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李小龍的80歲冥壽,他是在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的三藩市。近年有不少英文作者,仍不斷地炒作李氏的一些所謂「秘聞」,以達到賣錢目的,有人竟把他說成是猶太人、有猶太裔血統,實語不驚人、死不休。
李小龍父親李海泉(1902-1965),原籍廣東順德,是當年省港粤劇界的大老倌、「四大名丑」之一(丑乃粵劇行當「丑生」之意)、亦是粵語電影的一線喜劇演員,當時他與舊金山華埠「大舞台戲院」簽了一年的演出合約,並憑此工作合約取得美國入境許可,攜同妻子何愛瑜在一年前(1939年12月8日)乘船抵美,被安排住在隔戲院幾個街口的一個公寓單位(有說可能是大舞台的物業),後面毗鄰便是李小龍出生的東華醫院(Chinese Hospital)。
大舞台位於都板街(Grant Avenue)1021號,是當年華埠的中心點,是該區多間大小戲院中,歷史較悠久和大的一間,1909年開業時叫做Oriental Theatre,1924年改為Mandarin Theatre(大舞台戲院),然後約在1950年再改名為Sun Sing Theatre(新星大舞台戲院)。李小龍日後失言闖禍挑戰整個華埠,便是始於這間新星戲院,他當時在張仲文(Diana Chang,1936-2019,邵氏紅星)的1964年登台演出工作團隊中,任職跑腿和司機。
香港藝人到海外登台演出(俗稱走埠),是一條可觀的財路。當年去美國的船程需時至少20日,去一次美加走埠,來回可能損失幾個月在香港的工作收入,肯去金山的大老倌便不多(去南洋的較多),物以罕為貴,所以例必場場爆滿,且是賺當年有四至六倍購買力的美金。李海泉便經常到美加「掘金」,在東西兩岸都有多個落腳點,且有很深和廣的人脈網絡。
李小龍出世當日,李海泉便正在紐約演出(可能是三藩市大舞台的姊妹戲院),據與他合演的同事麥先聲(麥炳榮弟)之回憶,李海泉即時向戲班全體上下派煙仔(等於西人派雪茄)報喜。事有湊巧,李小龍日後在西雅圖的監護人周少平(Edward Chow,陳錦棠徒弟、李家朋友,Ruby 的丈夫),亦於此時在紐約演出,但相信不是同一戲班。李海泉是次一年長的走埠演出,酬勞肯定相當豐厚。
李小龍母親是何東爵士的侄女
何愛瑜(Grace Ho,1907-1996,原名柏蓉)是何甘棠(Ho Kom-Tong,1866-1950,原名啟棠)的女兒、即是大名鼎鼎何東爵士(Sir Robert Ho Tung Bosman,1862-1956,原名啟東)的侄女,何甘棠乃何東同母異父的兄弟。何氏家族,是香港開埠早年富甲一方四大家族之一,現時港島半山區建築宏偉的孫中山紀念館,便原是何甘棠的私邸「甘棠第」。
何愛瑜在上海出生,遷港後與父親一家人住在甘棠第,她雖非乃父正室所出,但她的原名柏蓉,便與眾多何家女兒同以柏字命名,可見她在何家的正統地位。關於李小龍的一生,可參閱筆者的《李小龍年譜》(中華書局,2017),或簡約版《真假李小龍》(灼見名家,2014年11月29日至2015年11月28日)。 李小龍的洋血統全是來自他母親,多年來有好幾個說法。
把李小龍「商品化(Bruceploitation)」的,其實不只是眾多的劣質英文作者,亦包括他的家人和不少大陸商品,近期又有一些不負責任的書作、網文,把李氏的一些所謂「秘聞」大肆炒作謀利,但往往又由於查證馬虎,錯漏百出而鬧出笑話,當中顯例是美國人Matthew Polly的Bruce Lee, A Life(Simon & Schuster 出版社 ,2018),除了爆出幾宗「新發現」的荷李活緋聞外(全是女方的一言堂),亦「幻想創新」地提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李氏死因,最搞笑的,便是Polly竟把李小龍說成有猶太人血統。
這個猶太人血統的誤會,主要是由於何東生父確是猶太人,但Polly卻忽略了何東與何甘棠,只不過是同母異父兄弟關係。唯獨出版商是名店,宣傳工夫便做足有餘,致令不少英美、香港以至大陸的主流傳媒、李氏影迷/武迷、和一些猶太人的網站,都煞有介事地跟風胡說一番。
這些英文作者,多自視對華文化有一些研究,如Polly便不斷吹噓他曾在少林寺學武的經驗,香港人一眼便看出,這些所謂「少林武術速成班」,實是國內一些專騙老外的幌子,但Polly竟視之如寶。而不少這些作者,實多仍帶著「歐人主觀(Eurocentric)」、甚至有鄙視的眼光去討論華文化,這「李小龍實有猶太人血統」亦不例外,不少極右派白人主義者、如被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視為盟友的「新納粹」主義者,便是極端歧視猶太人的。
