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4月29日將舉行「45周年蘭花展覽」,香港蘭藝會將傾盡全會人力物力合力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蘭花盛宴」以回饋市民一直的支持。
是次馬達加斯加之行最強──除出動長焦距鏡、手持雲台相機外,更首次動用航拍飛行器進行拍攝,器材之精良,前所未有。
在馬達加斯加約有200個品種已登錄的原生種豆蘭屬,我們是次行程共找到正開花的有8個。
馬達加斯加有57個屬,近1200個品種的原生種蘭花,其中17個屬及九成品種是當地特有種。是次12天尋蘭之旅是由位於馬達加斯加中部的首都安塔那那列佛開始。
退下來兩載多,先後在亞洲、美洲、歐洲及澳洲進行考察,今次兩周的非洲馬達加斯加考察將為「蘭遊世界」的宏願添上完美的句號。
退休後兩載,先後在亞洲(廣西、台灣、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美洲(秘魯及厄瓜多爾)及歐洲(英國、奧地利及德國)進行野蘭考察,今次前往澳洲珀斯,跟朋友租車自駕遊,在Margaret River進行考察。
筆者繼土耳其之旅後,今次日本富士山之旅,也寫下一些新詩抒懷。
「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希望學生不單止能走出課室,更希望透過跨學科課程,帶學生走進社區,讓他們從不同學科角度了解社區文化,並重新注視過往忽略了的傳統習俗。
是次土耳其行程中,筆者在旅遊巴上即興擬了八首拙劣詩作,請大家不吝賜教。
筆者已數次在台灣野外進行考察,但尚未找到腐生蘭花,故今次宜蘭之旅的重點是為了找到這種葉片退化,不需靠光合作用提供養分的「忍者蘭花」。
是次台東之旅,主要是為了欣賞嘉明湖的美景及攀登兩岳以挑戰自己的體能,賞蘭尚是其次,但在行程中筆者首次發現繡邊根節蘭,確是為是次行程增了值,不枉我遠道而來。
今次歐洲之旅,筆者到英國、奧地利和德國尋找蘭蹤。旅途進入尾聲,踏上歸途之前,到英國倫敦市郊泰晤士河畔自然保育區考察蘭花。
筆者完成野生考察,離開德國之前,參觀慕尼黑植物園。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之一,蘭花收藏品種類超過2,700種。高興的是,在異鄉竟然見到香港本土物種。
筆者離開奧地利,前往德國,在上山途中,筆者發現了兩個新蘭屬──鳥巢蘭屬及頭蕊蘭屬,前者是腐生蘭,更是筆者首次在歐洲發現的腐生蘭。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皇家貴族最喜愛的避暑區。當地鹽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亦是遊客必遊之地。筆者也不例外,想不到「到此一遊」的同時,竟發現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
筆者兩次造訪英國皇家植物園時,園內最大的溫帶植物室正在維修,有點遺憾。筆者在網上收到溫帶植物室將於2018年5月5日重新開放的消息,於是立即計劃行程。
「切爾西花展」是最著名、最盛大的園藝博覽會之一。筆者四度前往倫敦都沒有機會前往參觀,今次終於可以一償宿願了。
作者於2016年10月重訪台灣阿里山,其後事務繁多,沒時間整理。直至最近終於有空,分享當時的經歷。
2016年筆者去菲律賓呂宋島考察野生蘭花。2018年,筆者在香港花卉展覽後,再去當地考察,今次目標是西蕾麗蝴蝶蘭。
幾位台灣評審大讚「香港蘭花節2018」的規劃及布置有條不紊,已超出了一般地區蘭展的水平,社交網路中更貼滿了讚賞的留言,贏盡了口碑。
有別於以往的蘭花展覽,「香港蘭花節2018」設有蘭花及園藝用品銷售區,參觀者在觀賞之餘,更可購得心頭好。
「藥用蘭科植物展覽」主要以「二十四節氣」為綱,「藥用蘭科植物」為領,提綱挈領地介紹24種在「二十四節氣」時開花的「藥用蘭科植物」。
厄瓜多爾12天野生蘭花考察團進入尾聲。我們前往約海拔2,600米的瀑布尋找地生蘭,可是接近瀑布的頂部,仍然沒有任何發現,在旅程中留一點遺憾。
繼續厄瓜多爾12天野生蘭花考察團,再次經過安第斯山脈,考察收穫豐富。能夠目睹岩壁上折葉蘭的盛大族群,令人不禁讚歎折葉蘭適應力之強。
早前在厄瓜多爾舉行的世界蘭花大會流連了兩天,大家也心滿意足。我們三人繼續行程,展開12天的厄瓜多爾南部野生蘭花考察團經歷。
這次南美洲之旅,若說秘魯行程是頭盤,厄瓜多爾的第22屆世界蘭花大會當然是主菜。這是筆者認識南美洲蘭花品種的最好機會。
離開馬丘比丘市遺跡,回到下榻的馬丘比丘酒店,參觀內有300多種本土蘭花的蘭園。之後到「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親身觀察雨林裏的蘭花。
秘魯馬丘比丘遺址附近有一個山峰,海拔約3060米。當我們攻頂成功,拍下照片後,大家都稍作休息時,我卻繼續用照相機尋找我的獵物──野生蘭花。
巨型魔芋屍臭花是澤瀉目天南星科植物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釋放腐肉的氣味,以吸引腐屍甲蟲和其他花粉傳播者,果然跟萊佛士花「臭味相投」。
香港蘭藝會參加銀川花博會的花藝競賽及洋蘭單株比賽,並以「雀屏中選」為題的作品獲得花藝競賽的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