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宇宙觀
古人在觀察大自然,就領悟出一個「道」。這「道」是一個整體宇宙觀,這宇宙觀重點不在於了解宇宙三維空間上有多大,而是在於了解宇宙間萬物如何生存。人是其中一部分,人要生存,便要保障每一個人生存,也要保持宇宙整體生存。因為整體生存在於保障所有個體生存,所有個體生存才成全整體生存。每一個個體滿足生存的要求可能並不一樣,而能夠滿足所有個體的生存條件,便是一個平衡狀態。有了這平衡狀態,生命才可以延續下去。《道德經》16章便說「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註1)。
這整體宇宙觀是這樣:大自然是一個整體,大自然其中包含天地萬物,天地萬物又自成一個整體,天地萬物其中包含人類,人類又自成一個整體,人類包含群體,群體又自成一個整體,群體包含個人,個人身體又自成一個整體。每一層的整體,都可以相當於自成一個系統,只是結構有些不同。而大自然是一個大系統,由大自然起,一層一層的,所包含天地萬物、人類、群體、個人身體、以及個人思維等所有子系統孫系統,都環流貫通着「氣」,循環不息。而在各層子系統孫系統內,本身也同樣環流着「氣」,循環不息。其實這「氣」並不是什麼,只是一個整合概念,包括能量、訊息、空氣、及其他看不見的物質和非物質等,以能量供給及控制為主,讓萬物賴以維生。而「氣」的調節平衡,就取得了系統平和,這和諧便是「一」了。由「人受氣于穀」可知,這套理論應該在農業革命之後才出現。
二、人體內的「氣」
《黃帝内經‧營衛生會》說「人受氣于穀,穀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週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註2)。
到底「氣」是什麼?這裏說「人受氣于穀」,明確指出「氣」是從穀物而來,《黃帝内經‧調經論》又說「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閒」,可想而知這「氣」,是指從穀物得來的營養,而轉化成熱能,保持身體體溫,可知這「氣」並不是指空氣。
事實上,「氣」又並不是單是能量這樣簡單,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概括了從體外吸收而賴以生存的物質,是人看不見觸摸不到而又感覺存在的。《黃帝内經‧決氣》便說「黃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體內的「氣」便有六種,分別有不同功能,以支持身體的不同運作。「氣」並不是甚麼神秘的物質。
《黃帝内經‧營衛生會》說「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又按功能性質來分,「精氣」是養生的「氣」,「神氣」是控制指令的「氣」。
吸收的「氣」還包括非物質「氣」,《管子‧內業》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註3。非物質「氣」包括五官及觸覺等所接收的外界各種訊息,這些訊息包括意識訊息及下意識訊息,吸收後經過下意識中央處理器處理,作出身體反應、思考以及創新。現在的所謂氣質或氣氛,便是個人或環境所發放出來的訊息「氣」了。
《管子‧內業》又說「是故民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己」。民間疾苦的社會訊息,便是「民氣」,最重要是「卒乎如在於己」,感受「民氣」,是不用溝通和對話,而是自己領悟。
《黃帝内經‧五味》便說「黃帝曰:營衛之行奈何?伯高曰:穀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咽喉,故呼則出,吸則入」。
最後,上文雖說「氣」並不是指空氣,但也包括空氣在內。「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咽喉,故呼則出,吸則入」,古人是知道空氣及呼吸的重要,也知道肺內存有空氣,不過當時仍未知肺部氣體交換的科學分析,都一併把這些看不見而賴以生存的東西,總稱為「氣」。
《黃帝内經・陰陽清濁》更清楚指出「氣之大別,清者上注于肺,濁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氣,上出于口;肺之濁氣,下注于經,內積于海」。所謂「清」,應是指非物質,而所謂「濁」,是指可感覺到的物質。可以理解,「胃之清氣」出於上焦中焦,相當於能量,「肺之濁氣」就是指空氣。
所以講中國古代之所謂「氣」,是不能混為一談,只能憑內文意思理解何種情況後,才看出「氣」在現代知識上的特定意思。
三、「五藏」與自主神經系統
由《黃帝内經‧營衛生會》「人受氣于穀」可知,基本上「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週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是說人進食穀物後將營養送至全身以維持生命的過程。按現代科學分析,這過程主要涉及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
