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ar 30 2025 19:07:2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共享共嘗

同日三件事──蝦籽薑蔥叉燒撈麵
作者:李文基2023-12-23
最後經過拼搏,好消息證實長途賽還是歐洲馬奪魁,但我們擔憂的兩場短途和一哩賽頭馬還是落在香港兩匹馬王手裏,尤其是「金鎗六十」以大勝而回,令人振奮。
優哉悠哉──鯉魚草羊鍋
作者:李文基2023-12-17
令人想不到園內竟然有幾所博物館、美術館和寄養了中國國寶大熊貓的動物園,可以說是五臟雖小,內藏甚豐,閒來遊半天還是走馬看花,未能深究。
酒──黑椒海鹽煎龍躉魚肝
作者:李文基2023-12-09
酒入愁腸愁更愁,所以輕杯美酒打開話題,才是言歡的好場合。最怕是追酒和勸酒,這場面一出現,知我者便明解是本人告別辭別的時刻來臨了。
反效果宣傳──貴州筍乾炆鬈毛豬腩
作者:李文基2023-12-02
此刻坐在大型連鎖快餐店内,貼滿食餚海報,其中一張以超低價推廣冬季臘味,但顯示出的是肥肥冷冷凝結的臘腸片,絕對引不起食慾,做推廣的可懂得什麼是美味佳餚的賣相啊!
悠悠九十戴──小兒菜炒吊片
作者:李文基2023-11-25
今天六國酒店跟香港在社會經濟不濟下再發揮動力,在中菜廳推出懷舊點心,把當年由點心傳菜員背起肩帶托盤每枱叫賣蝦餃、燒賣、叉燒包的特色重現,令人懷念過去的黃金歲月。
倒行逆施──蠔油洋蔥炒金錢腱
作者:李文基2023-11-19
冰河時期的股市,如何打救實質的經濟市場,真不懂。希望官場上有高人想出妙計,笨市民還是關心,日常行街買餸的小枝葉。
水清無魚──清湯蘿蔔牛舌
作者:李文基2023-11-12
特首攪盡腦汁要市民留港消費,要大聲唱好夜繽紛活動,到頭來不知小商戶快要斷氣難活,高官們倒行逆施勞民傷財。古語有云︰水清無魚,還是看着真情實况,留點空間,讓市民自由發揮,不要好心做壞事就拜謝了!
學習分類減廢──皮蛋青瓜苗香椿炒蛋
作者:李文基2023-11-05
香椿芽是香椿樹的嫩葉,持有一種香氣,今次試試加入皮蛋調配,同時也放入清爽的青瓜苗令菜餚更豐富口感。
難以了結──魔鬼的誘惑
作者:李文基2023-10-28
解決不了的就是以巴兩地都是把耶路撒冷列為自己的聖城,誰都想把聖城建立為自國的首都,由中世紀歐洲十字軍征東展開,便跟阿拉伯種族開戰長達二百多年,烽火從未平息。
國際名廚慈善宴──天鵝戲烏龍
作者:李文基2023-10-22
當然來得大會的義廚們都是為善最樂,不計較付出體力,廚藝的辛勞,還會自費住宿及往返機票,把籌到的每一分錢,不扣除任何成本全數捐给大會饋饋贈受助機構,大會最後籌得1,000萬善款。
要學的還有不少──豉椒味菜炒胗肝腸粉
作者:李文基2023-10-15
雖然年近退休,但要學習的興趣事物,還是多不勝數。就因每個周日下午都參與乒乓球活動,便把周日賽馬投注節目縮减了一半,看看有何辦法保留得兩全其美? 互不受影響就好了。
阿Q精神──桃膠鮮菌煮白蜆
作者:李文基2023-10-08
管兩老怎樣說,我還是喜歡在街頭耍樂,爬山玩水,無拘無束,口袋缺錢也無所謂,終於要走入熱廚房,滿頭大汗的幹活維生。
搞什麼 ──星洲炒意粉
作者:李文基2023-10-01
時間許可的話,總是乘電車上層坐下來,觀看鬧市街道景况,慢慢地在兩邊遊走,有廣告招牌,有店舖,有人物,活生生的現實畫面,但近來路上的店舖都貼上招租告示,街道遊人疏落一片,淒清冷漠,使人嘆息!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作者:李文基2023-09-24
