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接到殷敏鴻先生一封來信。殷敏鴻是誰?
最近40年,中國大陸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只有一次。那就是2004年3月24日七人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湖南人殷敏鴻是其中之一。
24日當天,七人乘坐漁船於早晨六點半登上釣魚島,在島上停留十小時,之後被日本海上保安廳警察控制,用直升機運到沖繩首府那霸市拘押。經中國政府交涉,兩天後七人獲釋,飛回上海。由於這一事件給外交造成被動,此後中國大陸民間出海保釣被禁止。
在釣魚島十小時,他們考察了該島的地形地貌、土壤、氣候、動植物生態以及建築遺跡,拍攝了一些照片(見殷敏鴻在共識網的相關文章)。
2014年10月24日,殷敏鴻給我來信說:「我在20多歲年輕熱血的時候開始參與保釣多年。後來,隨着閱歷的增長和思考的深入,逐漸改變了以往一些民族主義思想,並寫下了一些心得,這其中也有您的文章的影響,在此向您表示感謝……有一段時間,我曾經覺得自己愈來愈沒有底氣,愈來愈不是味道。我作為一個參與保釣多年,並且曾經衝在最前面的志願者,思想的轉變有一定代表性,也有一定說服力,我希望我自己的觀點和轉變讓更多的人知道,為促進中國的民族主義走向文明理性和改善中日關係盡一份綿薄之力,這也算是對自己的過去有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殷敏鴻提到的我的文章,是2002年發表的《對日關係新思維》。他所說的思想轉變後的「心得」,是指在共識網上發表的《釣魚島居住開發環境的歷史地理考證與實地調查》、《警惕中日關於釣魚島的愚民宣傳》、《快速解決釣魚島問題取決於中國》等文章。
應立足現實 制定妥善的對策
殷敏鴻這些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中日兩國有關釣魚島歸屬的爭論十分激烈,兩國學術界都沒有百分之百的理據證明自己完全擁有釣魚島主權。當初周恩來和鄧小平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議,採取了擱置、迴避的態度,這是世界各國對這個問題保持中立的原因之一。但是,兩國媒體對於這一問題的報道,都只列舉有利於自己一方的證據,有意無意忽略有利於對方的證據,甚至火上加油,導致兩國民族主義情緒加劇,出現過激行為,這不利於釣魚島問題的妥善解決,並威脅東亞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們應該在了解己方依據的同時,也了解對方的依據,以便立足現實,制定正確妥善的對策,盡可能多爭取有利於中國的權益。
殷敏鴻在文中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何光滬的一個發言。何光滬說,他曾聽過外交學院一位副院長講釣魚島問題,這位副院長談到了日本方面主張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何光滬認為,應該讓中國民眾了解事情的另一面,不然的話,人們會對自己的政府產生誤解,在某些時間節點上可能會指責政府「軟弱賣國」。
國際法院可有效解決爭議
殷敏鴻說,釣魚島爭端加劇,使日本右翼成為贏家。爭端愈激烈,日本右翼勢力愈壯大,對中國的威脅也就愈大,甚至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其實,戰爭手段無法徹底解決釣魚島爭端。從中國國民利益出發,有必要採取有效方法解決這一爭端,熄滅導火線。通過聯合國國際法院裁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可選途徑。中國一直重視聯合國,國際法院是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這裏的法官來自世界各國,中國曾有過多名法官參與國際法院工作。國際法院聲譽良好,判決結果對當事國有約束力。
該法院成立70年來,解決了大批領土與海洋爭端,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白礁島之爭、英法海峽群島之爭、利比亞與乍得的奧祖地帶之爭、柬埔寨與泰國的邊界領土之爭等。通過國際法院解決釣魚島爭端,有利於在國際上樹立中國維護和平、尊重國際法的正面形象,有利於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當然,根據國際法院規約,這個問題由國際法院解決,需要得到中日兩國同意。假如日本就此問題到國際法院提出起訴,說明日本承認釣魚島問題存在爭議。假如日本是被動應訴,也說明日本承認存在爭議。
殷敏鴻的反思難能可貴。他提出的意見,以及基於國家長遠利益考量的理性目光,值得國人思考。
很多人支持殷敏鴻的意見。2014年12月5日,中國《參考消息報》報道,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國-亞洲中心同年11月下旬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多數中國公民認為聯合國是解決中日海上爭端的場所。這所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3年3月在北京和上海等五個中國城市進行了1,400次當面採訪調查,然後寫出這個報告。報告說,60%以上的中國人認為,兩個國家應該在聯合國解決爭端。
這份報告的作者、研究中國社會輿論的安德魯·查布說,在中國,「存在着沉默的大多數,尤其是在網絡上」。查布認為,中國的網絡論壇、博客充斥着民族主義聲音,常常使普通中國人的溫和觀點不容易被發覺,而外國媒體過於關注某些中國媒體,可能加深了中國好戰情緒正在興起的印象。
(待續)
馬立誠:論對日關係新思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