那麼先從食物入口開始看看。簡單的說,食物入口經咀嚼後,通過食道進入胃,在胃部蠕動下,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攪拌磨碎食物,再經幽門推送食糜進入小腸,營養主要在小腸消化及吸收。小腸環狀皺壁內有大量絨毛與微絨毛。絨毛內包含有乳糜管及微血管,乳糜管吸收如甘油、脂肪酸等脂溶性養分,微血管吸收如單醣、胺基酸等水溶性養分,吸收的營養物質由此而進入血管中,隨血液運送至身體其他器官去製造如蛋白質等身體必需的複雜化合物,再通過循環系統送到身體每一個細胞。在細胞內,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的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能量,維持生命。這過程中,便由內分泌系統分泌各種腺體協助進行。消化後殘餘物進入大腸,經結腸吸收水分,廢物在直腸積累成糞便,最後由肛門排出。另一方面,細胞內氧化分解所需的氧氣,則經呼吸系統從口鼻吸入後,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進入循環系統,再送到每一個細胞。有關這方面的科學知識,已詳見於相關的書本中,不在此贅。
《黃帝内經‧營氣》指出「黃帝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用中國古代文化來描述,穀物進入腸胃經分解後,這營養的「氣」,通過陰陽十二經脈以及包括任督二脈的奇經八脈、部分局部網絡的經絡、經脈分支的經別等,再分散使養分送至皮毛等微細部分。經脈的網狀結構分析,與循環系統的血管網絡結構差不多,也是遍及至全身。但經脈網絡結構與血管網絡結構,有明顯的分別。
第一,按《黃帝内經‧經脈》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經脈是看不見的,而血管是可以看見。
第二,陰陽十二經脈以及奇經八脈,所行經路線與循環系統的動脈靜脈是不一樣,而且理論上,陰陽十二脈連接成一個環迴路線,按《黃帝内經‧五十營》說「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推斷經脈環迴路線總長度約數有十六丈二尺,一日二十四小時環迴五十次,循環不息,所以稱為「五十營」。
第三, 按《黃帝内經‧五十營》說「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一呼一吸各脈動兩次,按計算一分鐘呼吸約十次,與現代人差不多。脈動與呼吸關連最大,脈動應該不是心跳脈搏。
畢竟,按現代科學所描述的養份及氧氣輸送至每一細胞的過程,雖然在物理性及生物化學上已研究得非常深入詳細,但都顯得生硬呆板,欠缺靈魂及動感。一、已知養分由循環系統輸送,但是,身體各部分肢體的動作或運動,用力多少,所用能量多少,應該會因為動作不同而有所不同。單靠心臟跳動把血液輸送,完全欠缺能量分配的考量。二、已知血管內有血壓。倘若血管是金屬造的,在密封狀況下有內壓,可以理解。但血管是平滑肌所造,有彈性的,血管壁要維持一定彈性,才能維持一定的血壓。
若調節血管壁的彈性,便可控制管徑及所通過的血液流量,即是這可以控制所通過的養份和氧氣。而按《黃帝内經‧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可以理解,經脈的作用,應該可說是血管壁的管徑控制,甚至可能包括在細胞內多種酶作催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產生熱能的控制。這應該便是我們日常所說行氣活血了。如此說,「五藏」或全包「五藏六府」總共的「十二藏」,與現代科學研究所得的自主神經系統或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非常接近。
位於下視丘以及腦幹的自主神經控制中心,就是透過脊髓下達至各器官,控制體內各器官系統的平滑肌、心肌、腺體等組織的功能,如心臟搏動、呼吸、血壓、消化和新陳代謝。自主神經系統並負責調節身體的無意識行為,負責身體休息時的「休息和消化」或「進食和繁殖」等活動。還包括如接受驚恐等外在刺激然後分泌腺體作出反應的本能。
這自主神經系統功能,與《黃帝内經‧本藏》所說的「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都非常相似。可以說,「五藏」其實就相當於大腦、小腦及腦幹合起來的功能。
所不同的,現代科學只去到物理性分析,控制的運作分析則欠奉,而中國古代的分析,物理性分析因為條件所限而無法精細,較多集中在控制的運作上,不過對於下意識功能的分析較現代科學研究更廣。而「五藏」中的「心」有三種層次的思考,除了腦部思考工作之外,還多出了前邏輯思考這部分的創意思維,更是現代科學所未有探討過。
四、結語
中外文化差異最大的分別在於,中國古代有「陰陽調和」理論作處理問題的原則,現代科學受西方文化傳統影響,並沒有這方面的理解。事實上,「陰陽」、「一」、「氣」、「五藏」、「經絡」及下意識等,還有很廣闊的研究前景。
註1:本文引用《道德經》,都是出自香港無名出版社出版《道德經2010》,曹鴻輝校正及標點。
註2:本文引用《黄帝內經》,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57~361冊景上海涵芬館藏明翻北宋本《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
註3:本文引用《管子》,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44~347冊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管子》,(唐)房玄齡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