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良性循環是「成功,改進,再成功,再改進」;而由成轉敗的過程是「成功,自滿,失敗」
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
中央政府對林鄭最有用的支持,是讓她有效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贏得港人的信任。
對比五年前的情景,當感到今天所見,十分值得欣慰和珍惜。
以下並非TSA試題,不須操練,沒有標準答案,適合小三學生或具同等智力人士解答。
「揭穿」這陰謀的人,大概沒有看過開票點票是怎樣進行的。
如果「上面」對任命人選的決定完全以民意為依據,那獲「欽點」的領袖也可以是「依靠群眾得位」的。
陳:這麼說來,林鄭這些年在政府裡,可真委屈:上欠賢君,下缺能臣;英明神武,獨我一人!
對於林鄭的「新」政綱,人們也會問:是不是今日的娥要打倒昨日的娥?
要作出公眾歡迎的承諾,又必須考慮落實的可能性,這原則適用於所有競選政綱。
對得興起,且多作幾個版本,或許適用於處境和心態不同的各參選人。
最少有三個有爭議的問題,候選人不能迴避
中國政府有沒有理由要在2047年取消一國兩制,要看到時繼續實行一國兩制對國家是否有利
梅麗史翠普的發言在頒獎禮內外得到不少人的認同和讚賞。白宮新聞秘書稱讚她的發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肺腑之言。
一次選不出,誰能保證第二次可以選出?到時出現的亂局,香港怎能承受?
坊間不時流傳的「高人」放話,其實何嘗不是娛樂性高於真實性?
中央早有Plan B,找到有心有力的人延續CY管治,保證「人變,路線不變」!
中央對 CY 一直「充分肯定,高度評價」,怎會不讓他連任?未來數年香港形勢險惡,中央要求行政長官必須具備駕馭複雜政治局面的能力,沒有人比 CY 更適合當下屆特首,中央不可能叫他退下。
要保證中央指定的人順利當選,我看最有效的辦法是把所有反對派的選委DQ。他們公開表示不支持梁振英,已足以證明他們不是愛國愛港,沒資格投票選舉行政長官了。
新一屆的行政長官選舉將於明年3月舉行;現在已踏進12月,但所有被視為熱門的人物仍未有明確表示參選。所以不少人問,這一次的競選活動為什麼比上次遲了開始呢?
釋法說各公職人員的宣誓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香港特別行政區作出的法律承諾」,準確地反映了《基本法》和香港法律的有關規定。
基本法和有關法律,都沒有授權作為議員監誓人的立法會主席或秘書,以議員宣誓無效為理由,自行宣布褫奪議員的資格。假如《解釋》真的作了這項賦權,就是對原有法律的重大修改。
五次「人大釋法」,每一次給基本法裏原來寫得比較籠統的條文所賦予的具體內容,都沒有偏離或超出原文的含義,並不是如反對者所說,釋法是「搬龍門」,是改變了原來的法律。
連日來繼續有人評論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處理「宣誓風波」的是非,其中多有提及我當立法會主席時容許黃毓民再次宣誓的「先例」。有關的法律和程序問題,儘管我已講清講楚,有的人仍是不明不白。
他在辯論後對選民演說,還要意氣風發、自以為幽默地高呼:「我向所有我的選民和支持者承諾,向所有美國人民承諾,我完全接受這場偉大的歷史性的統總選舉的結果──如果我勝出!」難怪很多民主黨人說,對付特朗普最厲害的武器,是他自己的說話。
法庭拒頒禁制令,宣誓依程序進行,建制派議員離場抗議,會議宣告流會。事到如今,各方都是輸家。
走上擂台的人如果一味捱打,無力招架,不會有人同情,只會遭人恥笑。
我們慨嘆香港的歷史和現實環境出不了政治人才。但美國呢?
我仍希望不是所有賢能之士都選擇成為遊於冥冥的孤鴻。
Ellenberg 在這本書裏向讀者介紹的,是第四類問題:簡單但富有深意的數學問題,如直線和曲線、統計學、概率、博弈論、集合和羅素悖論等,當中毋須涉及冗長的運算或複雜的定義和定理,卻包含了深邃的數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