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正式向巴國人民宣布與台灣斷絕全面外交關係。
行政長官一職,真非常人能為。今早您在扶貧大會提到「破天荒」的舉指,令人印象深刻。孫中山的均富主張,當然是華人社會的共同努力目標。
全球矚目的「南海仲裁案」引起軒然波瀾。台灣長久實質控制的太平島居然受到池魚之殃,從「島」降格為「礁」,對台灣經濟海域影響至深。馬英九總統在卸任前,積極訪視了太平洋島等幾個重要據點,在這次訪問中充分展現其先見之明。
我相信有一個重點,就是李宗仁在當時是極少數真正有實力能挑戰蔣先生的政治人物。
政治歸政治,歷史歸歷史,孫中山究竟是扮演何種角色?作者認為他扮演的是鼓動風潮、造成時勢的角色。
百年前的一頁波瀾壯闊的歷史,如今讀之,仍覺發人深思,令人神往。
最新一期的《遠見雜誌》做了一個四地社會進步指標的調查分析,以9種指標來檢視四地社會的比較發展,其結果令人驚訝。面對如此的現象,怎不令人深刻反思?
觀察江宜樺的學思及從政歷程,我認為他充分掌握了傳統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與進退分際。學術與政治之間的權衡取捨,是古今中外學院知識份子永恒的課題。
李光耀在香港有四次成功的公開演講……1970年他在獲頒港大榮譽博士時提出新港「雙城記」,因為兩者具有共同優勢──西方文明影響,又有傳統社會價值觀。另外是2000年在中文大學獲頒榮譽博士時致辭,場外示威聲浪不斷。當時他對香港未來做了很多預測,幸或不幸,現在都成了事實。
我們身處在一個政治化得離譜的時代,每個人都被人貼標籤,也習慣貼他人標籤。左右紅橙黃藍綠:似乎除了顏色,其他是非黑白都是次要。
2015年1月,中國國民黨產生了遷台以來最年輕的黨主席……就任黨主席的當日,有傳媒帶有挑釁的語氣問他「有人說你是最弱的黨主席,你如何看待」,他的回答讓人激賞「主席最弱,但黨要最強」,同時也反映了他「內造化」和「內閣制」的戰略思想,來因應台灣政治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