有一件在飛機上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把坐位背上擺放的垃圾纸袋,用來書寫有關到地工作的要綱及開會細節。其實用紙寫上了,便可以牢記在腦袋不會忘記,是個人習慣。
孤獨上路──節瓜炆煮奄仔蟹白蜆
作者:李文基2023-09-17
此食譜從順德菜的黑毛節瓜煮蟛蜞轉化而來,因為香港不易找到細小的蟛蜞(小蟹),當地人吃其鮮美味道而不吃其身,把它改用奄仔蟹,可吃其肉鮮,蟹膏濃香也不錯呀!再加幾隻白蜆就更上一層樓了。
後有來者──苦瓜茄子炆白鱔蝦球
作者:李文基2023-09-09
苦瓜茄子炆白鱔蝦球是一位老顧客食家想出來,要求我烹製的,我們試食後覺得滿意,便公諸同好。
當上飯堂主管──白瓜苦瓜炒煙燻肉
作者:李文基2023-09-02
這道菜以清爽為口感,所以不用加醬料,便可將白瓜的甜、苦瓜的甘、煙熏肉青的香味不同層次呈現出來,是夏日妙品。
一代宗師──白雪紅梅綠悠悠
作者:李文基2023-08-26
楊貫一師父在8月25日大殮,拿起筆再寫一些在他門下工作的點滴。1986年,進入富臨飯店「阿一鮑魚」廚房當二把手,默默學習一哥的獨特烹飪概念。
做工廠飯堂歲月──紅鹹檸鹹蛋炒飯
作者:李文基2023-08-19
1980年初,從熱廚房轉職到一製衣工廠的員工飯堂工作,要為1000多員工安排每日午飯。留在這樣的工作環境,為的是家中有兩個小女兒。
大為感觸──荔枝菠蘿咕嚕蝦球
作者:李文基2023-08-05
看到一張沉船照片時,也聯想起最近常出現在電視新聞裏那隻迷途的鯨魚,在西貢一帶水域張開大口誘吃魚群的情況,跟沉船直豎的照片很相似,令我很感觸。
靈丹妙藥──彭公鴨
作者:李文基2023-07-29
其實此彭公鴨是從彭公鵝改過來的,因鴨的價錢便宜,個子小、油份少,適合4人家庭食用。其實這是從產後少婦補品改良而成,適合喜愛吃醋的人進補。
廚藝比賽的食材──丁香口蘑炆鴨
作者:李文基2023-07-22
多年來出席過不少廚藝比賽當評審,有時還會參與出題目、為比賽選用的食材定案。今年當評判多了,發覺最好的比賽食材應是素食。
食材貴買平用──上湯芝士焗龍蝦
作者:李文基2023-07-16
中式上湯芝士焗龍蝦是沒有添上牛油麵撈,因為不會放入焗爐焗至焦香。烹調龍蝦能把握八、九成熟是最高境界,一旦過火口感便不好。
借個方便──宮保雞丁
作者:李文基2023-07-09
從前食肆有兩項方便路人之事,一是急急腳進店找洗手間,之後便頭也不回離去。日子有功,小食店在門外掛上小牌,寫着洗手間不便外借。
等待3年的美味──肘子雞燉水蚌湯
作者:李文基2023-07-01
肘子是整隻火腿的精華,前肘是豬腳骨,肉質少,腿尖肉比較粗劣,鹹味重不宜燉湯。
美食遊首航──大頂涼瓜蠔豉生根炆火腩
作者:李文基2023-06-24
吃涼瓜(苦瓜)就是愛吃其苦甘味,人愈大愈喜愛,所以不用出水搓水去其獨有的味道。
美食E班基──甜梅菜菜甫鹹檸蒸魚
作者:李文基2023-06-17
惠州乾鮮梅菜帶甜味,要配上不鹹的潮州菜甫乾和鹹檸檬,它們是一絕搭擋,能把室內養殖的魚化腐朽為活海鮮,沒話講。
刀、叉、筷子──臘味焗黃油雞
作者:李文基2023-06-10
16世紀,歐洲各地的貴族才開始用刀、叉、匙羹進餐。到今天,不論中西餐都有用上刀叉進食,居功者是「鮑魚大王」楊貫一。
美食遊啟航──米酒雞
作者:李文基2023-06-04
今次和大家分享的菜餚是米酒雞,選擇的光雞可用海南文昌雞,因雞身細小而且耐火(不易過熟),或用大騸雞半隻亦可,重點是把雙蒸酒的酒精在慢煮後完全揮發掉,只留下香氣和其他食材完美結合。
人手嚴重不足──砂窩爆胗肝魚鰾
作者:李文基2023-05-20
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今天已發生在香港飲食界,現今本地食肆誰不在為此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