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薰軒誌

蘭遊世界——冰島篇
作者:朱劍虹2017-08-28
見到為數不少的野蘭在不同環境中頑強掙扎,爭取生存的空間,筆者亦對大自然充滿感恩。
蘭遊世界——英國續篇
作者:朱劍虹2017-08-21
雖然沒有如網頁資料所述有過千株二葉舌唇蘭,但眼前數十株火燒蘭,都足以令筆者覺得不枉此行。
蘭遊世界——婆羅洲考察系列之神山續篇
作者:朱劍虹2017-06-12
園內最吸引的是種植在樹上的豆蘭(Bulbophyllum lobbii),惜數量雖多但開花株卻很少。
待候任行政長官發落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政策」
作者:朱劍虹2017-06-05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教育經常性開支可以撥部份經費以支持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項目。
蘭遊世界——婆羅洲考察系列之山打根篇
作者:朱劍虹2017-05-25
西必洛則是森林保護區 ,保護區內還存有很多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
南鯤鯓代天府王爺祭考察
作者:朱劍虹2017-05-19
參觀「王船祭」、「王爺祭」只是台灣民俗考察的起步。
蘭遊世界——婆羅洲考察系列之蘭瑙篇
作者:朱劍虹2017-05-05
讀者有機會前往沙巴,可以住在蘭瑙附近半天遊覽神山公園半天參觀蘭花保育中心。
蘭遊世界——婆羅洲考察系列之神山篇
作者:朱劍虹2017-04-25
在偌大神山中巧合遇上,額外令人驚喜。
25載蘭花緣
作者:朱劍虹2017-03-26
蘭花象徵高雅,除了傳統中國文人樂於歌頌之外,其實也深受全球花痴喜愛。由於廣植世間,因此中外各地都不乏賞蘭好去處。
蘭遊世界——廣西篇
作者:朱劍虹2017-03-25
旁人可能會笑筆者太瘋癲,我只好反笑他人看不穿罷了。
蘭遊世界系列—台灣國際蘭展2017
作者:朱劍虹2017-03-06
台灣國際蘭展2017開幕典禮由總統蔡英文及台南市長賴清德主禮,足見台灣政府對國際蘭展的重視。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作者:朱劍虹2017-03-02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已於2017年2月12日舉行記者會,建議將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中秋薄扶林舞火龍、正一道士傳統、食盆、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紮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以及戲棚搭建技藝等十個項目,推薦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並會進行公眾諮詢收集市民意見。諮詢為期三個月,至2017年5月11日止。代表作名錄建議項目、有關詳情和意見表,已上載非遺辦事處網頁(www.lcsd.gov.hk/ICHO),歡迎市民提出意見或提供資料。當日後建立了香港代表作名錄之後,港府亦會繼續徵詢非遺諮委會的意見,在香港代表作名錄中揀選適當的項目,在國家文化部再發出邀請時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本港負責相關工作的非遺辦事處正積極加強與本地教育、社區和有關傳承團體及人士的合作,舉辦不同類型的教育推廣活動,以提升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和重視,並推動市民共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康文署亦已利用位於荃灣的三棟屋博物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及資源中心,舉辦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展覽,以及配套的教育及推廣活動——例如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傳承人示範和國際會議等;並附設資料室,讓學生和市民查閱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 筆者去年9月提早退休,離開了服務28載的中學,回首過去,最榮幸的是在2010年開創了全校參與跨科組的「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圖一),此課程不單止為筆者帶來了個人第二項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嘉許,成為2013/14年度第十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選舉課程領導範疇的全港唯一獲獎中學老師(圖二);至2015年5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圖三),更將相關課程收錄在關注案例之中,並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保護與傳承教育實踐中的典型」。 夫子廟會 傳承傳統文化 筆者雖然離開原有崗位,但仍然擔任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推廣方面依然繼續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去年10月底,筆者獲本港一所非牟利及慈善文化機構「夫子會」的邀請,在享受退休生活之餘,擔任教育項目總監一職,負責策劃推動中華文化的教育項目,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更是本人的主要工作。受任以來,除促成長洲鄉事委員會申請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出版《長洲廟宇實錄》一書(圖四),更接待廣州非遺辦人員到港考察及交流,現正亦正在撰寫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項目的計劃。