何東年代的香港,法律上仍容許一夫多妻,而何東這一兩輩的何家男士,亦多是「後宮佳麗三千人」的擁躉,眾文獻皆指出何東有妻妾4名,而何甘棠便更進取,有妻妾12名和數不清的情婦,子女超過30多人。故此,何家的世系大樹圖,要全部列出可能會長過《清明上河圖》。附圖的簡略版,是筆者根據較可信的資料,包括何鴻鑾 (1927-2015,前港英政府高官,何東的直系曾孫,見圖)的書,列出何愛瑜與何家的關係:
可見施娣女士(1841-1896),才是何氏家族的主角,她是廣東寶安人(香港北鄰),約在20歲時與何仕文(1839-1892,Charles H. M. Bosman,猶太裔荷蘭人)結合,文獻多指出他倆並無正式結婚,育有四子一女(有說不只此數),何東是老二,而老大何柏顏的丈夫蔡昇南(何是蔡的妾氏)乃怡和買辦,他帶何東入職怡和,是何家發跡之始。何仕文約在1859年離開家鄉荷蘭,來到剛成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闖天下,一度是頗成功的商人,約在1873年離開香港,獨自往美國發展,後再遷往英國定居、結婚(亦育有四子一女)並入籍,53歲時在倫敦逝世。施娣與何離異後,嫁予華裔商人郭興賢為妾,育有一子二女,何甘棠便是他倆的兒子。
不爭的事實,便是何甘棠乃100%的純華裔,與何仕文完全沒有血緣關係,與何東只是同母異父的兄弟而已。但為什麼何甘棠不以郭或施為姓、而是以何為姓?文獻沒有劃一可靠的解說,或許這是施娣的刻意安排。筆者認為,以當時香港的社會環境去考量,施娣絕對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女姓,她能在一個男權主義的世代中有所作為,肯定是有頗高的自信心 ,有一定的謀生和英語(縱使是洋涇浜英語)能力,能自力養大一群子女,更懂得讓他們(起碼是眾子)有良好的教育,啟東、啟福、啟棠皆在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畢業,成為他們日後事業成功的基礎。
何愛瑜是何甘棠與一名歐裔情婦所生的女兒,由張瓊仙(何甘棠的另一情婦)收養並照顧。何愛瑜生母的資料,如姓名、籍貫、族裔、生平、生卒日期等,文獻中完全空白。何愛瑜在1939年陪同丈夫來美工作時,她提供給美國政府的資料,尤其是在辦理李小龍的美國出生證明文件時,報稱她本人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英國人。當時是二戰前夕,美英是盟友、德國是美英的敵國,她這樣的申報可理解。
到後來二戰時,李家留居在日本佔領下的香港,在這三年零八個月期間,由於日方需要營造歌舞昇平假象,文娛活動照常,一線藝人如李海泉遂在招攬之列,他在這日據時期便能如常演出。何愛瑜此時報稱她母親是德國人,當時德日是盟友、英美是日本的敵國,她這樣的申報,亦可理解。在文獻中,筆者便從未見過她提及猶太裔,而她本人更是天主教徒(李海泉的教名是若瑟Joseph,墓葬在長沙灣天主教聖辣法厄爾墳場)。至於李小龍,他亦甚少主動討論自己的洋血統,多是被傳媒問到時輕輕一筆帶過,亦從未提及猶太裔。
無謂的炒作
一般來講,猶太人改信基督教(或任何其它宗教),是會被族人視作離經叛道,是會被逐出家族的,而何仕文的墓碑(在倫敦Brompton Cemetery)竟有十字架標誌。而何東亦在晚年入教(由施玉麒牧師施洗),下葬在當年歐裔和基督徒為主的跑馬地香港墳場,他的墓碑亦有十字架標誌,可見何仕文和他的直系後人,似乎都不怎麼當自己的猶太裔是一回事。故此,上述英文作者將何仕文的猶太基因,硬套給李小龍,既是一知半解的謬論,亦是無謂的炒作!
根據何愛瑜自述,李小龍應該有四分之一的英或德國人血統,而根據蓮達(Linda,李小龍妻)的書作,她亦指出何愛瑜是半德裔,估計資料是來自李小龍。當然,DNA測試或可提供一個較準確的答案,但這便需要何愛瑜的後人合作了,估計他們亦不太理會這猶太裔謬論的。
最近辭世的「賭王」何鴻燊,他才是真正有猶太裔基因(見上圖,他是何仕文的直系曾孫),而賭王與「功夫王」的親屬關係,實亦不深,他們只不過是外圍遠房的表兄弟、即是施娣的直系曾孫/旁系曾外孫而已,何鴻燊比李小龍年長20歲,文獻中似乎尚未發現他兩人有交往的記錄。總而言之,依據目前已公開的資料去判斷,李小龍只有英或德國裔血統,是並沒有何仕文的猶太裔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