge),如個人經驗、心得或意見,當中包括個人的價值觀、洞見、直覺、偏見、感受、印象、象徵和信念等。這些知識儲存在人的腦海中。由於這些知識未經整理成可供閱讀的知識,因此它們有不易分類編碼及提取的特性。一般隱性知識屬於個人層面,通常不易溝通和分享。透過知識轉化的過程能將個人層面的隱性知識轉化成團體/機構層面的隱性知識,以便團體或機構內更多人分享及提取甚至擁有相關的內隱知識。(Sallis & Jones, 2002)

Hoffman et al.(2005)等人認為知識管理是創造和共享知識的過程,創造和共享上述這兩類知識,可在組織中有效地使用知識。Bhat(2001)將知識管理視為促進知識創造和共享的相關過程(包括創建、記錄、傳輸和利用),並認為知識管理涉及各式各樣的活動,包括學習、協作、測試及各類不同工作的統一及執行程序。

進行知識審計 了解教師情況

Jashpara(2004)也將知識管理定義為創造、組織和交流知識的有效學習過程,其應用可增加機構的智慧資本並提高績效。Perez(1999)亦指出,知識管理提供機會鼓勵機構內成員分享其個人的知識、智慧和增值經驗,以便促進機構內成員知識的交流、檢索、提取和使用,並將其作為機構的資產加以保護。

根據McDonald(2002)的觀點,知識管理是創造性地、有效地和高效地使用組織中所有可用知識和信息的過程,以造福客戶,從而對機構本身有益,這正是教師們在學校所做的,尤其是在小學;這意味他們總是嘗試以這種方式運用所學的一切,來配合和教導班級中具有不同能力和需求的學生。

為了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學校或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需要檢視學校成員已有知識,關注現有知識的重要性並有效地使用它(Crasborn, Hennissen, Brouwer, Korthagen & Bergen, 2008),亦需要探索仍欠缺或不足哪些知識。當我們進行上述的程序檢視學校的知識時,我們正是進行學校的知識審計(Knowledge Audit),這可以幫我們識別學校的知識資源的類型,與它們結構和數量、特徵、這些學校的知識和其他資源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操作類型。透過分析上述知識審計結果,知識審計人員就可更了解學校的知識空間和知識結構的實際情況,我們稱之為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

思維力量比人力更重要

總而言之,正如Turriago-Hoyos、Thoene和Arjoon(2016)引用企管大師Drucker於1957年所言,在知識型機構中,思維的力量(Power of the Mind Rules)的重要性已代替了人力,Drucker肯定組織機構和知識在現代──甚至未來──知識型機構中的重要性。所以,他已率先提出「知識工作」(Knowledge Work)、「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和「知識型機構」(Knowledge Organization)等詞彙,這也說明知識對於知識型機構的重要,筆者期望學校可以秉承教育機構的使命,將知識承傳、分享及發揚光大,故此期望在下篇文章中分享在不穩定的環境中,學校如何透過知識管理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及績效,讓學校能更適應世界急速的轉變。

參考文獻:

  • Bhat, G. D. (2001).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ies, techniques, and peopl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5(1), 68-75.
  • Graff, Todd R. (2003). Introduction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in business. Amsterdam, Netherlands: Butterworth- Heinemann.
  • Handzic, Meliha.(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 through the technology glass.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 Hoffman, J. J., Hoelscher, M. L., & Sheriff, K. (2005).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ustained superio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9(3), 93-100. https://doi.org/10.1108/13673270510602791
  • Jashpara, A. (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Prentice Hall: Pearson Education.
  • Perez, E.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ibrary – not. Database Magazine, 22(2), 75-78.
  • Sallis, E., & Jones, G.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Enhancing learning & education. London, UK: Kogan Page Ltd.
  • Turriago-Hoyos, A., Thoene, U., & Arjoon, S. (2016). Knowledge workers and virtues in Peter Drucker’s Management Theory. SAGE Open, 6(1), 1-9. https://doi.gorg/10.1177/2158244016639631

朱啟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