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Mar 29 2025 19:34:5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金玉良言

實現兩岸和平統一,還看香港一國兩制
作者:曾鈺成2020-01-13
如果中國領導人仍然堅持以「一國兩制」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目標,今後最重要、最艱巨的任務,無疑是要爭取台灣民眾重新建立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其中需要處理的,是怎樣對待台灣選舉的問題。
解決深層次矛盾,只欠決心
作者:曾鈺成2020-01-06
港人應該記得,早在2005年,時任總理溫家寶已經指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事隔14年,經歷了3任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對解決深層次問題有什麼作為呢?為什麼社會矛盾不但沒有紓緩,反而繼續惡化呢?
令損失減少,讓傷痕癒合
作者:曾鈺成2019-11-25
我對特赦問題有進一步的看法。我認為,行政長官應該給特赦劃兩條線:一是區別罪行的嚴重程度,赦輕不赦重;二是設定止暴的期限,赦前不赦後。
中央頻催促,立法更無期
作者:曾鈺成2019-11-11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觀察到「港獨」或其他激進分離勢力有什麼活動,是因為沒有第23條立法而「不斷加劇」的呢?假如有了立法,這些活動是否就可以檢控、定罪,因而會受阻嚇、遏止呢?
要完善任免行政長官的制度和機制
作者:曾鈺成2019-11-04
香港回歸22年,換了四位行政長官,前面三位都沒有做足10年:董建華做了8年,曾蔭權7年,梁振英5年。現任的林鄭月娥,目前很少人相信她會做到10年。
怎樣處理威脅選舉公平的危機
作者:曾鈺成2019-10-28
從近期局勢發展來看,選舉日發生大範圍騷亂或暴力事件的可能性不大;局部地區發生事故而導至個別選區或者個別投票站的投票須押後進行,是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施政報告》突破了 傳統官方思維嗎?
作者:曾鈺成2019-10-21
為什麼林鄭月娥出任行政長官兩年,面對覓地建屋的迫切問題,一直不肯大膽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到今天才願意「突破傳統官方思維」呢?
軟不行,硬不行,優柔寡斷最不行
作者:曾鈺成2019-10-14
應對當前複雜的政治危機,不能只靠硬,也不能只靠軟;但任何應對措施,硬的也好,軟的也好,都要及時決定,果斷執行,這是政治領袖必須具備的能力。
不怕2047,只怕變形走樣
作者:曾鈺成2019-09-30
我們要擔心的不是香港在2047之後怎麼樣,而是從現在到2047怎麼樣:眼前這場政治風暴何時完結?風暴過後,「一國兩制」能否排除障礙,順利發展,贏回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的信心?
既要止暴, 也要做好三項任務
作者:曾鈺成2019-09-23
特區政府不能等到止暴制亂全面成功才去處理其他問題。在應付暴亂的同時,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包括要為特區政府換班提供協助。
信心全面崩潰,亟須厲行改革
作者:曾鈺成2019-09-16
香港已陷入社會信心全面崩潰的局面,在常態社會裏不能容許的行為,現在幾乎天天發生。在止暴制亂後,香港怎樣重建制度,挽回已崩潰的社會信心?
你不搞政治,政治搞死你
作者:曾鈺成2019-09-09
四仼行政長官當中,曾蔭權最重視「心戰室」的作用;也只有在曾蔭權仼內,香港沒有發生大規模政治風暴。
一國兩制怎麼走,還看中央大智慧
作者:曾鈺成2019-09-02
中央政府如果在風暴過後調整對香港的政策,肯定會加強管控。另一方面,反對派挾着民意,要求更多的自由和權利,這就要和中央加強管控的政策措施發生正面衝突。
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作者:曾鈺成2019-08-26
如果說反修例政治風暴是敵對分子勾結外國勢力搞出來的,對解決特區面對的問題毫無幫助。敵對分子和外國勢力要搞你,為什麼給他們有可乘之機,搞出這麼大的亂子?
