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戒律是幫助我們減少作惡業的教條,而不是用來懲罰我們犯錯的法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修禪學佛讀到戒律而增加心理負擔,錯了只要知道懺悔,盡量不再犯同樣的錯就可以了。
讀者如想學禪修來調控情緒,該很容易找到嘗試性的學習機會,毋須擔心開始時宗教元素過重。
我們活在塵世,修禪也好,學佛也好,學習其他修養之道也好,最重要是能抱持平常心,能持多少戒,結多少善緣,都是我們的福分。
禪宗主要的教義裏,無非都是教我們擺脫假有的「我執」,無論是真的對前世有感應,還是放不下今生已不能復還的「好時光」,只能徒添傷感,對現在是無意思的。
寂寞容易打擊我們的自信心,也可能激發我們無窮盡的擁有慾。
一個人不太自我,自然較為不自私,也不會受無窮的物慾和貪念所蒙蔽,不會經常覺得自己賺不夠和欠缺安全感,就會變得有自信心,對人會較慈悲,自然容易建立友情和親情,不愁寂寞。
佛教認為世間是無常的,經濟和金融市場也是不斷變化的,2016不是1997,可能是較好又或者較壞,心鏡若能保持澄明,沒有被知識塵和對未知之數的恐懼所蒙蔽,我們對眼前情況的判斷可能會客觀和準確一點。
希望全世界都能覺醒,明白因果迴圈的道理,和我們的生命是與大地分不開的關係,共同保護環境。
最重要的還是人心,要得到港人在實際行為上的支援,才能有效地改善我們的空氣質素和生活環境。
現代物質生活令我們對物慾的追逐和留戀愈來愈大,修行到開悟的境界要有很大的福德因緣、決心和毅力,但是很多參禪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得到心靈昇華,活得輕鬆點、快樂點。
能夠對人慈悲自然會對自己慈悲,包括身心和物質,如果能關注身邊和需要幫助的人的身體和心靈健康,自會較易察覺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況和變化。
菩薩給我們的是鼓勵、啟發、相應,尋回佛義的真我。你總不會相信考試不溫習,只是對文殊菩薩祈福就可過關吧?智慧是來自思考、實證,再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昇華。
但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身體和名利都無法放下,年紀愈大,背負的自我包袱就愈重,所以無法看清楚真實清況,執迷不悟。
我一邊看着市場,一邊看着天氣報告,心浮氣躁,在那段時間,我學習過的無常觀、平常心、禪修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所以,佛教的修心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很長時間的鍛練,甚至可能是累世積聚的。
禪宗的精髓在《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相信大家都聽過當中的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主要就是談如何突破自我障礙和生命的種種局限。
現代佛教注重社會功能,把佛陀的遺教融入大眾的生活中,出家師傅在道場指導大家認識自己,就可以活得快樂點、有意義點,和其他人和大自然相處得和諧點,多種善因,多結善緣。
無論是打坐、行禪或一些舒筋活絡的動作,都離不開專注和呼吸的完善化。
近年有較多市民覺醒,明白到焦躁對身心都是不大好的,所以提倡觀察呼吸、放鬆自己、放慢步伐、學習保持心內平和及面上微笑的禪修班,愈來愈受歡迎。
如果帶着小朋友,讓他們多了解大自然和環保的重要性,分享禪詩時又可多點接觸中文,若果真的能參悟一些真理,能活得開心自在點就更完美了。
化緣源自佛陀和弟子們的托缽行乞活動,一方面是佛陀讓修行人培養謙卑心,另一方面讓捐獻(布施)的人培養慈悲心,及累積善緣。布施物是由善主決定的,所以,當時佛和弟子是素或葷食都接納的。
如果你相信一切由心做的話,妖魔鬼怪只不過是心魔、幻境,那唸句「般若波羅蜜」,提醒自己以智慧克服心魔,說不定真的可能降魔呢。
佛陀和他的僧眾都是托缽維生,亦給予施捨的善人得到修行慈悲心,及累積善的業報機緣。這與基督教「施比受更有福」的教條可謂不謀而合。
我覺得 Steve Jobs 另一段講辭也很有意思:「我每天早上照鏡時都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後一天,今天我準備做的事,我真的想做嗎?(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我們活着,就有不稱心的事出現,佛學就是提出理論和實踐,盡量去改善,所以無論在家佛教徒或出家的僧侶都不是消極避世的。
假若仿效新加坡模式,將政府資助房屋比例大幅增加,而每區要維持一些適合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私樓,以減輕對公共設施需求的壓力,尤其是醫療。這是根本上的改變,一方面政府賣地收入會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要應付建屋及其他公共開支。市民是否願意承受較大幅度的加稅和削減其他福利開支?企業稅能加多少,而香港還能保持競爭力?這近乎公共資源再分配,估計需要很精密的評估,亦要一個很有共識的社會和配合的周邊環境,才有機會實現吧。
時代變化,社會競爭愈演愈烈,像我們那個年代畢業前半年才為出路籌謀可能是一種奢望了,但是只要讀好書,從中啟發到人生意義,創意,表達能力,與人相處之道,任何學科的同學都會派得上用場。