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顧:
繼把三個孩子送進世界級學府史丹福大學後,史丹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近年在香港浸會大學執起教鞭,面對香港莘莘學子,感觸良多,遂將自己的想法集結成書,今年出版《40個提案——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陳美齡這位「局外人」經過多番資料蒐集和研究,指出當下教育最大的問題癥結所在,香港文憑試(DSE)首當其衝。
談改革首先要為現存的教育制度號脈斷症,陳美齡在書中提出五大弊病,包括窒礙社會流動、側重評核、資源分配不公、專上教育考試不公和教育商品化,其中以側重評核和專上教育考試不公的情況最為迫切。她說:「目前香港教育根本問題在於太舊,制度仍戀棧選狀元的汰弱留強,但安全網不夠強,使被淘汰的人沒有回頭之路,扼殺很多不同的可能。」
陳美齡認為高中問題在於難以走出DSE困局,而文憑試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這個考試所承擔的責任和權力太重。從2012年開始,香港文憑試取代香港會考(HKCE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兩個公開考試,讓學生原校升讀高中,同時也造成「一試定生死」的局面。實行數年至今,DSE制度和課程備受質疑,社會上有不少負面評價。她分析道:「DSE彷彿變成十二年免費教育的一張成績單,學生考不好就浪費了十二年時間,為DSE考試操練成為整個制度得唯一目標。」
分數評核主導 學生「跳船」失信心
另外,DSE造就大批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資格,但學位供不應求的現象。2016年首次應考生人數比2015年少6000人(8%),合格率42.2%,有24467名學生取得入學資格,但大學名額只有15000個。報考DSE人數持續下降,2017年更有多達7000名或以上學生相繼「跳船」,選擇其他考試和海外升學。大公報報道引述津貼中學議會前主席林日豐表示,文憑試競爭大,不少經濟能力負擔得起的父母選擇盡早送子女到外地升學,能力不足的學生會選擇轉讀職業訓練局等機構主辦的職訓課程,或直接投身社會。這些數據均反映學生和家長對DSE評核和制度得不信任,同時也反映本地升學途徑的選擇狹隘。
愉快學習要從收生開始
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倡愉快學習,陳美齡道:「提倡愉快學習要從愉快收生開始。」 目前香港採用大學聯合招生系統(JUPAS),按學生分數與所選的大學學科進行配對,但陳美齡認為,目前機制流於表面,宜開放更多升學途徑選擇,不然最終只會造成三輸局面:學生沒得到可以持續進修的機會、大學難以吸納最優秀合適的學生、社會人才不能發揮所長。「試想像一個很有數學天分的學生,但他中文成績可能考不到第3級,在DSE和JUPAS的框架下,已經喪失進入大學的機會。」陳美齡問道。談到這裏,香港人可能馬上想起「星之子」陳易希的例子,會考12分,中英文不予評級之下,仍憑個人的才華和創新科技出色的表現獲香港科技大學破格錄取,可惜這樣的例子絕無僅有。
陳美齡認為,香港現有的專上教育錄取制度過分被分數主導。她指出:「外國招生除了看SAT、ACT等能力考試外,學生還需要寫文章闡述自己繼續升學的原因,附上發表過的論文及師長推薦信等,讓學校能用充分時間全面認識和了解學生。如果只看分數,我三個兒子都未必能進入史丹福。有些同學分數不高,但高中發表過論文。這樣讓學校全面地認識一個學生,才判斷要不要錄取。」
JUPAS系統也提供空間讓學生上載自我介紹的文章和素材資料,如個人作品集等,但似乎未發揮功效,使考試分數成為學生唯一能依賴和寄予厚望的大學入場券。「目前DSE的空間太窄,望子成龍不應該只有一條路。有些學生為進大學,選科取易不取難,寧願把時間花在不感興趣的科目上,這不是浪費時間嗎?難怪學生怨氣沖天。」
通識教育不應評分 讓學生暢所欲言
新高中課程將通識教育列為必修科,然而在文憑試的框架下,科目的效果並非盡如人意。通識教育的概念最早來自希臘的博雅教育,主張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陳美齡認為,科目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和發表意見,故此不應該用課本、框架,更不能用分數限制學生的空間。她說:「通識教育不能用課本教,更不可以打分,充其量只能用合格或不合格來評分。這是鼓勵學生發表意見的科目,怎能給意見評分?若立場與老師南轅北轍,少給幾分也是人之常情吧?即使多個老師共同評分也未必能讓學生信服,不如取消評分,讓學生放鬆腦袋,暢所欲言。」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陳美齡建議通識教育課程應該讓學生增廣見聞,才能做到獨立思考。她說:「通識教育不可以紙上談兵,盡量讓他們親歷其境。例如談到環保議題時,要讓他們見一下受污染的地方,才能觸發他們思考問題所在或是如何解決,其他議題依然,有助豐富學生的人生經驗。」
中學學分制拓寬學生選科自由
人才是社會發展最寶貴的資源(human capital ),以人為本是全球教育的發展趨勢。陳美齡說:「教育是為未來的社會培養人才,當然有義務要往前多走幾步,才能做得更好。每個生命各有千秋,都值得投資,如何發現他們所長?關鍵在與如何實現量身訂造的教育(Tailored education)。」
針對高中改革,陳美齡認為增加選擇是達致平等的不二法門。她提出向美國高中合國際學校的學制借鏡,採取中學學分制模式,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興趣自我調節,以累積學分為畢業基本,加大選科自由度;考試隨時歡迎學生應考,更應用合格和不合格作為成績,減輕學生壓力,鼓勵他們多修讀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發掘新知識。有人擔心在亞洲實行這種模式會否水土不服,陳美齡特別提到:「現在上海正在試行這要方案,我們先觀望,若然成效不錯,也是值得借鏡的模式。」(註一)
教育的意義眾說紛紜,有學者提倡教育的無目的論,旨在讓學生成長,有學者認為教育是一項謀生工具,直接影響工作能力和社會地位。正因為教育在社會發展中扮演不可取替的角色,不少國家和地區實施義務教育,香港也不例外。經過12年免費義務教育後,是不是一定要進入高等教育? 美國教育哲學家John Dewey在二十世紀初期的研究發現,只有1%學生進入高等教育,5%學生進入高中,但有將近一半學生在小學五年級以前退學的現象,反映每個人對知識的的興趣和衝動都不一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副教授王俊斌更認為,教育投資延長更可能演變為一種學術消費。 (註二)陳美齡說: 「我們必須知道社會中有些人未必喜歡或需要讀大學。若增加高中選科的自由,這批學生便可以節省準備大學入學試的時間,投資在他需要的範疇,如職業訓練,提早熟悉未來工作需要的技巧。」
望拋磚引玉 引起討論
高中是對塑造學生的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陳美齡認為高中應該留更多時間與學生溝通,與他們討論未來讀書就業的發展,比起操練試題,待他們考試過後便忘得一乾二淨來得更有意義。早前傳出史丹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可能問鼎下屆教育局局長,消息甚囂塵上,她已開腔否認,但仍道:「希望這本提案能帶來一點衝擊,希望像種子一樣引起更多討論,對政策設立有點幫助。」
註一:http://gaokao.eol.cn/zui_xin_dong_tai_2939/20140919/t20140919_1177783_1.shtml
註二:王俊斌:<潛能去向理論與教育公平問題>,台灣:《教育與社會研究》第十三期,2007年,頁41-70 。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