中央對香港局勢作了最壞打算
作者:曾鈺成2019-08-19
反政府活動多次出現衝擊一國兩制原則底線的行為,對中國政府進行挑釁。如果中央政府認為香港的局勢已對國家主權和安全構成威脅,而特區政府又不能制止,中央政府決不會坐視不理。
制亂之道,治心為先
作者:曾鈺成2019-08-12
止暴制亂不能單靠武力。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要對香港的民情民心有準確的了解和分析,不能簡單地把香港社會劃分為「敵」「我」兩個陣營,忽略了廣大的民眾。
中央政府對香港局勢發出的重要訊息
作者:曾鈺成2019-08-05
國務院的新聞發布會,傳達了對香港當前局勢看法的重要訊息,包括對事件的定性、目前的當務之急,以及如何堅持一國兩制。
先止亂,後調查
作者:曾鈺成2019-07-29
這次回歸以來最嚴重的政治風暴,當然應該調查,找出風暴形成和發展的全部真相,以汲取經驗教訓。但調查不應也不能在風暴中進行,試圖藉調查平息風暴更是不切實際。
中央對港政策會有什麼改變?
作者:曾鈺成2019-07-22
內地民間輿論大都認為中央政府應該強硬對待香港,不過中央政府對香港內部的深層次問題應有較準確的了解,看到打擊反對力量的強硬措施只能治標,爭取人心回歸的柔軟政策方能治本。
殖民管治留下的兩個問題
作者:曾鈺成2019-07-15
英國學者雅克指出,香港在回歸後,政治上沿襲了殖民政府的管治架構,缺乏強有力的政治領導;經濟上延續了壟斷型的殖民地經濟,少數財團瓜分了經濟發展成果。
轉危為機不能只靠加強溝通
作者:曾鈺成2019-07-08
修例爭議爆發成為巨大政治風暴,除了由於政府與市民溝通不足之外,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很多市民心中積聚了對政府的強烈不滿。這不但反映在參與遊行的人數,也反映在社會對反政府暴力行動的態度。
搞好經濟民生就能提高政府的認受性嗎?
作者:曾鈺成2019-06-24
有理論認為,有效管治可以給不是由選舉產生的政府賦予認受性。不過,要讓有效管治轉化為人民對政府的認受,必須具備若干條件。香港欠缺這些條件。
避免局面失控 唯有叫停修例
作者:曾鈺成2019-06-17
反對修例人數之多、情緒之激烈,前所未見,暴力衝突升級以至失控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如果政府堅持修例,對抗升級,衝突加劇,萬一發生嚴重傷亡,對香港和國家造成的傷害將難以估計。
區選政治
作者:曾鈺成2019-06-10
數以十萬計的市民在酷熱天氣下上街遊行,反對政府的一項立法,不能不令人想起2003年。跟2003年一樣,今年11月是區議會換屆選舉。
損人害己
作者:曾鈺成2019-06-03
中國發表中美經貿磋商白皮書,指美方出爾反爾,並重申中國「合作有原則,磋商有底線」的立場。如果美方堅持的條件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雙方便不可能達成協議。
倉猝上馬
作者:曾鈺成2019-05-27
鄭若驊從決定加入政府到正式就職的時間十分短促,來不及處理個人問題,留下惹人非議的話柄。看見她的境況,日後更難在政府以外找人當官了。
再度撕裂
作者:曾鈺成2019-05-20
林鄭就任行政長官時,在就職演說裏表示會「以管治新風格,重建和諧社會」。她的管治新風格現正面對十分嚴峻的考驗。
依章搗亂
作者:曾鈺成2019-05-06
最完善的議事規則,也不能防止人們用荒謬的行為阻撓議會的運作。
法網還逃
作者:曾鈺成2019-04-29
中國內地、台灣和‪澳門‬幾個地區和香港之間,沒有移交逃犯的長期安排,而《逃犯條例》又不適用於這幾個地區。這漏洞不堵塞,香港可能成為內地、台灣和澳門的逃犯天堂。
立法無期
作者:曾鈺成2019-04-25
香港應何時進行23條立法?有傳聞說中央政府完全放心由林鄭決定;但也有說中央政府認為立法不能再拖,甚至要求在本屆政府任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