今年3月4至5日,「夫子會」將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第六屆國際華服節暨第八屆夫子廟會」(圖五),歡迎全港市民及遊客前來認識中式華服及廟會文化。 筆者早前獲邀在本年5月前往台灣參與「2017亞太無形文化資產國際論壇」,發表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教學個案,是繼2013年12月「兩岸三地中小學名校長高峰論壇」及2014年11月的「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會」(圖六)後的跨地域分享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代遺產代表作公告》的實施指南中要求︰「以適當的方式將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學習列入學校的正式課程」,國務院亦曾發出「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呼籲「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畫,編入教材,組織參觀學習活動,激發青少年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筆者寄望民政事務局及教育局能夠衷誠合作,共同探討在香港中、小學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各項跟中國傳統文明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蘭遊世界——瑞士篇
作者:朱劍虹2017-02-17
冬季並非瑞士的旅遊旺季,蘇黎世大學更非一般遊客的常到之處,故是次遊覽跟上次在英國牛津大學植物園一樣,沿途沒有遇到其他遊人,十分幽靜。
藝文共享空間考察
作者:朱劍虹2017-01-27
「共享空間」,「互利互惠」的理念似乎已成為文化事業的新趨勢,相信在不久將來,更多藝文共享空間會如雨後春筍般在香港十八區出現。
蘭遊世界──呂宋篇
作者:朱劍虹2017-01-07
回港後整理照片,初步統計,是次考察發現的蘭花超愈60個品種,雖然只是菲律賓群島原生種的二十分一,但已是我蘭遊世界之旅單一行程中最豐富的了。
香港野外十二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12-02
一般人普遍有錯覺,以為蘭花一定要生長在幽谷,但有些蘭花卻偏偏「誤墮塵網」。
一個蘭展的誕生
作者:朱劍虹2016-11-29
香港蘭藝會每年都會舉辦蘭展,至今已是第四十一屆了,而本年的蘭展將於十二月二日至五日假沙田大會堂舉行。
香港野外十一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11-11
大家在野外搜尋蘭蹤的同時,要小心留意附近有沒有蛇的蹤影,以策安全。
香港野外十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10-07
十月開始,秋高氣爽,登高望遠的同時,大家不妨驀然回首,可能幽蘭已在樹影婆娑下呢!
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精品蘭花展賽後的反思
作者:朱劍虹2016-09-23
香港一向視新加坡為競爭對手,近年來在經濟上似乎已被對方超越了,而最令筆者痛心的是在文化上亦有機會被對方遠遠拋離,看來香港要在此方面真的要努力加把勁了。
退下來 豁出去
作者:朱劍虹2016-09-12
在工作崗位「退下來」後,我將會為自己的興趣「豁出去」。豁出去,卸下包袱,背上行裝,天將會更高,地將會更遼闊。
香港野外九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9-03
剛過立秋,但天氣仍然炎熱,相信要待中秋後「秋老虎」走了,早晚方會有一絲涼快。雖然開花的蘭花品種沒有七、八月般多,但數量亦屬中高水平,在秋高氣爽時上山觀蘭,總比「大汗疊細汗」的暑天好,中暑的機會亦大減。
保育生物多樣性的管見──從「紫荊花細腰家蟻」到野生蘭花
作者:朱劍虹2016-08-25
筆者年初開始,每月在專欄中介紹不同本港原生種蘭花,研習資料時發現不少珍貴的品種已被列為瀕危,甚至絕種。
香港野外八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8-06
鵝毛玉鳳花分有甚廣,不過生長在路邊斜坡的植株不時成為剪草工程下的刀下亡魂,僥倖逃脫的卻又可能被人濫採,故其生態評級為近危。
香港蘭花傳奇系列—謝伯篇
作者:朱劍虹2016-07-29
謝伯可能知道我亦是上山觀蘭的發燒友,故對筆者一直愛護有加,每次見面亦會緊握我手,分享上山觀賞本港野生蘭花的經驗,可惜礙於工作關係,筆者一直未有時間逐個地點前往考察,現退休在即,將實現野外蘭花考察計劃,惜謝伯卻駕鶴西歸,怎不令人唏噓?
香港野外七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7-01
去年國際學術期刊《Phytatoxa》(植物分類學)發表了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 植物學家 Stephan W. Gale 和 Pankaj Kuma 在2013年七月在大帽山發現了一種過往未有紀錄的蘭花,並命名為嘉道理盆距蘭(Gastrochilus kadooriei),令本港已被發現的野生蘭花數量增至128種。
香港野外六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6-03
今年颱風季節提早到臨,六月踏入颱風季節,大家到野外觀蘭時,謹記時刻關注天氣的預報,更需要小心警惕山泥傾瀉及山洪爆發的危險,欺山及欺水,同樣不可取。
香港野外五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5-03
五月天氣變幻莫測,雷暴及大雨更令人防不勝防,難以招架。大家到野外觀蘭時,緊記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切勿樂極生悲。
香港野外四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4-03
筆者介紹近期開花的幾種蘭花。
香港野外三月賞蘭札記
作者:朱劍虹2016-03-05
暮春三月,草長鶯飛,蘭花渡過寒冬,逐漸長出花來,準備傳宗接代,大家準備了照相機沒有?初春開花的原生種屬地生蘭為主,大家在郊遊時不妨留意路旁是否有幽蘭在路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